百位干部访谈:哪些现实问题干部反映最强烈

2015-09-10 07:22
人民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当官受访者公务员

干部为官心态多样,“千里为官只为财”认同度究竟有多高

通过梳理近百位官员的访谈发现,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官初衷主要有以下几种:85.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为官的最初动力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78.1%的受访者选择“工作稳定,带有光环色彩”;72.6%的受访者选择“实现自己的从政抱负”;65.8%的受访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另有89.3%的受访者提到“希望能为基层建设贡献力量”。

由此可见,广大官员的为官初衷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尽相同,思想觉悟上也略有差距,但总体上看,依然属于合理的诉求范围,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党员干部,尤其是进入官场不久的年轻干部,在谈到为官初衷时,往往激情昂扬、充满斗志,心态上表现的亦更加积极。

当问及“据您观察和了解,在您所处地区的干部队伍中,有多少人还抱持当官发财的心态”时,在受访者看来,这一比例约为25.4%。其中,不少官员因当官“油水”变少,个人私欲无法得到满足,因而更加消极工作、人浮于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权力一旦与金钱联姻,一旦让钱绑架了权,就会走形变样,走上权力寻租的不归路。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紧箍咒”越念越紧,怀有当官发财念想的干部在心态上有一定扭转,但并没有完全改变。

“搞定上级就搞定一切”这一心态依然很有市场。访谈中,有35.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抱持此种心态的官员。

众所周知,官位是上级给的,上还是下,几乎完全在上级的掌控之中。有的人做官除了玩弄权术,溜须拍马,其他什么也不会。在部分官员看来,不管什么手段、什么途径,比的就是结果,会不会做事不重要,会不会来事才是关键。结果,投机钻营的人兴风作浪、春风得意,但对实际工作的进展并没有多少助益。一旦此风助长,人人心思不在干事而是投机取巧上,“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很可能就成了一句空话。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的去”的消极不作为心态依旧盛行,得票率高达64.7%。

高压反腐下,有的官员不求多做事、做实事,只求稳稳当当、不犯错误,工作不求创新,不求改革,坐等上级所谓的“安排”;有的官员看似整天忙忙碌碌,实则是装腔作势给人看,心思压根不在做事上,就连每年的工作计划、总结都是一样,不一样的只是日期和一些数据;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明腐”少了,就将主要精力放在“行暗腐、受雅贿”上,抱着混日子的心态,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访谈中,还有56.1%的受访者流露出一种“被动不作为”的无奈心态,值得重视。

据反映,在现实工作中,各个部门“有利则争、无利则推”的现象较为普遍。各单位公务人员也只能遇事论事,甚至是盲人摸象。很多责任心强、有正义感的公务员面临这样的困惑:很多不该管的事要管,即使是欠别人人情,也要帮忙管;很多应该管的事情,却因为其他部门的阻挠或一些领导的招呼而不能管、管不了。

待遇低、工作重、上升空间小、考核机制不合理是干部普遍反映的四个突出现实问题

当被问及“您当前的现实诉求有哪些”这一问题时,“待遇低”以75.6%的得票率高居榜首,“工作重”、“上升空间小”、“考核机制不合理”紧随其后,得票率分别为70.4%、68.1%和55.6%。

一是待遇低。针对社会上对公务员加薪的争议,以及对公务员福利的各种揣测,很多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都坦言“很无奈”。对其而言,目前公务员的薪金待遇确实不高,收入与付出存在不相称之处,生活压力较大。而且,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推进,一些单位对福利发放直接“一刀切”,大有“矫枉过正”之嫌,不仅对福利问题讳莫如深、谈“福”色变,甚至连法定的福利都不见了踪影。

二是工作重。与很多群众认为的“公务员工作清闲,整天在办公室呆着,一天是一张报纸、一杯茶的过”不同,很多基层公务员都是长期下乡,正面交流群众,工作琐碎,环境艰苦。访谈中,一位人民警察表示,“其一周最少工作72小时,比正常的40小时多了32小时,这样高负荷的工作导致了警察队伍整体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

三是上升空间小。很多公务员在为官之初,就有着远大的施政理想,甚至制订了诸如五年内升正科级、十年内升正处级、二十年内升正厅级之类的进步目标。但是,成为公务员和真正的从政还是两码事,大部分公务员可能一辈子就是正科或副科级。至于媒体中曝光的“有关系”的公务员“火箭式提拔”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常见。一般的公务员别说提拔,调动一下工作都是极其困难的。

四是考核机制不合理。当前党政机关中,有些干部虽工作一般,但却十分擅长与领导打交道,深得领导欢心。他们不仅在工作上挑肥拣瘦,还总是给承担工作多的人挑毛病。相反,有的干部却吃力不讨好,多干多错,总挨批评。还有一些单位对工作的考核过于注重查找不足,而忽略应有的奖励制度。这就导致不少干部在现实工作中相互推诿,不干不错考核高,干多错多考核低,不干的被提拔的机会高,实干的反而机会低。

面对以上种种“不如意”,大部分受访官员都表示有过短暂的迷茫期,但之后都表示会努力端正自我心态,凡事多往积极、乐观的方面想,在工作中抱有一种使命感、一颗敬畏心,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有一部分官员言行间流露出消极怠慢的情绪,甚至有另谋高就的想法;也有一些官员虽心有不满却又舍不得辞职。乐观、不满、无奈……各种不同心境构成了当前官员群体的复杂心态。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刘瑞一)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当官受访者公务员
“官必上”
认识亚健康
敬 佛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官必上
当官要有什么样的“官样”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房价还会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