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焉知不是“人力资本”

2015-09-10 07:22黄杰婷
人力资源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企业

黄杰婷

以往,企业会把对员工的大部分关注都放在入职管理和在职管理上,想方设法在员工就职期间从工作、薪酬福利、环境、组织文化、员工关系、职业发展等多种途径保留员工,延长其在企业的工作周期。然而,管理者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无论企业做了多大努力去做员工保留计划,也无法改变新生代员工爱冒险、随性、喜欢“游走”在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个性特征。面对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且在未来仍将延续的离职率,企业管理者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离职员工管理,不能在给员工办完离职手续后就“挥一挥衣袖”,从此和员工“作别江湖”。

从一定意义上讲,离职员工群体是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的“人力资本”。

首先,离职员工的关系推荐可以成为企业招聘的渠道之一。目前,企业普遍陷入人才争夺大战,各类招聘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但是,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招聘方式是关系型推荐。由于离职员工熟悉原公司情况,了解原公司架构,更清楚原公司的用人需求和招聘标准,不仅可以用口碑加强现有员工的情感联系,更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由他们举荐人选,一方面,可以令候选人了解该公司的招聘职位是否与自身能力匹配,以增强对公司的认知和好感;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举荐者充分了解

候选人的真实状况,提高招聘的成功率,从而避免招聘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如此,目前招聘的信息发布渠道多倾向于微信、微博等垂直传播方式,再加上离职员工的垂直传播,更容易获得直接效果。

其次,对那些进入职场后首次离职的员工来说,其离职行为可能包含个人认知等诸多因素,如成就感较低、工作量太大、薪酬水平较低等。当其离开第一家公司进入社会寻找新工作,或进入其他企业就职后进行实际对比时,才会认识到之前的种种不满实际是自身认知偏差所致,因此,会有不少员工希望回到原公司。如果公司保持开放心态,愿意重新雇用此类离职员工,其所花费的招聘成本会比招纳一名新人的费用少很多,不仅如此,经过“风雨洗礼”后,离职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会比新进员工更高,工作效率也会比此前更高,并且能够较快适应工作岗位。

第三,离职员工可以成为公司管理制度的检视者和建议者。离职员工有多段就职经历,会更客观地告知公司其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现有制度提出中肯建议,甚至可以告知公司现有员工的真实想法,便于公司掌握情况并完善现有员工的保留工作。

最后,离职员工还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行业知识和市场资讯。如果与已离职员工保持一定联系,待其到同行企业或甲方企业就职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原公司及时了解行业新趋势、新技术,掌握客户的需求变化。

意识到以上优势后,明智的管理者无疑会致力于保持和维护公司与离职员工的良好关系。特别是对专业服务外包型企业来说,离职员工往往会跳槽到甲方企业,从咨询顾问或者客户经理,摇身一变成为公司的现有客户或潜在客户。如果公司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当这些“前员工”的个人事业得到发展,需要咨询或外包服务协助时,他们的首要推荐对象很有可能是原公司。这样,公司可以通过离职员工提高市场美誉度,加强雇主品牌影响力,为市场开拓带来潜在而可观的收益,同时大幅降低成本,并使合作关系保持稳固和持久。同时,也可以避免员工“揭老底”,用“爆料”方式给企业形象带来伤害。

 那么,该如何开展离职员工关系管理呢?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便捷而友好地办理离职手续。在员工离职时,人力资源部经理或总监应至少和员工做一次离职访谈,详细询问其离职原因,了解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对公司的看法,并同步了解公司现有其他人员的状况,记下离职员工最新的联系方式,欢迎其继续关注公司发展。

为员工办理离职和工作交接手续提供便捷途径,不要冷淡对待甚至指责跳槽员工,更不要克扣其工资和奖金,阻碍员工顺利办理离职手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司最好能够做一次欢送仪式,或至少给予离职员工一个拥抱和握手。处理核心员工的离职时,最好能够出具公司管理层撰写的感谢信,加深情感联系。

建立离职员工关系网。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渠道定期让离职员工关注公司的最新发展情况,也可以通过电话访谈等方式记录离职员工的最新就职情况和发展动向,并适当给予指导、支持和关怀。甚至可以将离职员工的近况信息纳入人力资源数据库,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麦肯锡咨询公司为离职员工制作了“麦肯锡校友录”,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甚至投入巨资扩张和维持其遍布各行业的“毕业生网络”,因为这些员工多年后有可能成为企业管理人员、学者、媒体人甚至政治家,从而形成一笔巨大的关系资源,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回报。IBM公司在员工离职时严格按照规定发放丰厚薪金,让员工对IBM怀有感情,即使离职员工跳槽到新公司,也有可能成为IBM的合作伙伴。IBM的服务标价一向居于行业金字塔的顶端,却始终有价有市,就因为其很多客户本身就是非常认可IBM的服务品质和口碑的“前员工”。

员工招、用、育、留耗费企业大量资源和精力,因此,谁都不愿看到员工频繁流动。但当员工决意离职时,企业管理者不妨用宽容的气度和胸怀对待,客观分析其离职原因,平稳处理离职过渡期间的工作交接和员工诉求,简化离职手续,真诚祝福员工获得美好前程,让其体面离开,进而建立雇主口碑。在职员工看到公司对离职员工都如此有人情味,也会感受到暖意。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离职员工管理制度,对企业各方面回报都会是潜在而丰厚的。

责编/王奇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