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花馍与面花

2015-09-10 07:22爨翁
食品与健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枣花文化

爨翁

春节到了。老天津卫有俗话说,“媳妇媳妇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民间,腊八一过,准备年货。过年的鸡鸭鱼肉,能放得住的该买的就要开始买了。直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那叫过小年,春节就揭开了序幕。天津卫人这就开始跟吃摽上了,用天津话说,叫“换饭”开始过大年。

过去,老百姓过的是苦日子,家常便饭就是窝头加咸菜。天津卫人讲面子,一过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便把平时吃的窝头咸菜,换成粳米白面,菜里也见点荤腥。“换饭”是给街坊邻居们看的,这一年混得还可以,而且祈望来年的日子会“吉庆有余”,过得更好。

天津有民俗,叫“二十八,白面发”。是说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发面蒸大白馒头,一时津城热气氤氲,非常热闹。大白馒头蒸熟之后,女主人还要用大料瓣蘸着食色,在每个大馒头上印上一朵盛开的红花。那是在表达一种文化传承,是老天津卫人沉淀在心底的“市花”——海棠花情致。

天津人过年,不仅是蒸馒头,还要蒸花馍。花馍的种类很多,大致有枣馍和肖形馍两种。枣馍有枣花馍、枣卷、枣山等。枣花馍的做法是,将发酵的白面团擀成圆片,用刀从中间切开,把切开的两个半圆相叠,用筷子从中间一夹,一朵四瓣的花形就出来了。然后在每个瓣上嵌上红枣,就成了一个精致的枣花馍。如果把枣花馍叠成山形,则称为枣山。天津民间的枣山可以分批蒸熟,然后组装成一米高的大枣山,上面插满彩旗和故事人物,以供祭祀祖宗用。

河南民间有许多蒸枣馍的高手。在新乡地区,习惯把和好的面搓成长条,两条夹枣卷成古“万”字、“如意”形,然后再一个个地叠起,垒成大团圆花或山形的大枣饼,取其形状叫“万字不到头”、“如意”。豫北林县的枣山下有底盘,上面用各种花案堆积而成。小的直径约半尺,有5斤重;大的直径达一尺有余,重10余斤。枣花多呈莲花形,有的工艺简朴,有的则精致细腻。

蒸枣馍的时候,气氛相当隆重而虔诚。各家主妇都小心谨慎,不说闲话。如果蒸笼漏了气,家中任何一位成员都不能大惊小怪,不能说“烂了”、“完了”、“不熟”等不吉利词语,只能不声不响地赶紧封严以补救。到了腊月三十这天,家人会请出神像和祖宗牌位,把枣山恭恭敬敬地摆在供桌上,一直要供到农历二月初二。

天津卫过年,还要蒸一些肖形馍,有的呈刺猬状,有的呈老鼠状。做法是将白面和好,揉成面团,用小工具加工成动物形,以红豆或绿豆做成眼睛,背上驮上个元宝。蒸熟后晾凉,放在窗台上,在正月十五前,动物馍的头要朝外,之后,头要向里,表示已经将财驮回家了。

花馍首先是一种年节食品,它不仅仅是美食,而且还烘托了节日气氛。您想,辛劳了一年的一家人,男女老幼汇聚一堂,各尽所能,一起做花馍,敬老爱幼,团结和谐,欢欢喜喜为过年做准备,此情何及,此乐何及。

其次,花馍还是一种傩食品。

傩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不可见文化的一部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进而凝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地溶化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一种本元文化元素,制约、整合着民族的可见文化与半显现文化。它昭示着自强不息、精神不倒的顽强精神,显扬着大度包容、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释放着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审美特质,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傩心理表述方式。

傩文化是在人们心目中自觉不自觉地传承着的表述释发驱邪纳福、祈求平安心理的一种特定表达方式。在物化的表达上,除面具外,还有诸如歌舞中的大头娃娃、司机驾驶座上的挂件、农家小院的影壁、建筑上的饰物以及食品中的葫芦、粽子、馒首、花馍等。

花馍与面花都是麦面制作的能表达人的情感愿望的傩食品。但是,两者又有区别。

花馍造型件简朴,着色简单或不着色。用于节日食用或祭祀。如枣花、枣山、面鼠等。

面花则造型复杂,色彩绚丽,体积较大,有的祭品可以组成一米高。面花基本不为食用,而用于娱神、敬祖、娱心理。常见于民间祭奠与婚丧嫁娶的礼品。

我国的傩食品面花,历史悠久,品种众多,丰采多姿,深深地根植于民间沃土,历尽沧桑流传至今,堪称中国传统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瑰宝。

在中国历史上,记载傩食品面花较为具体的是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六》记曰:“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模,有假花、粉人、假果、面兽之属。”又据宋·孟元老《东京孟华录·七夕》载曰:“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魇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以上记载说明了敬祖的供品,也是馈赠亲友祝福与辟邪纳福敬祖的礼仪性傩食品。

在我国农村有在婚礼上“撒帐”的习俗。“撒帐”就是以傩食品来以祈福消灾。此俗源于汉代。相传汉武帝成婚时,令宫人向帐内撒同心花果,汉武帝与李夫人则用衣服的大襟接往怀中,据说盛的越多,子女就越多。到了宋代,“撒帐”改用金钱与面制的彩果,大约面制的傩食品成熟于此时。传至现代,在山西襄汾,人们在成婚时要在新房的被褥下藏匿很多面捏的小虎、小猪、小羊、小牛、小象花馍。然后,看热闹的孩子们便一拥而进。主家也乐于任孩子们翻被褥、炕毡,寻找各种小动物面花,说孩子们吃了洞房的花馍与面花吉利,不会闹牙痛。

面花在我国民间多用于祭祀仪式。“九州明月祖陵在,万方裔子觅同宗。”中国人大多都不认上帝,只认祖宗。每年清明,来自祖国各地、港澳台以及海外侨胞的代表都要自发地赶到黄帝陵,摆上大面花来进行祭礼。家庭则用于祭祀祖宗。

面花也用于礼品。在河北邯郸民间,每到农历的七月一日至三日,外婆与舅父要带上“羊馍”送给外孙和外甥,教育孩子认知“羊羔跪乳”,别忘了父母养育之恩。

在中国民间,最有名的面花产在陕西合阳。合阳地处关中八百里秦川和渭北高原的结合部。在这片黄土地上承载了太多的神奇和瑰丽,留下了许多先贤的遗迹和故事。早在四千二百多年前,这里被称为“有莘国”,千秋名相兼大厨伊尹曾在这里亲自身躬耕。周文王娶了有莘之女太姒为妻,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首爱情诗篇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于合阳面花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起于民间祭祀说,有源于图腾说,更多的人认为其来源于生活。然而,此生活并非是生活原型,而是一种抒发祈福的愿望或观念。人们把面花作为表达这种观念的载体,并把表达方式艺术化、仪式化,老百姓易于接受,于是就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合阳面花作为一种民俗,以仪式的形式,物化于各种节庆与礼仪之中。

在春节,合阳家庭祝福要蒸5个桃馍以献神;献“鸡鸡馍”和“银子坛坛”给灶王爷;献“积积馍”给地王爷,(此馍要剪成麦穗形,期盼来年丰收);给麦囤献一个“鳖儿馍”,象征自家丰收的粮食会将麦囤涨破(当地称“憋囤”,“憋”谐音“鳖”);给水缸里漂个盘子,里面放上一只“青蛙馍”,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水缸常满(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亦代表“财”)。

在元宵节,长辈送给晚辈的礼物是“眼睛馍”。此馍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娃娃头的造型,黑豆做眼,红豆做嘴,捏出耳朵鼻子,憨态可掬,逗人喜爱。如果是给新婚的女儿送礼,还要蒸出一对“插花娃娃”,男娃头戴官帽,上有一条龙,女娃头戴凤冠,上有一只凤,祝福女儿在新家里生活愉快,早日生儿育女。

合阳人过元宵节的花馍并不全吃掉,而是连同过年时的“鸡鸡馍”“积积馍”“银子坛坛”等一起用红线串起来,叫做“咬虫馍”,挂在房里风干,到二月二这一天在灶膛里烤黄,吃起来又香又脆。当地民俗认为“二月二咬了虫,蝎子蜈蚣不敢叮”,这一天一定要把

“鸡鸡馍”吃掉,因为鸡是吃蝎子、蜈蚣的,连鸡都敢吃掉,它蝎子、蜈蚣还敢咬人?

在黄河边的冾川有一种独特的风俗,是在过清明节时为新婚的女儿送“娃女子”。“娃”即男孩,“女子”指姑娘。“娃女子”是色彩斑斓,十分漂亮的面花艺术品,可以做到50厘米高。此馍要在新媳妇房里摆放很长时间,直到生了孩子为止。“娃女子”是坐姿,在表现男性特征部位上装饰有雀儿、小鸟;在表现女性特征处则是花朵或鱼。此馍生殖器崇拜的寓意非常明显,大人一看就明白,但却只可意会,没有人去说破它。

绚丽多姿的花馍与面花植根于民俗土壤之中,贯穿于一年到头的岁时节日、婚丧嫁娶、祭祀祖先以及庆寿、上梁等社会生活中。没有民俗,花馍与面花便无从依附,而它们反过来又把民俗的内涵物化、形象化、艺术化。愚以为,花馍与面花除了美食的价值外,更重要的价值是它对人们精神世界和审美观念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顽强的传承力和凝聚力。

一个民族绝不能轻贱自己的文化,越是全球时代,越要有自己的独特文化。笔者相信,我们的傩食品,包括花馍与面花,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经过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会变得前途无量。但愿自家的宝贝不会被别人拿去摆到博物馆中换成钞票。

(下期预告:我们都是“苹果粉”)

猜你喜欢
枣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两个孩子
娘的枣花馍
接年饭
谁远谁近?
枣花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枣花
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