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科书的校园

2015-09-10 07:22于嘉木
民生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李虎走廊校区

于嘉木

中国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和挑战就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教育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于是,一个开放、绿色的学校就成为OPEN建筑事务所的回应,这也与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学校成为教科书”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学校种地的可能

李虎和黄文菁真正对学校有切身体会始于为女儿找小学,那时作为OPEN建筑事务所合伙人的夫妻俩,正为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做竞赛方案。

印象中的学校刻板保守,于是他们带孩子去一个名气很大的国际学校面试,一进去就被“雷”了。“我们的孩子不能来这儿上学。”

李虎形容,那是一个特别土豪、特别有压迫感的学校,某种程度上其实更保守。中庭尺度很大,带环形走廊,好像是一个交流空间,可交流只停留在表面,女儿说在这种地方容易患上恐惧症。最后他们找到的是一所介于两种教育模式之间的学校。

考察学校的过程也促使他们思考:一个理想中的校园什么样?李虎说起两件事。一件事是他2010年在台湾访问期间去了台南的安吉树屋,在那所老房子里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几棵榕树与房子缠绕交融在一起,让人下意识去重新思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件事是他参观葡萄牙波尔图歌剧院时,发现音乐厅侧墙上有个巨大的玻璃窗,这是为那些支付不起音乐会票价的人开设的。李虎说,这是支撑OPEN建筑实践的两大共识,即通过空间的营造,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一个理想的校园就是通过建造去创造“第二自然”,一个开放性的田园学校。

在校区设计中触动他们的,还有四中校长刘长铭说起的一件事。黄文菁说,刘校长曾想在北京郊区找地,让学生周末去种地。地都找好了,学生却很难坚持,因为离位于市中心的学校太远。刘校长感叹,学生脱离了真实的土地,对自然、耕种、植被缺乏基本了解。李虎和黄文菁当时就想,房山校区一定要给“种地”制造机会。

房山校区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外,原本是城市边缘的一片农田。在李虎和黄文菁最初拿到竞赛任务书时,得知是一所36班完全中学,用地约4公顷,建筑面积4000平米。李虎说,一开始还觉得校园挺大的,但当他们把一个400米跑道的操场放进去后,就发现面积正好少了一半,剩下一半的容积率一下子从1.0变成2.0了。再加上中小学设计规范中对功能布局、日照时长等的限制,用地就更紧张。“别墅的容积率是0.3到0.5,联排的容积率是0.7,2.0的容积率意味着基本没有公共空间,所以各地学校都是中规中矩的方盒子造型。”

场地的紧张反而激发了他们在垂直方向上创造多层地面的设计策略。黄文菁解释,学校的功能空间被组织成上下两部分,从入口进入,向上走是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和行政楼等重复性空间,但形态上并不拘泥,各个功能区之间有扩展、弯曲和分支,但全部连接在一起。在这个巨构中,主要交通流线被拓展为创建社交空间的室内场所。向下则是一些大体量、非重复性的公共空间,如食堂、礼堂、游泳池、竹园、操场等,给人一种在城市街道里行走的感觉。上下两部分并不割裂,下部的各个不同高度的功能空间推动上部地面隆起成不同形态的“山丘”,它们的屋顶以景观园林的形式成为新的起伏开放的公共空间。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黄汇主持了2012年新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编制,她也是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投标方案的评审组长。她拟定的设计“任务书”遵循了新规范,而且比新规范要求还要高,比如加入了很多培养学生素质的功能空间,像工作室、社团活动室、音乐教室、形体教室,甚至还要求有一个动物园。由此带来的挑战是,每层空间都不一样,同层间的每一间教室也都不一样,没有单一的确定功能,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李虎说,这样一个有着复杂功能、像小城市一样的公共建筑,不仅与教育的多样性息息相关,更能重构人与建筑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一种更好的“城市性”的启发。

“任务书”强调的另一点是绿色,这也是刘长铭对“学校成为教科书”的一个要求。黄汇说,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看,如果建筑尊重自然环境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就已经绿色了。但四中新校区难得的地方是改造了地形地貌,设计师创造性地营造了一些地形,把地上地下的界面模糊了,使得这块地发挥了更大效益。

此外,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光线,减少冬天及夏天的冷热负荷,被动式节能策略几乎运用在设计的方方面面,大到建筑的布局和几何形态,小到窗户的细部设计。加之操场下雨水回收设施和地源热泵的利用,让校园成为了首批达到国家绿色三星建筑标准的中学建筑。

“绿色”不仅是个技术指标,李虎和黄文菁没有忘记在学校种地的承诺,他们将屋顶开辟为一个有机农场,提供了36块试验田,让未来36个班的学生有机会亲近土地。负责文化创意的张明月老师说,覆土将近半米高的屋顶农田,也有吸收热辐射的作用,让顶层冬暖夏凉。2014年9月招收的4个初中班、两个高中班,已经试种了6块地,小麦、油菜、蒜苗、香菜,秋天播种下去,劳技课上定期浇水施肥,油菜已经收过一次,当天大家都在食堂里尝到了自己种的菜。

谁的学校

带记者参观校园的是初一学生刘梦笛,她是新学校首批招收的180名学生之一。她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学校导览图,所有参观讲解都由学生志愿者担任。

她带领记者穿行在上层的教学空间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采光和通风充足的连贯走廊,这在校园建筑中是稀有甚至奢侈的。李虎介绍,在学校用地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传统做法是中间设置走廊,两侧是教学楼和办公楼。但他们坚持采用单侧廊道,就是希望让孩子们能接触外面的空气,一定要有南北通透的穿堂风。他们在一些学校调研发现,学校的一大问题是课间时间短,一下课老师和学生都在跑,要跑到上下一节课的地方,所以一个连通的走廊空间特别重要。

此外还有课间活动场地,虽然有400米跑道的操场,但在10分钟内跑到操场活动一圈再上来几乎不可能,因此学生都集中在走廊里活动,尤其在雾霾天里一个利用率高的走廊是最实用的解决方案。走廊里陈设着木工作品,乒乓球台,甚至还有一艘八人标准赛艇。走廊里还不时闪现半围合的“岛屿”,李虎说,里面可以开展小型讨论,进行社团活动,举办小型音乐会……

宽大的走廊像建筑的根,面向廊道的一面用了磨砂玻璃、局部透明玻璃。这是项目组一位日本建筑师专门调查日本中小学得来的经验:两面采光,室内的光照会更均匀,如果只有南向强烈的单侧光,会影响学生视力。

教室外的廊道里还有柜子和书架,这是从老四中延续的传统,继承的另一传统是六角形教室。李虎介绍,这样提供了正规与非正规授课的差别使用,老师可以在黑板前讲,也可以让学生把椅子调90度,在教室侧面讲。而且,教室南面的窗子开得很低,窗台很深,这是根据太阳高度角仔细测算过的,窗台上可以种花,他们在操场旁还设计了一个真正的动物园。

连通上下两层空间的楼梯保持了混凝土的朴素,但24个楼梯造型和开窗方式绝不雷同。从楼梯向下走是一些更灵活的活动空间,比如食堂、游泳馆、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张明月说,舞蹈教室外的景观庭院是分布在校园不同区域的6块户外空间之一,根据地形设置了不同的植被和主题,有诗歌花园、室外剧场、竹园等,他们会把很多活动放在室外进行,学生们早晚也会来诵读,颇有孔子“习礼大树下,授课杏林旁”的情境。

房山校区副校长黄春认为,校园设计带给使用者更多可能性。他希望学校是个舞台,学生是演员,而且没有剧本限定。他曾经去上千所学校考察过,无一例外都是被分隔成一栋栋楼、一间间房子,而在这里没有屋子的概念,走到哪儿都是连通的。

黄春曾在四中本部担任了12年的语文老师,他心目中的语文教育已经不是在课堂死读书。他说,语文就是生活,第一件事是读书。今年他会在每间教室后面设立书墙,让大家养成分享图书的习惯。第二件事是行走。他们设置了人文游学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第三件事是生活。黄春眼里的生活教育不仅是做饭、洗衣服这种实用技能,而是创造生活的快乐。农场种菜、养动物也不是为了收获结果,而是让学生亲近土地,亲近动物,有生态意识。

黄春说,四中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以人育人”。他说,一个开放的、人性化的校园空间,也为学生、老师、家长提供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地方,谈不上谁教育谁。学生喜欢这个地方,自然就会成为这儿的主人,这也是“学校成为教科书”的本意。已经有学生给学校管理提出意见了,比如把全部灯都打开太浪费电,为什么不试验用人力发电,可以把跑步机上运动出来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猜你喜欢
李虎走廊校区
Single exposure passive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an ordinary imaging system
毛毛虫“彩米”化蝶记
体育教学设计中“五点法”的分析与实践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走廊上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在走廊行走
鬼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