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奶农曲折转型

2015-09-10 07:22郑智维
民生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奶价行唐县奶农

郑智维

“虽有盈利但空间并不大,也是顶着压力坚持,如果不坚持就彻底死了。”谈及当下的处境,行唐县甲旭奶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增义如是说。

从散户到养殖小区,然后再转为牧场,这是过去十年来我国奶业养殖的两次转型。在两次转型中,张增义都走在本县的前列。

上次转型的成本刚刚收回,如今却又赶上新一轮转型。从他的身上,或许可以窥见普通中国奶农的转型缩影。

不管多难也得坚持

总计600多头牛,每天产奶约7吨,这是张增义目前所经营牧场的总体情况。

整个牧场占地130多亩,都是按照现代化牧场的标准建设的,仅牛舍、设备、奶厅等前期投入就有900多万元。为了这次转型,除了用光原有的积蓄外,张增义还做了贷款、找朋友熟人拼凑。从去年4月份开始,张增义确定将原来的养殖小区模式转型为牧场化经营,这在河北省也算是最早的一批。

谈及过去的几个月奶价持续下跌,张增义非常庆幸去年的这次转型。“奶企收购牛奶都是以质论价,我们奶场产的奶价格约在3.9元/千克,比普通养殖小区的牛奶每千克要高约0.8元。”他说。

不过,目前奶价持续低迷的形势让他对未来很是担忧。“虽然我们的奶价高一些,但也只是刚刚能够保本。”他说,虽有盈利但空间并不大,也是顶着压力坚持,如果不坚持就彻底死了。

“这里应该是办公室,这里应该是观望台,这里应该是会客室……”他指着一块块场地告诉记者。如果不是遭遇这次奶价下跌导致资金困难,他说的这些或许都已建成了。

除此之外,在建的两个新牛棚,刚刚也停下来了。张增义粗略算一下,按照原来的建设规划,目前还有至少200万元的资金缺口。“投入时我感觉前景一片大好,在建设的半路中市场却突然不行了。现在只能先简单建一下,市场行情不好时就得缓一缓,不能硬着头皮干。”他说。

“奶价低,牛价更低,现在不管多困难也得坚持,因为卖牛损失更大。”张增义也担忧,如果市场形势没有改善,意味着后续资金来源也就断了,那时日子将更艰难。

两次转型苦中行进

前年刚刚遇上奶荒,去年奶价却又持续下跌,过去十年间张增义赶上过好机遇,也遭遇过不好的时期。

早在2005年,当周围多数奶农还是散户时,张增义就投入100余万元自建养殖小区,并购买了十几头奶牛。这是他第一次转型,比行唐县大规模推广小区模式大概早了三年。

此后的两三年间,他赶上了当地奶牛养殖发展的黄金期。行唐县政府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行唐县养殖高峰产生于2007年底,全县五分之三的家庭养殖奶牛,奶牛存栏12万头,日产鲜奶1000吨。

由于经营有方,张增义的养殖小区蒸蒸日上。2008年,他以托管的方式实现与三鹿集团合作。“当时以为好日子来了,将小区交由企业管理自己就可以省心了。”他说。

令张增义没想到是,他的小区仅仅被托管14天后,就曝出了三氯氰胺事件。也正是在“三鹿事件”以后,全国开始逐步取消各家散养的模式,推广养殖小区化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轮转型后,行唐县建成了110个奶牛养殖小区。“与传统散户的养殖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实现了本小区内草料供给、交奶的统一。”张增义分析。

经历转型之后,一批实力较弱的散户奶农退出。2013年,原奶供不应求,导致出现了奶荒。“那时候不仅价钱好,交奶也容易。”不过,这时的张增义没有盲目地乐观。闲暇之余,他就去各地参观学习。参观中他意识到,与某些地区相比,自己的牧场在经营方式、设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尽快补齐短板。“那次去内蒙古集宁参观,回来后我就决定拆除刚建好的挤奶设备,更新为这套新西兰的设备。”他指着挤奶设备对记者说。

去年,张增义2005年建养殖小区所投入的成本刚刚收回。“正期待着接下来的好收益时,却又赶上2014年的这一轮转型,不得不将钱再投进去。”他无奈地说。

他透露,这次转型如果验收通过,当地政府将给予他每头牛2000元的资金补贴。

“中国的奶场不能都倒闭了,但肯定得淘汰一批低产牛和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就是转型所伴随的阵痛吧。我今年45岁,这次或许是我的最后一搏了。”谈及两次转型的感受,张增义说。

盼被奶企收购

据张增义观察,和前些年相比,村里养牛户确实在减少。在他看来,如果行情能稍微好一些的话,养牛还是比出外打工要强。养殖奶牛的同时还能兼顾种地,家里有老人也能照看。

不过,他越来越感觉到,小规模的散户养殖处处受限制。为了让记者明白,他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购买牧草,25吨一车,购买一车需要联合5家一起购买。另外,现在市场对养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饲料的变化就能窥见一斑。“现在饲养奶牛用的是东北的羊草、美国的苜蓿、玉米全株以及知名品牌的饲料,而原来喂养的是玉米秸秆和一些小厂生产的饲料。”他说。

奶业寒冬来临,张增义希望能抱团取暖。除他之外,甲旭奶牛专业合作社还吸纳了5个养牛大户参股。“目前的形势下,仅靠个人没法生存,通过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将几个股东结成利益联合体,这样能做到优势互补。”他说。

从散户,到小区,如今牧场化再次转型已在路上。为了确保奶质,越来越多的奶企选择自建牧场,这让张增义既看到了希望,又感受到了压力。

在这次转型建场之初,张增义就有更长远的打算。按照他的计划,先建好奶场,配置好奶牛,未来以股份合作的方式与奶企展开合作,从而打通上下游渠道,或者干脆租给企业也行。目前,多数奶农与奶企的关系还比较松散,基本停留在“一年签一次牛奶收购合同”的阶段。

“当下,奶粉企业在改革,奶农的养牛观念也要改。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吧。”张增义说,未来,奶农与奶企合作将是趋势,最终可能都要走上这样一条路。这样做下来,一方面,奶农们能旱涝保丰收,规避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奶企严格的管理下,奶质也能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奶价行唐县奶农
抗议
利用资源禀赋打赢脱贫攻坚战
快涨价!
规范资金管理 遏制渎职犯罪——河北省行唐县人民检察院大力查办淘汰落后产能财政补贴领域渎职犯罪
“最美行唐人”———记行唐县热心公益的夫妻段军法、贾茹
行唐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简析
世界奶价波动及其对产业链的影响
欧盟补助28.1亿元给英国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