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

2015-09-10 07:22冷梅
决策探索 2015年18期
关键词:自然界马克思价值观

冷梅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生态道德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生态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制度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更需要人们伦理的检讨和思想观念上的变革,重思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以及人类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上反思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从而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和价值观的变革。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思想

在思考和闡述人与自然道德关系方面,西方学术界有两种环境伦理思想:一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另一种是生物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综观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我们可以看到:一方以人为中心,一方以有生命的生物为中心,探讨人与自然界的道德关系及其伦理责任。但从哲学根基上考察,它们仍然处于现代形而上学中,把人与自然界看成相互外在的两个不同的对象,人与自然仍然处于二元对立中,伦理道德上的命令就成了“现有”和“应有”的紧张对峙。

如何超越人与自然道德关系上的“现有”和“应有”的紧张对峙?从根本上来讲,人们还得重思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相比于西方其他环境伦理思想来说,有两大特点:一是从生存论存在论基础上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向度。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可作为今天开展生态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从理论高度上指明了生态道德建设的方向。

(一)马克思在生存论存在论基础上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马克思摒弃外部自然界的实在性问题和人的理性主体地位,认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彻底颠覆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传统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从感性对象性活动上谈论人与自然的统一。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上,人即自然,自然即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感性对象性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与自然不是外在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人既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也不是匍匐在人之脚下任人宰割的对象,人与自然处在感性对象性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中。

(二)马克思指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向度

正是立足于感性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既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同时也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向度,打破了自然与历史之间的二元对立,把自然纳入历史中考察,发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历史是人在自然界中通过劳动而自我产生的过程,自然的历史与人的历史是同一个过程。

二、生态道德建设的内容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给今天的生态道德建设以重大启示:感性的人和感性的自然界是统一的,人类历史正迈向自然界成为人和人成为人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今天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树立正确的生产观、消费观和价值观。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生态道德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以生态道德建设为导向转变生产方式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展开反思,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在生产中从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与自然对立、对抗,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意见》指出:“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工业文明下的生产方式以利润的增长作为生产的唯一目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根本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和有限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因此,在“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的背景下,我们要对以利润为唯一生产目的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道德约束,把生态道德意识贯彻到一切生产过程中,转变生产力发展理念,强化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意识。

首先,转变生产力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企业要树立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的思想,努力打造绿色竞争力,改变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和政策,树立并推行绿色生产、循环生产、低碳生产的理念。

其次,树立生态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念。马克思曾指出,历史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马克思从历史发展高度上给我们揭示了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英国《卫报》评论认为:“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打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二元对立,树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另外,强化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意识,形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破坏生态环境为耻”的道德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以生态道德建设为导向规范生活方式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也就离不开消费。消费活动既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实现形式,又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现代社会的生产强制、消费强制把人们带入一个以消费主义为导向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广告、消费欲望等刺激下背离自己的真实需要,产生满足日常基本需要之外的虚假的需要。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那样:“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现代人在这一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下,崇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人的独立性完全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之上,把人生幸福看成对商品一物的拥有,从而造成巨大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指出,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界中的人。生态环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可成为生态道德的实践者。正如《意见》指出的,“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理念贯穿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公民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生活方式中的浪费、破坏环境等行为无不折射出人们生态道德意识的缺乏。人与自然共处于一体中,保护环境是人类应尽的道德义务,人类应自觉承担起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风尚。

倡导绿色健康的环保生活方式,积极改变人们过度消耗能源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养成绿色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如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健康出行等,丢掉享乐主义,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等过度消费。

(三)以生态道德建设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还需要人们价值观上的变革,破除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以“生物”为中心的生物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绿色化”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平等”“公正”“友善”等不仅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同时也是指向人与自然之间的核心价值。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解放和自然界的全面复活是同一个过程。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是同一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价值观。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和谐”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这两者的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同一个过程。“和谐”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和现实要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与天地合德等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消除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努力推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倡导人与自然“平等”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平等”生态价值观就是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以尊重自然取代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或征服者,也并不高于自然或优越于其他物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与人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中。把这种平等生态价值观渗透到我们日常行为中,不随便乱扔垃圾,不破坏生态环境,确立适度和文明的生产观和消费观。

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友善”的生态价值观。“友善”作为“出于善意的友好”,不仅是公民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规范。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l世纪议程》,第一次正式提出“环境友好”的概念。中共十六屆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友善的生态价值观,善待自然,从心里把自然当作我们的朋友,呵护花草树木,爱护我们须臾不可分离的生态环境,懂得对自然的关爱也是对自身的关爱,善待环境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猜你喜欢
自然界马克思价值观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的一秒钟
例说“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