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窗外的麻雀

2015-09-10 07:22段奇清
莫愁·智慧女性 2015年11期
关键词:饭团铃木社长

段奇清

1963年,出版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时,31岁的铃木敏文想独立打造一个商业项目。

他跳槽到只有5家分店的新兴综合超市——伊藤洋华堂,从小职员做起,一步一步坐上了董事的位置。

44岁时,铃木把从美国南方公司引进的“7-Eleven”发展到了100家。南方公司董事长钦佩万分,“当初,我们在美国开设100家店花了25年,而你在日本只用了2年。”

接受记者采访时,铃木谦虚地说:“没什么商业奥秘,要说有,那就是两眼紧盯着窗外的麻雀。”

那是在中学时期的六校辩论大赛上,铃木一直不看台下的观众,眼睛只盯着窗外的麻雀。最后,他的辩论被评为“论点鲜明,表达清晰”,获得第一名。从此,“盯着窗外的麻雀”成了他的处世方略。

1971年,铃木到美国研修,在路边休息时看到了7-Eleven。“竟有这么小的超市,像一只麻雀。”这就是铃木想要的商业模式,于是洽谈合作。

盯着窗外,视野开阔,就能吸纳一切好东西。麻雀虽小,却是具有活力的精灵。对超市而言,小,就不需要进太多货,占用不了多少资金。

100家新店,都“没跳出东京都江东区一步”。铃木认为,高密度多店铺,才能迅速提高知名度;有助于实现小批量进货;货物也不需要四处运输,减少了运输费。

麻雀唯小,才能密集。黑压压一片,没人能漠然视之。

处理人事关系上,铃木也依然“紧盯窗外的麻雀”。初任公司董事时,不少同事认为他不合群。铃木回应:“在公司中一旦被牵制,就会成为别人口中的好人。好人容易丧失直面严酷现实的能力,更不用说挑战困境的勇气。我想对自己负责,不做那样的‘好人’。”不做“少数人的好人”,就能面向众多的人。

铃木提出“单品管理”概念,提倡用心理学,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审视每件商品”。

7-Eleven的营业员每天早晚两次,将每件单品数量记录下来,弄清什么好卖什么滞销,再假设第二天什么会好卖,采购订货,最后通过结果验证。

如铃木发现美国热狗销售不好,便推出第一只手卷式饭团,一上市便大受好评。如今,饭团已成为主打产品之一,每年销售12.7亿只。

1991年,美国南方公司丢弃优势,跟风实施多元化扩张而失败,铃木说服社长购买了这家公司73%的股份,成为南方公司最大股东。

1992年,洋华堂社长违反商业法,辞职谢罪,60岁的铃木临危受命。在他的带领下,如今,7-Eleven在全球共拥有5.5万家店铺。

“紧盯着窗外的麻雀”,不盲目贪大,从最细致的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这样,也许不能走得最快,但一定能走得很远。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猜你喜欢
饭团铃木社长
艰难的选择
我的第一次采访
长安1元收购铃木股权
“铃木帝国”始末
社长大人和他的FANS
中方出让1%股权长安铃木股权结构将变更
小白兔饭团
熊猫饭团
社长/总编荐书录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