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日本泡温泉

2015-09-10 07:22蒋丰
环球人物 2015年1期
关键词:泡温泉雪国川端康成

蒋丰

我旅居日本多年,自然少不了泡温泉的。日本从北到南星罗棋布着3000多个温泉,而每年前往这些温泉的人数更是高达1.25亿,几乎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

同样是在温泉,和中国人注重“洗”不同,日本人讲究的是“泡”:前者侧重于清洁,在温泉里面把身体洗干净;后者侧重于休闲,在温泉里面让身心得到放松。

腊月将至,在日本,大家最心心念念的就是,一边“泡汤”,一边赏雪。长话短说,如今在日本,冬季到哪里泡温泉最为惬意?我呢,说出自己喜欢的地方,一个是位于新潟(音同“戏”)县越后汤泽车站附近的高半旅馆里面的温泉——“驹子汤”,一个是位于静冈县下田市的“观音温泉”。

每逢冬日,我总喜欢从东京车站乘坐“上越新干线”前往新潟县,入住当地最著名的高半旅馆。正是在这家具有800年历史的旅馆里,川端康成写出了助他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名作——《雪国》。

大家都知道,在日本,温泉是与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许多日本作家只要将赤裸的身心浸入一池氤氲的温泉,就会“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夏目漱石把日本最古老的“道后温泉”写入名作《少爷》;太宰治在甲府市的“汤村温泉”里获得灵感;大江健三郎对原子弹受害者在“烂泥温泉”中的心灵刻画入木三分;渡边淳一的那些描述情感和肉体“出轨”的文学作品中,更是从来都不缺少温泉场景……

在日本的“温泉文学”当中,我最喜欢川端康成弥漫着唯美主义的小说《雪国》。这并不仅仅因为他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而是因为那开篇的句子写得极有蕴味——“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川端康成并不是信手而写的,这条长约9.7公里的隧道至今仍在,名叫“清水隧道”。不知道有多少次,在新干线列车进入“长长的隧道”前,天空还是一片澄亮湛蓝;而当列车驶出“长长的隧道”后,天空便突然“变脸”,纷扬着团团簇簇的雪花。因此,每次乘新干线列车通过这“长长的隧道”时,我都会一边暗暗吟诵着已经成为经典的《雪国》开篇名句,一边等待着观看天空的“变脸”。

从越后汤泽车站下车,途中有乡土博物馆、雪国馆等文化设施,但我常常忽略不看,而是直奔川端康成笔下“雪国旅馆”的原型——高半旅馆。通常,从车站走到旅馆也就需要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是如果遇到大雪或者雪后,路面就会湿滑难行。所以,去的时候,最好别忘带一双运动鞋。

进入高半旅馆后,首先看到的是,前台站满了等待入住的客人。因为这里曾经是川端康成的写作“圣地”,所以一到冬天,房间总是供不应求。因此来之前,最好打一个预约电话,免得临时遇到客满的日子,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在旅馆二楼,有一个“不老阁”,是当年川端康成写作的地方,室内仍陈列着桌椅,走廊上展示着与川端康成有关的文稿、《雪国》的各种版本,以及媒体报道等等。

徜徉在这些展品中间,我会突发奇想:小说《雪国》没有什么曲折复杂的情节,更别谈什么深刻的社会主题,为什么会留名日本文学史?也许“不老阁”前那张小说女主角驹子的画像可以告诉我们答案。驹子本是东京酒馆里的女招待,被赎身后为了替恩公家身患绝症的少爷偿还药费,自愿卖身为艺伎。尽管身世凄凉,但驹子始终“像火一樣温暖”:她爱读小说,坚持写了几十本日记,执着地练习三弦琴,只为能“干干净净”地生存。小说里的驹子有着一种为理想飞蛾扑火般的热情,而这也许正是这部小说所要传达的真谛吧。

旅馆还专门在一楼开凿了一汪“驹子汤”。入住的旅客“泡汤”不需要再掏钱,未能入住的游客只要支付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6元),也可以进来享受一番。

来到这里泡温泉,最好泡露天温泉,不用管外面是否已是冰天雪地,氤氲的温泉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气味,暖暖的泉水可以彻底疏解疲倦的身躯。这个时候,最好要上一瓶清酒,大妈级的女服务员才不管你浑身上下一丝不挂,会直接把酒以及下酒的小菜放在一个脸盆大小的原色木盆中送过来,你可以一面自饮自酌,一面欣赏洁净的雪国风光。如果恰遇大雪飞扬,你从浸泡长久的露天温泉走出来,让散发着热气的身体与雪花“零距离”接触,那种享受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另一个泡温泉的好去处是静冈县下田市的“观音温泉”。从东京乘特快列车到修善寺车站,“观音温泉”有专车在这里迎送。

坦率地说,我之所以喜欢上这个温泉,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经营者铃木和江感染了我。通常,人们说到日本温泉时,都会“高大上”地将它概括为一种“文化”。的确,日本的温泉已经演变成温泉历史学、温泉医学、温泉地质学、温泉文学等等博大精深的学科,似乎这些就是日本人酷爱温泉文化的原因。但是,从27岁就开始经营“观音温泉”的铃木和江社长并不这样“拔高”她的温泉,她用日本女性特有的柔声细语缓缓地告诉我:“温泉里涌动着一种母爱,浸泡其中会感受到一种母亲的力量。”看我迷茫不解,铃木和江社长继续解释说:“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日本人都喜欢洗澡。街头的澡堂叫做‘钱汤’,家里的浴室叫做‘风吕’。小孩子从小都会和母亲一起洗澡,浸泡在热水中享受母亲的抚爱,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永远的记忆。这样,成年以后泡温泉,实际上是追忆母爱的一种下意识的冲动。这才是日本人喜欢泡温泉的原因。”

我不知道铃木和江社长这种说法是否具有科学依据,但据我对日本多年的观察,日本是一个“恋母情结”浓厚的社会,比如街头时常可见写有“妈妈的料理”招牌的小餐馆。中国的男人成年后,不会张嘴闭嘴说妈妈,而日本的男人不管到多大年纪,很多都是“妈妈”不离嘴的。看来,一个人如果从小被母亲按在浴池里洗澡,大概都会产生一种特殊情结。

“观音温泉”与其他地方的温泉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他地方的温泉,大多形成一个部落群,或是一个“温泉乡”,有许多温泉旅馆。而“观音温泉”却是这一带唯一的一家温泉旅馆。1963年,铃木家在这里打出泉眼,还在施工处挖出一座身长5寸的观音像。之后,周围的住家纷纷效仿,竞相挖掘。谁知最后铃木家一枝独秀,打出四眼温泉,别人家都没有开发出来。

我旅居日本26年,至少泡了近百家温泉。可是,像“观音温泉”那样,徐徐浸泡进去立即使皮肤有一种涂抹了精油后的润滑,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里的温泉,不仅用流水线做成了瓶装饮用水,还制成了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或许正因此,“观音温泉”需要常常抓“贼”——一些日本的浴客,泡温泉后,会往自己随身携带的塑料瓶中装这里的洗发水、护发素和浴液。

说到日本的温泉,一个似乎永远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就是男女混浴。我不知道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此有兴趣,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许多日本人到中国来拼命搜集军事情报,而不少中国人到日本去,津津乐道的却是男女混浴的事情。

到了眼下,我只能说,日本温泉男女混浴真的不多了。而有混浴的地方,或者是开辟出专门的“家族房间”,或者是设有“情侣用房”。一次,我好奇地尝试了一下混浴,但是入浴者大多是大叔级、大妈级的男女。有包裹浴巾的年轻女性进到浴场,常常是立即转身就走了;一旦看见小伙子过来,一些大妈们会异常兴奋地高喊:“小哥,真帅,快进来!”结果,总是这个小伙子面红耳赤地闻声而逃。

虽然混浴几乎没有了,但前来泡温泉的男女仍然可以在“汤”中隔空传话——日本温泉的男女区域一般是通过一“壁”之隔来划分的。露天温泉的一边是“男汤”,另一边就是“女汤”,中间的“壁”大多是用竹子、木板等做成。这样,泡在“男汤”里面的人,可以听见隔壁“女汤”欢快的嬉笑声;泡在“女汤”里面的人,当然也能够听见隔壁“男汤”的放肆话语声。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设置,也许要比面对面更有意味吧。而且我发现,有的时候,一家子来泡温泉,男男女女不得不分开的时候,他们就会隔“壁”喊话,甚至隔“壁”扔过去一袋小吃,等等。

还有一点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日本温泉“男汤”“女汤”的场所不是固定的,也许早上这里是“男汤”,晚上就变成了“女汤”。服务员经常需要特别提醒旅馆入住者:看好“男汤”“女汤”场所交换的时间,千万不要进错了“汤”!

猜你喜欢
泡温泉雪国川端康成
冬牧
雪国的炊事班
赢在账单里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泡温泉
泡温泉
穿衣泡温泉
参加葬礼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