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飞:仙游红木文化传播者

2015-09-10 07:22张娟娟王丽
民生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仙游古典家具红木

张娟娟 王丽

《大红酸枝收藏入门百科》作者之一的陈少飞在仙游红木家具业内颇具名气。作为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解读他的生意经本应该会更有意思,然而,陈少飞直言他对钱没概念:“我不认为我是生意人,而是红木皈依者,是中国红木文化传播者,赚钱不等同于做企业,我在做企业,但对钱没概念。”

显然,这家公司董事长对生意的看法和公司的发展有点冲突。但除了商业上的成功,谁又能否认他在整合仙游地区红木资源,传播仙游古典家具文化中所做出的贡献?制定行业工艺标准,提出“仙作”区域品牌概念,在全国各地办展览,参与申报仙游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牵头组建了通泰投融资担保公司,引入金融资本,累计为行业融资额达70多亿元;牵头组建福建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整合资源,积极引导产业转型,仙作产业完成了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转变。

这种浮于表面的冲突背后有怎样的平衡?

实际上,福建仙游一直以来都被喻为是我国红木家具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据介绍,经仙游工艺匠师雕刻制作的红木古典家具作品,往往款式典雅,兼具古典文化气息,在制作技艺和用料考究方面首屈一指,“仙作”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全国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之一。

2000年左右,仙游坝下的古典家具生产渐成规模,县委县政府为了促进行业发展,成立了仙游县工艺美术领导小组办公室。

那一年陈少飞从财政局调任工艺办副主任,从此走上红木文化传播之路。

民生周刊:您在就职工艺办副主任期间,这个产业的状况如何?

陈少飞:我是第一个到产业办当副主任的公务员,服务这个产业约8年。在此期间,市场上超过70%的高端红木家具产品均被“仙作”包揽,虽以家庭小作坊为主,但因仙游雕工、木工技艺精湛,用料考究,价格低廉,求购“仙作”产品的全国经销商一直是上门坐等,仙游坝下古典家具市场在一片繁荣中初具规模。

“仙作”产品销售端是经销商而非消费者,这种模式也决定了,产自仙游的家具不会直接被消费者认知,我们没有品牌,只是制造。另外,家庭作坊规模小、管理松散的特点也制约了整个仙游红木家具持续性发展。

不过,就此断定我们只会生产,没有内容,不懂创新,有点武断。

民生周刊: 那你们都做了哪些创新,这些创新改变了什么?

陈少飞: 群仙红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群仙”)是仙游第一家股份制红木家具公司,通过抱团,来整合上下游资源。我们有几个创新:第一,研发创新。仙游虽然企业多,但同质化严重,自主创新不够,群仙是第一家跟高校合作的,我们跟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的家具设计系合作,成立了内部研发团队,从家具款式创新,做适合现代人的实用家具,贴近市场,贴近生活;第二,销售模式创新。改变坐等经销商过来拿货的情况,我们主动走出去,加大创新力度,制定企业标准,打造自己的渠道、做自己的品牌,等品牌起来后,下订单给小企业去做,让我们的产业立于不败之地;第三,管理模式创新。改变家庭管理模式,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来运营企业。群仙抱团起来走股份制,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请专业经营团队做经营,是仙游第一家采用ERP管理软件的红木家具公司。

仙游无论如何也要有几个全国知名品牌,仙游红木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民生周刊:做红木家具企业与做红木文化传播之间是否可以并存?

陈少飞: 目前,谈及做企业,一般就是成立公司。成立公司做什么?当然是赚钱。那你拿什么东西赚钱呢?大家的回答是什么赚钱做什么。我的逻辑是,我爱好什么,特长在哪里,或者想如何去工作,然后做出一件事情,最好这也是大家都需要的。从小对红木的偏执爱好,源自我骨子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皈依。我出身木工世家,祖辈对雕刻作品极为严苛,耳濡目染,这也造就了我无论是在工艺办工作,还是成立企业做产品,都把严苛作为我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无论是参与申报仙游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牵头组建通泰投融资担保公司,为仙游红木行业引入金融资本,还是牵头组建福建群仙红文化博览园,整合资源,积极引导产业转型,我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作为红木文化传播者来做产品,因为我产品好,所以有很好的回报。

民生周刊:那么您是生意人还是企业家?

陈少飞: 我在做企业,但对钱没概念,从未管过钱。生意人讲利润,不是说企业家不管企业有无利润,企业家的格局远非仅仅关注利润,其中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

红木产业已成为仙游县的支柱产业,除了红木家具的制作,仙游的红木产品已经完全实现了产业化、多元化。第一,红木材料里面有烂料,做家具不行,我们就化腐朽为神奇,做成一件根雕,做成工艺品;第二,零碎料、边角料,可以做成佛珠,做成筷子,做成帘席,甚至是粉末都可以做香料;第三,红木产业分工很细,面板、零部件、木材都可以在街上买到。

据不完全统计,在仙游,有12万人口从事和红木相关的工作,占到全县人口的六分之一。仅仅红木家具注册企业就有4500多家,配套产业企业3000多家,共计7000多家。

当前,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建设橄榄型社会是国家调节的方向,中间收入阶层不断扩大,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也在扩大。之前仙作产品走高端市场,面对现在市场的变化,仙游这个产业急需转型。7000多家企业必须有个方向,需要有人来引导。

民生周刊:在仙游红木产业转型过程中,你们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陈少飞:面对当前市场形势,小作坊、小企业自身的财力和对未来产品方向把控力量有限。作为仙游龙头企业,群仙对产品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开发并公布出“小康之家”“富贵之家”的中低端红木家具产品,以满足不同阶层人士的需要。

在资金方面,通泰投融资担保公司,将继续引入金融资本,改变靠银行吃饭的局面,继续为行业投融资发挥作用。

最后,建设跨界营销模式,利用闽商人缘、地缘、情缘、商源相同优势,建立群仙红木商会联盟连锁模式,为仙游红木销售占得先机。

猜你喜欢
仙游古典家具红木
陈俊:用心传承红木文化
仙游百松村劲摇“清风”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研究
传统茶文化对古典家具艺术形态的影响
法律服务新窗口群众诉求好帮手——仙游度尾镇成立全市首家村级司法室
贡茶第一寨仙游伍家台
林业:《红木》国标修订红木种类或有调整
古典家具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