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境“相亲” 中行来当“红娘”

2015-09-10 07:22王哲
中国报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洽谈会中国银行博会

王哲

“中国有句古诗词‘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中国银行愿意成为全球中小企业的‘红娘’,成为大家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和诚挚伙伴,希望这次的论坛可以让各位企业家‘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在9月1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中小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致辞中如是说,博得中外企业家的一片掌声。

9月18日至21日,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为本届东博会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服务和支持,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小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

“跨境撮合”牵手东博会

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宣布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在各国元首及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中银香港总裁岳毅与泰国商务部部长阿皮拉迪·丹达蓬共同启动“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小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开幕式结束后,张高丽等领导视察了中国银行在东博会设立的展位,并听取了岳毅关于中国银行相关工作的汇报。

“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小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由中国银行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和中国东盟秘书处承办。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协副主席刘君等出席洽谈会开幕式并致辞。

高迎欣表示,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是亚洲重要的投资目标区域。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此次洽谈会是中国银行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推动中国—东盟中小企业间的投资与贸易合作,中国银行将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加深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采访了解到,“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小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是中国银行自开办“跨境撮合”业务以来,规模最大、参会企业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一次。

解决中小企业跨境合作障碍

高迎欣向本刊记者介绍说,由于周围需求不平衡、信息不对称、没有全球性专业服务机构,跨境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困难:国内外中小企业缺乏对外国政治、法律、商业和文化的了解;没有合适的机构牵线搭桥,丧失了从海外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机会,只能单纯依靠企业自主研发和国内银行贷款。

为解决这一难题,由中国银行创新开展的“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应运而生,它是借助中国银行全球化网络机构的优势,为全球中小企业投资合作与交流而搭建的信息化平台,旨在帮助跨境经营的海内外中小客户扫清环境不熟、政策不明、法律不清、沟通不畅的障碍,帮助降低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和成本,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我们拥有国内最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具有丰富的国际金融业务经验,语言强、专业精,熟悉政策法律、融入海外文化环境。我们可以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工商税务、法律、会计、翻译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还可为中小企业在招商引资期、投资建设期、企业初创期、发展壮大期等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在内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高迎欣介绍了中国银行在“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中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中国银行分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意大利米兰、德国杜塞尔多夫、法国巴黎、荷兰鹿特丹以及中国四川、河北举办了4000余次中外中小企业投资贸易对接洽谈,6000多人、4000余家中小企业参会,合作意向1000多项,得到了各国政府、商界、中小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

据介绍,“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的业务流程一般采取“五步走”的模式:第一步,与各省市商务、科技、农业等部门以及国外政府、银行、商会等建立合作机制,锁定具有国际投资合作意向的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共享;第二步,开发信息匹配程序,完成合作客户信息交换和需求配对,实现精准撮合;第三步,帮助客户通过互联网、邮件、视频等形式进行在线沟通,实现网上“相亲”;第四步,线下组织“一对一”企业洽谈,对接需求;第五步,赴企业工厂实地考察,最终达成实质的合作意向。

具体到这次洽谈会,在安排企业“一对一”对接洽谈的同时,中国银行还安排了在线视频对接、自由对接洽谈等多种撮合对接方式,设置投资环境介绍、金融服务宣讲、合作协议签约等现场活动环节,并安排丰富多彩的专家授课环节,内容包括香港IPO业务流程、操作及注意事项、泰国廊开工业园区介绍、泰国投资政策推介会、印尼投资环境和政策介绍等。

助力中小企业扎根东盟

记者在现场看到,洽谈会场面十分火爆,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六点近十个小时的时间里,中国和东盟的企业家不间断地会谈、交流、沟通,有的企业家甚至参与了全部八个场次的对接会,顾不上休息和午餐时间,满负荷运转,希望借此机会多多寻找合作伙伴。许多企业家在洽谈合作成功后笑逐颜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主会场洽谈会热闹开场的同时,签约室和宣讲室里的气氛也是别开生面。新加坡分行与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在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黄良波的见证下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泰国廊开工业园的鹏潘总裁一口气分别与中国银行泰国子行及北京华融汇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除此之外,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副主席、贵州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局长都展开了生动的宣讲,现场气氛热烈。

当天不少参会的国内中小企业客户借助中国银行“撮合”平台实现了与东盟企业的有效配对,马来西亚大溪工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蔡志贤与客户洽谈成果丰硕,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会后将第一时间随洽谈伙伴赴工厂考察。巴马天成董事长韦舜杰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饮用水在中国银行的“撮合”下已经进入新加坡市场,他希望通过中国银行进一步拓展东盟客户,感谢中国银行提供了沟通合作的平台。一家江西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一直想到柬埔寨寻找合作伙伴,苦于没有门路对接,现在不出国门也可以实现对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来自辽宁的一家建筑企业与泰国企业现场“相亲”一拍即合,当场签署了合作协议。

记者注意到,中国银行还在“一对一”面谈现场提供了翻译、工商税务、法律、会计等一站式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消除关于文化、法律、信息等方面的障碍。

据洽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天洽谈会现场共有来自东盟十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内地的625家企业参加了活动,比原计划到会企业多了116家,洽谈企业到会率达122%。行业涉及木材加工、建筑材料、清真食品、农产品、养殖业、电子电器等领域,共计开展近800场“一对一”洽谈活动、80余场视频对接会。当天进行的730场有效洽谈中,洽谈成功560对,洽谈成功率高达76.7%。

搭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2003年,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已走过“黄金十年”,跨入“钻石十年”。 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企业在贸易、投资和服务等领域双向合作的深入扩展,成为企业间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中国银行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唯一连续四年入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金融机构,是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东博会连续12年的唯一主办银行,是东博会合作年限最长的合作伙伴之一。

此次东博会期间,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还出席了泰国副总理塔纳萨·巴迪玛布拉功参加的泰国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家圆桌对话会,并出席了第七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在本届东博会前夕,中国银行就推出人民币对文莱元现钞兑换业务,并在东博会现场设置临时营业网点、自动柜员机和POS机,为参展客商及嘉宾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此外,中国银行还通过东博会平台积极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和东盟“引进来”企业。

“中国银行拥有海外机构630多家,覆盖44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以及东盟十国中的九个国家中设立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机构。未来中国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覆盖率将达到50%以上。”高迎欣表示,随着中国与东盟间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银行将秉持“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银行”的经营理念,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将凭借百年的历史积淀、全球的服务网络,构建起连接东盟乃至‘一带一路’所有沿线国家的金融大动脉。”高迎欣说。

猜你喜欢
洽谈会中国银行博会
中国银行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直企首探进博会
8.30全国赏石日活动筹备工作对接洽谈会在京召开
第4届中国铸造科技成果交易洽谈会
中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