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赠诗留余香

2015-09-10 07:22刘重来
红岩春秋 2015年9期
关键词:柳亚子纪念册首诗

刘重来

赠诗之举

1985年,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出版的《柳亚子文集·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有一首柳亚子在1945年写给我父亲刘兆吉(原西南大学教育系教授、系主任)的诗——《赠刘兆吉,六用南字韵》,全诗如下:

蓬莱宫阙海东南,邹衍谈天博望龛。

淹贯九流子政裔,迢遥华胄沛公男。

执经燕地殷勤颇,负笈滇京黾勉堪。

惭愧再传衣钵好,一书赠我酒能甘。

这首诗是1945年柳亚子邀父亲到他家去,他当场挥毫写成赠给父亲的。柳亚子还特意在上面盖了两方印章,一方为“柳亚子印”;另一方较大的印章刻有“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在这首诗中,柳亚子巧妙地写出了父亲的家世和读书经历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父亲非常高兴,立即将它装裱起来,挂在客厅中堂上。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能看到它,却全然不懂其内涵。可惜的是,这首诗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抄走了,至今下落不明。幸而柳亚子保存有这首诗的底稿手迹,原件现藏于苏州市博物馆,父亲特意请人复印回来留作纪念。

柳亚子(1886年—1958年),著名爱国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1923年发起成立新南社,任社长,提倡新文学和社会革命;1924年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中央监委。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柳亚子与宋庆龄、何香凝、彭泽民发表著名的《为皖南事变致蒋介石》的“四人宣言”,谴责国民党倒行逆施,无异于秦桧之加害岳飞,竟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1944年9月,柳亚子卜居重庆南开中学校园内的津南村,在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期间,两人3次会晤,相互赋诗唱和;1948年参与发起“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秘书长;解放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是一位被社会各界广泛敬重的爱国民主人士。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他的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郭沫若则称他为“今屈原”。

相识渊源

柳亚子德高望重,诗才很高,怎么会和我父亲——当时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员相识,并有赠诗之举呢?这要追溯到父亲1935年在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读书之时。

当时,柳亚子的儿子柳无忌教授正好教父亲所在班的英语。父亲上大学前,只是个中师毕业生,英语基础差,又在农村教了两年小学,英语就更荒疏了。因此,在柳无忌所教的英语班上,父亲是个“三等学生”,学起来十分吃力。特别是父亲念英文时带有浓重的山东口音,常被柳无忌戏称为“山东英语”。柳无忌是一位要求特别严格的老师,一开始,父亲特别怕上英语课,怕出洋相。为此,父亲把很大精力都用在英语上,并且在上英语课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这样一来,英语水平慢慢就赶上去了,而且变得喜欢上英语课,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父亲大学毕业后,来到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任教,住津南村13号。1944年9月,柳亚子由桂林来到重庆,住进了津南村11号,两人成了邻居。父亲中学时就读过柳亚子编的《曼殊全集》,也读过他的一些诗词,对柳亚子可谓敬仰已久,如今成了邻居,很想认识讨教。后经柳无忌的夫人高蔼鸿介绍,父亲与柳亚子相识,并以“太老师”相称。柳亚子得知我父亲是柳无忌的学生,也十分高兴。

柳亚子和蔼可亲,对年轻晚辈没有一点架子,得知我父亲喜欢读诗写诗,也常让他学习自己的诗作,耐心回答他的问题。父亲还记得第一次读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是在柳亚子的纪念册上。

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要到南开中学津南村拜访柳亚子。柳亚子十分理解父亲想见毛泽东的愿望,特意让父亲以亲属身份站在他家门口,父亲得以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当时国民党宪兵以“保护”为名,封锁了津南村的路口,一般人进不去。当时父亲牵着我一起去的,可惜我年龄太小(只有4岁多),完全没有印象了。

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10月24、25日,柳亞子与著名画家尹瘦石在重庆黄桷垭口中苏文化协会举行《柳诗尹画联展》,柳亚子特意送来一张请柬,邀父亲与他一起去。父亲还记得他们坐公共汽车到了七星岗后,再坐黄包车到中苏文化协会路上的一幕:

解放前的山城马路,狭窄、崎岖、高低不平。七星岗以下有一段陡坡,下坡时要“飞车”,即车夫不拉车,反而被车子推着跑。柳老先生与我分乘两辆黄包车,他的车在前,我的车紧紧随后,柳老先生已年近花甲,我很担心他老人家的安全。当时我看到柳老先生双手扶着车斗两边,昂首前望,胡须迎风飘动,神态安然,“今屈原”在我脑中闪过。安全到达会场后,我才松了一口气。

更有意思的是,我和双胞胎哥哥刘庆来当时正年幼,不懂事,常常不打招呼就推开柳亚子家的门,去找他的孙子玩。有一次,柳亚子正在伏案写作,我直接推门进到里屋去玩了,过了一会儿,我哥哥又推门进来了。柳亚子十分吃惊,没看见这个小孩出去,怎么又进来了呢?后来他还以此为笑话,给他的孙子讲故事、猜谜。

深切怀念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柳亚子即将离渝赴沪。11月底,他将一本有很多名人名家题诗的精美纪念册送到我家,要父亲在上面写诗留念。父亲又惊又喜,备感荣幸,因为自己只是个中学普通教员,怎敢与纪念册上那些大人物相提并论呢?但为了不辜负柳老的心意,仍鼓起勇气写了《我爱柳夫子》一诗,并用毛笔恭正题写在纪念册上。如今,在苏州市博物馆保存的这本纪念册上,仍有这首诗,父亲也托人把它复印回来。此诗全文如下:

我爱柳夫子

我爱柳夫子,浊世一真人。

侃侃圣贤志,落落赤子心。

文思狂澜涌,下笔如有神。

新诗忌堆砌,旧诗歌当今。

有声有泪血当墨,笔也枪也对恶人。

威武不屈英雄骨,不做懦夫徒呻吟。

鲜为空头文人靡丽句,专数贪污政客名利心。

时圣先贤得其旨,中山卡尔皆精深。

老当益壮犹握救世褒贬春秋笔,

羞死二十世纪少年古董活死人。

父亲说,这首诗始为五言、七言,后又是九言、十三言长句,可算不古、不律、不新、不旧、杂乱无章之作。现在看来,毛病不少。父亲说,他将这部纪念册奉还给柳亚子时,“柳老一面阅读,一面捋须颔首连连称好”,他才放下心来。当然他知道诗写得并不好,柳老的称好是对他的鼓励。

1986年,在柳亚子诞辰100周年时,父亲写了《怀念爱国诗人柳亚子》(载于《柳亚子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5月版)一文,回忆了他与柳亚子相识相知的过程,并深切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本文作者系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实习编辑:田荻)

猜你喜欢
柳亚子纪念册首诗
《上课没人抢》
题《张苍水集》
“不”同寻常 各个突破
基于用户体验的纸质纪念册与电子纪念册的对比研究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柳亚子和周恩来之间的“龃龉”
柳亚子向毛泽东要过颐和园吗?
柳亚子“平生不二色”
纪念册上的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