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永记心中

2015-09-10 20:40廖桂生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汝城县汝城西河

廖桂生

汝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加快汝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最大的梦想。

2012年,我担任汝城县委书记。恰逢国家启动实施罗霄山脉片区扶贫攻坚计划,随着厦蓉、岳汝两条高速公路的修建,汝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这时,围绕发展路径的选择出现了不同声音,有的主张抓住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机遇,做大做强房地产市场;有的提出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加大矿产开发力度;有的建议用好国家级贫困县这块金字招牌,向上级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我很清楚,这些办法对于增加财政收入、做大GDP总量来说,是立竿见影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办法只是权宜之计,甚至要付出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

汝城如何发展?我一头扎进基层,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汝城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秀美、温泉资源独特、气候条件优良,只要克服交通瓶颈,选准优势产业,就一定能甩掉贫困的帽子。为此,我集中精力抓3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交通问题。我三番五次跑国家部委及省市部门,想方设法做说服工作,最终成功爭取厦蓉、岳汝两条高速公路在汝城境内设立7个互通口,辐射全县绝大部分乡镇,一举改变交通落后面貌。第二件事就是筹措发展资金。为争取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我无数次往国家发改委跑,审批的关键时刻甚至连续“蹲守”3天,最终获得了这笔弥足珍贵的发展资金。第三件事就是培育特色产业。我牵头制定了温泉旅游、生态农业两大产业规划,并全力推动产业发展。2013年4月,县里引进的松溪茶叶开发有限公司遇到资金困难,银行又不愿意贷款。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带着企业老总向华融湘江银行郴州支行求助,我对行长说:“这个企业一定会有前途,我代表老百姓请求你们的支持,我愿意用县委书记这顶帽子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最终打动了行长,同意为企业提供800万元紧急贷款。

2014年3月,我转任桂阳县委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城乡差距大是桂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集中利用两个月时间密集开展调研。我想,如果抓住市委市政府治理西河的契机,乘势打造西河风光带,发展休闲旅游,不就既能实现环境治理,又能推动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吗?

找到了突破口,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有的干部心存疑虑,不敢放手干事;有的群众不太理解,不配合政府的工作;有的客商缺乏信心,不愿意投资开发……面对这些困难,我带领一班人,竭尽全力动员干部、说服群众、争取客商,终于使西河开发治理顺利实施。如今,西河沿线变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风光长廊,成为了一条全县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带。

2006年,超强台风“碧利斯”肆虐郴州,汝城县一个钨矿尾砂坝出现了一道3米宽的决口。当时担任县长的我,带领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县防指工程师认为保住尾砂坝的可能性较小,我追问:“到底有多大把握?”他回答:“最多三成把握!”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我一面安排干部组织群众撤离,一面对现场的干部群众下命令:“跟我上!”我第一个跳进水中,在我的带动下,现场干部群众都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堵住了决口,化解了险情。事后,有人称我为“不要命县长”,省委省政府也把我评为“湖南省抗洪救灾十大功臣”。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勇敢,事后回想起来也有些后怕,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在是没有时间考虑自身安全,完全是责任驱使下的本能行为。

(作者系中共湘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猜你喜欢
汝城县汝城西河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铸造汝城精神
烟雨蒙蒙青西河
睚 村
西河水云间
西河的秋天
汝城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实践与思考
湖南省汝城县汛前为水库“体检”
汝城县水生态文明宣传接地气
汝城河流治理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