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和儿子聊聊中学生活

2015-09-10 07:22韩国成
中华家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准备老爸变化

韩国成

六年级上学期结束时,我和儿子在聊天中谈到一个话题—小升初。

我问儿子,小学时代快要宣告结束,对即将到来的初中他是否关注过。儿子说他和已经进入初一或初二的好朋友们聊过一点。

我问他现在是不是还能经常见到这些好朋友。儿子笑着说:“他们都成了学习的囚徒了,哪有时间出来玩耍啊!”我也被儿子逗笑了,回应道:“初中学习有那么痛苦吗?”他说:“这是我那些哥们儿说的,可我感觉有点太悬乎了。”从儿子的话中不难看出,他没有把学习当成负担。于是,我询问他是否清楚初中和小学生活的不同。儿子答说他的朋友们大都说,初中课程多,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

趁着这个机会,我说:“那我建议你有针对性地问他们几个问题,这对于你了解初中生活和学习特点有好处,至少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啊。”

儿子来了兴趣,追问是哪几个问题。我掰着手指给他列出来:第一,初中和小学在学科上有哪些变化?第二,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有什么变化?第三,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有哪些变化?第四,初中学科的课外学习安排有什么变化?第五,学习难度是否有新的变化?

儿子听后不以为然:“老爸,你咋这么多问题啊,进入初中适应几天,不就啥都知道了吗?”我说:“此言差矣!据我所知,不少初一、初二学生,不管男生和女生都普遍有几种现象:第一个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对初中生活没有提前主动了解,导致进入初一后适应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速度特别缓慢。这种不适应会影响到每天的心情,对学习的兴趣、人际交往以及和老师的关系。你说,以你的聪明和凡事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性格,会让这些不适应发生吗?”

儿子说:“老爸,这第一种现象,我还真没有想过,也没有听说过,你一说,我感觉挺重要的。那第二呢?”

我说:“第二是学科增多,需要背记的内容多。好多同学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回家后把老师布置的那点少量的作业完成就可以玩儿去了。但是到了初中不一样了,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去背与记,复习和预习,完成书面作业。玩的时间明显会减少,你说不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到时你肯定感觉一下子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吧?”

儿子答:“确实是,像我现在每天放学回家后,作业花很少的时间就完成了,玩的时间特别多。很少去背东西,可能到了初中也会有一段时间去适应吧?”我跟他说这是肯定的,同时建议他做好心理准备,把玩的心思收拢一下,让自己能相对静下来,搞搞课外阅读,练练写作,加点英语听力练习等,就可以提前适应。

看到儿子已经开始接受建议,我就继续说:“这第三种现象啊,就是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更突出,受生理快速发育的影响,有时人很难静下来,动不动会烦躁,自控能力弱的同学常会易发火、生气、和人闹情绪,有时和父母闹,有时被老师批评几句,心里就特别不舒服。这种情况,建议你和哥们儿聊聊,看谁在这方面做得最好,有什么好的做法。”

儿子说:“好的,谢谢老爸!我再遇到他们时问问,下次我们再接着聊吧!”

猜你喜欢
心理准备老爸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老爸
浅谈课前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这些老爸,“爸”气十足!
喜看猴年新变化
心理准备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