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享受“小升初”假期

2015-09-10 07:22俞国良罗晓路
中华家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升初生活孩子

俞国良 罗晓路

到今年暑假,我们家双胞胎姐弟就要小学毕业了。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既充实又美好的假期,我们很是纠结。暑假里,是让孩子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放松休息,还是上初中衔接班,提前学习初一内容?是出去旅游还是在家学习一些生活技能?或者参加社会实践,进行体育锻炼?好像一样都不能少。这背后隐藏了我们的多少焦虑啊!不知不觉中,这种焦虑情绪也传递给了孩子。经过与孩子的多次协商、沟通,我们终于明白了:最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他们自己的活动内容,重点是有张有弛。

很多小学优秀的孩子,进入初中后都有一段不适应的时期,有的还会出现偏科、厌学等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小升初假期,为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做一些准备。这种准备并非指提前上辅导班,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较为完善的个性品质。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让孩子了解一下初一的学习生活状况,如要学哪些课程,作业该怎么做,每天的时间怎么安排,要参加哪些社团等等。我们让两个孩子通过微信或QQ和高一级的同学聊天,询问新学校的情况。他们知道了初中学习科目会增多、学习内容会加深,学习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做好预习、复习,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学会听课、记笔记等。

我家女儿在小学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较高,但是平时忙于少先队活动、乐团、田径训练等,静下来阅读的时间不多,相对儿子来说知识面不够广,所以,我们打算假期先让她静下心来,好好地读点经典的文学历史作品,接触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儿子则相反,在小学阶段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知识面广,但学习习惯不太好,书写不够规范,没有计划,随意性较强,放学不先完成作业,而是随意地翻一翻喜欢的书。这个假期,我们要协助他做一个学习生活计划,按照计划去安排每天的生活,如每天练一页字。

初中开始,孩子们会逐渐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课程,我们打算让孩子先翻一翻初一教材,做点预习工作,花几天时间和同学一起参观喜欢的博物馆、科技馆。儿子对野生动物很有兴趣,我们联系了动物所的朋友,让儿子当几天他的科研小助手,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到野外观察藏羚羊。女儿很关心食品安全,她打算假期到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劳动几天,学习作物的生长、栽培知识。这些活动也许要比上学科知识的课程有趣得多,也能激发孩子们思考和探索的动机。

“小升初”假期对父母来说是宝贵的,也许再过两年,孩子们就不愿意“陪我们玩”了。我们一直认为家庭旅行能带给所有家庭成员爱的感受,实际上,父母也需放下所有焦虑和烦恼,像孩子一样去感受行走的乐趣,而不是把陪孩子旅行当作任务来完成。姐弟俩在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后,对祖国的大好山河充满热爱,对各地美食垂涎三尺。这个假期,我们打算用二十天的时间,带孩子坐火车转汽车,好好去看一看美丽的祖国,品尝各地美食,感受不同的地貌美景和风俗习惯。当然,从旅行计划、出行攻略到行李收拾、行程安排等过程,我们都打算交给他们去办。相信这一路下来,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地理、历史、文化和生活知识,更多的还有责任感和自信心。

运动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假期当然不能错过。孩子们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时期,更需要锻炼来增强体质。儿子非常喜欢踢足球,一场淋漓尽致的球赛过后,青春的躁动也得以疏解;女儿喜欢游泳,水中的她如鱼儿般自由。除此之外,姐弟俩还想学学网球。这个假期,我们会让孩子们彻底动起来,在阳光下奔跑,在海水中穿行。这样,孩子们既锻炼了身体,还滋养了亲情和友情,同时还能远离被我们视为洪水猛兽的“电子游戏”,可谓一举多得。

如今不少学校已经将做家务明确写进假期作业,有些学校直接给出了诸如做沙拉、榨果汁、擦地、洗碗等详细要求。这无疑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幸事,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应是会生活的人。让孩子学习一些生活技能,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孩子收获的不仅是生活技能,还有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女儿常常变着花样为我们烘焙糕点,抢着洗碗;儿子在超市购物时充当劳动力,为爸爸按摩……所有这一切,都让他们自己感觉特别美好。这种被家人需要、肯定和承认的感受对孩子将受用终身,因为它奠基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是一个有意义的人,我被别人需要,对别人有用。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外,这个假期的“舌尖之旅”后,我们打算让孩子跟着我们一起钻研钻研美食的做法,让他们打打下手,从小学习做饭,以后我们就不担心他们没有东西吃了。

玩,当然是假期的主角,也是孩子们期盼假期的最主要原因。孩子们即将进入青春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同龄人在一起,获得朋友的信任和认可。对他们来说,只要和朋友在一起,聚会是玩儿,运动是玩儿,看电影、听音乐、看画展,踢球、上微信看朋友圈、参观博物馆都是玩儿。我们不想整天把孩子拴在身边,限制他们的各种行动,出现“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现象,所以,假期打算更放手,让他们多与各自的朋友一起活动、学习,如去博物馆、科技馆、看电影、运动锻炼等。如此,既解放了父母,又给了他们成长的空间,何乐而不为?

说了这么多计划,“小升初”假期究竟怎么过呢?父母们别着急,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孩子,让孩子来安排,这是一个绝佳的让孩子学习时间管理的机会。父母的任务,则是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美妙的假期!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罗晓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小升初生活孩子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小升初”,不头疼
生活感悟
西安小升初考試場面壯觀 場內場外都是“拼”
无厘头生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