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里的父爱

2015-09-10 07:22马迎辉
中华家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一碗水分数线蒲扇

马迎辉

她有两个哥哥,出生时,父母都为添了个女孩而欢喜。尤其是父亲,对这个小女儿格外宠爱。农村的生活不富裕,有了新鲜的吃食,父亲总是躲着儿子,悄悄留给她。父亲对两个儿子最常说的话就是:当哥哥的,就得让着妹妹。

长大后,父亲从不舍得让她做家务。哪怕是最忙碌的麦收时节,也不让她下地。她带着柳条帽,坐在树荫下,给父亲递一碗水,父亲就乐得直夸:“我这闺女真是懂事”。父亲对儿子要求却很严格。经常说,男孩子必须好好学习,长了本事,要走出家门远走高飞。

虽然父亲没有过多的要求,她的学习成绩却出人意料的好,初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里的重点高中。村里的人对父亲说:“你这闺女有出息,将来是要上大学,飞出咱这穷山村呢。”父亲听了笑笑说:“女孩子家的,飞那么远干嘛?还是守在家里放心。”那时,两个哥哥都如父亲所愿,远走高飞,去外面读书工作。每每听到父亲这样说,她心里都怀着小小的不服:哼,重男轻女。

一年又一年,麦子熟了一季又一季。转眼到了高三下学期,从住宿的学校放假回家,她又带回好消息:模拟考试进了年级前十名,总分接近重点大学分数线。父亲依然像她小时候一样,变出一堆她爱吃的食物,让母亲给她做了丰盛的饭菜。午饭之后,她起身要去屋里看书。父亲叫住她,递给她一把锄头说:“走,跟我下地给麦子除草。”

正午时分,太阳火炉一般烤着。她被晒得脸颊淌汗,胳膊通红。她对父亲说:“爸,我晒得没劲了,咱们歇会吧。”父亲头都没有回,指指前面说:“把这一片地锄完再歇。”回家的路上,她累得就像一棵被太阳晒蔫的麦苗。路过的邻居看到,对父亲说:“人家都是早晚凉快的时候除草,哪有你家这样的,顶着正午的大太阳干活。这上学的闺女哪受得了这个苦? ”父亲扭头看看她说:“庄稼院里长大的孩子,哪能不学着干活呢。晒晒太阳锄个草,累不着。”她突然觉得,这个说着狠话的人,陌生得好像不是自己的父亲。心想,父亲这是不想让我上大学,想把我留在农村家里吧。

从那以后,每个周末回家,父亲都叫上她下地干活、锄草、浇地、施肥。她从劳累不堪到渐渐适应,再到后来,俨然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尽管心里不是那么情愿。

麦浪飘香的时候,高考结束了,她的成绩超过了重点分数线。面对乡亲们的羡慕和夸赞,父亲的笑脸上满是由衷的骄傲。而面对她时,父亲常常一个人默默地抽烟。沉默一阵之后,父亲又叫上她下地了。整个暑假,她天天跟着父亲,把地里所有的庄稼都收拾了一遍。她似乎也习惯了,不再是小时候被父亲宠爱的那个娇娇女。

暑假过后,带着晒得黑红的脸庞,她走进大学。在陌生的城市里,读书、学习、毕业、找工作。遇到很多人,吃过很多亏,受过很多苦,她都坚韧地挺了过来,脆弱时也会给家里打电话。她说:“新换的工作很辛苦。为拓展业务,经常顶着炎炎烈日骑车跑遍大半个城市。”母亲叹着气道:“女孩子受这个苦,真让人不放心。”父亲却说:“这点苦对我闺女不算啥,我放心着呢。”

又是风吹麦浪的季节,她休假回家。飘满麦香的院子里,父亲摇着蒲扇,听她讲,在城市里艰辛地打拼,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父亲脸上挂着骄傲的笑容,一如她考上大学的那个夏天。她终于还是开口问父亲:“爸,当年您总是让我去地里干农活,是不是怕没人给你们养老,不想让我上大学?爸,您放心,以后我把你们接到城里,给你们养老。”

父亲手里的蒲扇轻轻地拍在她头上:“傻丫头,爸没那么糊涂,怎么会不让你上大学呢。最初呀,爸是真想把你留在身边,因为你从小被宠惯了,怕你在外面受委屈。可后来,眼看着你成绩越来越好,肯定要上大学,离开家了。你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外没人照顾,什么苦都得自己扛着。爸只会种地,帮不了你什么。我就想啊,在外面再苦,也比不过庄稼地里的活苦。我就狠下心,带你下地干活。有在地里受的那些苦垫底,我闺女以后就算遇到再大的苦处,也能挺过来。闺女,那时候让你受苦,爸的心里比你疼呀。”

她端起一碗水,双手捧到父亲面前,轻轻叫了一声:“爸……”谢谢还没说出口,泪水便滴在碗里,溅起层层涟漪。

猜你喜欢
一碗水分数线蒲扇
一碗水
蒲扇摇
物微情浓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挂在墙上的蒲扇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从一桶水到一碗水探讨教与学的关系
端平“一碗水” 城乡同发展
蒲扇与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