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5-09-10 07:22袁爱国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袁爱国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如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师实验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等,提出了转化实验教学观念、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队伍、单独授课、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课程考评方法等思路和建议,希望对高校运动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校运动生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学习社会化和终身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应只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掌握层次上,而应有更高的需求,应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服务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活学活用,而不靠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这样才会提高综合能力,体现新时代下大学生的风采。要实现这些目标,实验教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联系作用,是实现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2007年教育部1号文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因为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其是高校体育院系的主干课程,在运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重大。因此,要想提高体育院系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突破现有实验教学模式的桎梏,对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摸索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当前的主要问题

1.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当前,在一些高校体育院系中,很多教师参考和选用的实验教学内容还是十多年前或更久远的实验内容,如血型的测定等,实验内容和课程设计已不能跟上现在体育科研的发展和训练实践的需要,使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显得松散,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严重影响了运动生理学学科的发展。

1.2教师实验教学观念陈旧

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以传统为主,如在运动生理的实验内容安排上,将验证性实验设为主要类型的实验,如血红蛋白和VO2max的测定等,三性实验比例很少或几乎没有,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培养会不全面。引起此种教学观念的原因很多,可能与教师在教学中省心省事有关,也有可能与高校体育院系的实验仪器设备更新跟不上也有关。验证性实验的方法比较死板,学生每次做实验时,基本上按教师的指导开展,处于应付状态,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2.1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演示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二是基础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三是提高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所知识的灵活自主运用,这体现在三性实验中。因此,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首先是体现在三性实验(综合、设计和创新性实验)比例增加上,对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应缩小规模,使实验教学结构合理化,尽可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并参与创新和设计,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另外,需推陈出新,淘汰旧的、过时的实验内容,吸收国内外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最新成果,并将其安排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使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日趋完善,强化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

2.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是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指路人,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将大打折扣。因此,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师要转化传统教学观念,尤其是有些教师存在重视术科训练而轻视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不良观念,这种观念在高校体育院系中可能还比较普遍。因此,学校应营造一定的改革氛围,引领教师进行观念转变,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要依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强调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保证在实验开展过程中使每名学生能认识到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3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单独授课

将运动生理学实验授课独立,是提高实验教学地位的重要体现,实行独立授课,可改变实验教学依属于理论课的局面,便于对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实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运动生理学实验室的对外开放;独立授课的派生好处之一就是进行单独的实验考试,这样可引起学生对生理实验的重视,改变其轻实验的思想;此外,还可使实验教学课时得到保证,避免因学时不足而不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保证实验教学的完整和连贯性,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优化实验教学队伍

首先应选好作为带头雁的实验室主任,保证实验教学正常有序地发展。其次应选引进优秀硕士或博士进入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教学队伍增添活力,为实验室的长远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再次应要求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学校应鼓励理论课教师参加实验教学,因为理论与实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完全分离。理论教师应参与实验教学,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尤其是在当前运动生理学“瘦身”的趋势下,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可将重要的实验内容在理论课中进行详细讲解,而在实验课中对重要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这样可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对运动生理学的学习有利。受实验教学内容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影响,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也会异军突起,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会增多、难度会加大,这不但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对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另外,随着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提高,其出现故障的几率也会增大,因此,实验教师应对常见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维修能力,保证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岩.高校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9):138-141.

[2]唐丽.吉首大学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2):114-117.

[3]郝丹丹,张凤宁,瑞云,等.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3):7-8.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