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凤画的保护

2015-09-10 07:22付吉菊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保护

付吉菊

摘 要: 凤画作为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工作的深入,大家发现凤画面临懂行的少、了解的人不多、继承的人更少的境况。本文首先介绍凤画,其次对凤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种凤画的保护方法,尤其是数字化保护方法。

关键词: 凤画 保护 数字化保护

一、凤画

凤画是安徽省凤阳境内的民间艺术,已被列入重要的民间文化体系中,并在2006年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在意义,这个意义有文化层面的,也有现实层面的。文化层面主要体现在凤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人民的观念、思想,从凤画的文化内涵能了解当地人民的文化心理及各种价值观。现实层面主要体现在通过凤画的研究能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凤画的主题是凤凰,凤凰的样子是比较怪异的,它是由多种动物的形象组合起来的,即头是鸡的形象,颈部像蛇,背部像乌龟,鱼的尾巴,身体是彩色的,身高六尺,就是这些动物的形象构成了凤凰。凤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祥瑞之物,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的文化特征。“凤,仁鸟也”。从这能够看出人们对它的喜爱,喜欢它的高贵、淡雅、庄严等。历代帝王尤其喜欢龙凤形象,“帝为龙,后为凤”,以此衬托自己的与众不同、自己的神圣高贵、自己权利的不可侵犯。

凤画属于民间美术,但又不同于民间艺术。凤画所要表达的是皇家的富贵气息,主要通过民间色彩、文人画的表现手法实现。这种皇家的富贵气息是凤画不同于民间艺术的主要原因。凤画所表达的画面富贵感,对艺人的技艺要求是很高的,首先要有细腻的笔法,其次造型要求严格,最后在画面的意境表达上要求也较高,并且凤画还有文人画的气息,在画面上讲究留白的意境美。

二、凤画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凤画都是以“以师带徒,口传身授”的方式流传的,这种古老的流传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没有文献资料,无文字可查询。就目前来说,关于凤画的文字资料比较少,可以查到的主要有:王倩的《凤阳凤画艺术表现语言研究》、何大海等的《论凤阳凤画的特征及文化内涵》、马克云的《凤阳凤画》、马彦的《论安徽凤阳凤画的装饰符号特点》、龙飞的《华派凤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等等。十几年前,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立了专门研究凤画的研究机构,该研究机构在会长吴德椿的带领下,对凤画的研究、传承、提高知名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凤画作品,比如:《唱乡情》、《大包干·凤还朝》等。

目前凤画作品存放得比较零散,有的在凤画店里,有的在凤画研究机构,有的被私人收藏。凤画的传统主题是以凤凰为主,但目前融入了新的体裁,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民歌。这些新的内容使得凤画的创作之路得以拓展,并且增强了文学性。目前凤画作品也进行销售,主要是在当地销售,销售比较单一,一般就是在节日里有当地居民买凤画在家中悬挂,或者有美术爱好者收藏。

三、凤画的保护

综合以上凤画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凤画的保护方面面临诸多难题,比如:其一,凤画的知名度不高。凤画虽然已经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了解它、知道它的人并不多,仅仅在凤阳周边地区有人知道它,研究凤画的人凤阳地区占很大比重,外地的较少,几乎没有。其二,凤画创作者少。凤画的创作要求比较高,绘画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现在的凤画创作者有的是兼职凤画创作,有的是美术老师等,都不能在时间上、精力上保证凤画的创作。老的艺术家,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进行凤画创作的越来越少。其三,经费不足。因为凤画都是艺人手工绘画,费时费力,不像其他民间艺术那样能够批量生产,取得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凤画的研究与保护经费大多来自政府拨款,很显然这些拨款不能满足需求,大多数艺人都是自掏腰包从事创作。经费是目前凤画传承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凤画的保护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当地政府或凤画研究机构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凤画、了解凤画。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大家每天被各种信息包围着。凤画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电视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比如可以作网络推广、电视专访、凤画展览等,让更多人知道凤画、了解凤画、欣赏凤画,直至喜爱凤画。因为要取得经费,就要不断开拓市场,寻找喜欢凤画的人、欣赏凤画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市场越大,收益越高,同时,宣传凤画。

2.让凤画进入校园。

面对凤画继承者少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凤画走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让大家从学生时代就了解凤画,加强凤画的宣传。凤阳县示范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其校本课程就是介绍凤阳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等,让学生从小了解凤阳、喜爱凤阳、喜爱家乡文化。该校有专门的凤画课程,由凤画多位艺人进行课堂辅导,让孩子们了解凤画、理解凤画,让凤画得以传承。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位于凤阳的一所高职院校,校内开设美术专业,并且校内有几位教师都从事凤画艺术的创作。在校内有凤画特色班,由专门的老师辅导学生进行凤画创作,在学生毕业会展上有几十幅凤画作品。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坐落在凤阳的本科院校,该校的凤画研究室及书美协会成员积极学习凤画的技艺,并且对其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3.完善凤画资料。

凤画一直采用“口传身授”的流传形式,没有书面资料,这样很容易失传,对凤画的发展很不利,因此完善凤画理论系统尤为重要。

4.数字化保护。

对凤画进行数字化保护,不仅能提高传播效率,而且有利于管理,构建一个凤画的数据库,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够实现资源的传播与共享。要实现凤画的数字化保护,首先要采集相关信息,比如采集凤画的文字、作品、音频或视频资料。数据采集是凤画数字化保护的基础,第一手资料在采集时要力求准确、详细、具体。比如,对于凤画的创作过程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摄像机进行全程录像,再配上艺人讲解,这样便于后人的学习、观摩。在摄像过程中尽量减少噪声,保证明亮的光线,尽可能拍摄的画面清晰,音质高。然后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主要涉及图片的优化、图案提取、色彩提取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对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都有要求,硬件方面要求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存数量大、显卡好、分辨率高,软件方面要使用几种软件,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After effects,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最后构建凤画数据库。在凤画数据库内保存了大量关于凤画的数据资料,便于大家对这种凤画资料进行查询、检索,也方便凤画新信息的录入,为凤画的传承与保护作出贡献。

凤画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它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但凤画经过600多年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凤画的传承面临严重问题,本文提出4种凤画保护方法,希望凤画能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凤画传承与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马彦.论安徽凤阳凤画的装饰符号特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149-151.

[2]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147-148.

[3]吴德椿.凤阳凤画.凤阳县华氏凤画研究会会员作品集,2010(6):前言.

院级教研项目:《地方文化与计算机课程相融合的研究》(jy201404)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字化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