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2015-09-10 07:22黄一星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衔接有效策略

黄一星

摘 要: 由于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为避免语文教学的脱节,教师应该做好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从兴趣培养、语言积累、阅读能力及写作训练等方面探究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衔接 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进入初中后,课程增加了,时间变得紧张了,课堂节奏加快了,用于复习的时间减少了,课程难度加大了,家长的重视程度较小学减弱,而学生对初中语文感觉与小学语文差不多。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至数学及新增的其他科目上。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既有中小学语文本身的差异和教材的差异,又有学生的差异。小学语文侧重字词教学,初中语文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变了,思维方式变了,改变了机械记忆,强调理解、概括能力的培养,不再是老师过多的启发下的思考。作业量相应减少,而阅读题增加,难度加大,阅读速度由小学六年级的每分钟300字增至初一的每分500字(大纲要求),同时体会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新增了古文教学,古诗除了背诵外,还要会简单地赏析,理解诗意及表达的情感。

根据中小学在语文学习方法、学习重点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老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老师通过情境导入、游戏、模仿、讲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初中语文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做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一、注重兴趣培养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在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如在教学七(上)第二单元童年趣事时,让学生回忆童年有趣的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童年的回忆,然后进行本单元的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月迹》等,静下心来感受到他们身上有童年时受到的呵护,尝到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也有童年单纯可爱,可身上留下了社会的印记;也有童年远未定型,表现出未来的某些个性……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和想象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注重语言积累衔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小学语文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语言积累上做好衔接。初中语文字词增多,文言文难度加大,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有效的预习,设置导学案,让他们将不会的生字、词及优美的语句摘抄至学案上。注意授之予法,勤于动手,继续养成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养成圈点习惯,结合预习,让学生明白修辞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显性积累的数量要进一步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诗文,努力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

三、注重阅读能力衔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进行摸底了解,掌握学生的阅读文章方法,教给他们好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哪几个地方的事?(2)写作的顺序?(3)百草园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4)从哪些角度写的?(4)用了哪些修辞?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让他们分清节次,通过设置有关文意的概括性问题,了解文章结构,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让他们逐渐做到读得懂、懂得读、读得宽,学会整体感受,通过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会多角度思考、深入思考。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雪地捕鸟的情节中,让学生找动作性词语:扫、露、支、撒、系、牵、提……能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其中的乐趣。学会品味实词、虚词,对越是不寻常的词语越要重视。注意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读中外名著,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结合故事会、演讲、小组竞赛、社团活动等形式消化吸收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指导他们学会精读与泛读,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刚入初中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阅读能力的衔接,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四、注重写作训练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老师注重学生记日记习惯的培养,进入初中后教师应注重这方面习惯的沿用,初中阶段还是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因此,要在小学作文的基础上强化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基本表达方式的运用,培养语言求道、求实、求精。在思维训练上求顺畅,文章主题立求新意,通过日记关注生活,发现可写的素材,注重借鉴课文和课外读物,发散学生的思维,告诉他们哪条路是最好的。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它的构思、写法是学生写亲情类文章最好的范文。还有刚进入初一时的第一单元“人物风采”:高尔基笔下的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外祖母;魏巍笔下挚爱孩子们的女老师。这些都是学生写人记事的很好的范本。通过写作训练的衔接,关注好学生,让其才能得到发挥,关注后进学生,让其达到一般人水平,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强化语言积累,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实现小初的过渡与衔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中小学语文衔接有效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