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管见

2015-09-10 07:22林建忠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自主性

林建忠

摘 要: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主性 小学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考试中令学生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弱,这类试题的失分最多。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奋斗的方向。阅读是心灵交流的过程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自觉、专心的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静下心阅读文章;其次,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1.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和形式,语言也不例外。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有了两层意义:一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二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形式。

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地对内容的理解,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理解过程中,学生不但接触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还体会到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等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将得到发展。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表现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内容仅仅是理解语言的一个方面,理解语言还有另一个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对语言表现形式的理解。学生的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过程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课文作进一步的阅读理解。

四、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仅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多角度地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自主性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摭谈阅读障碍的形式、成因与对策
深入探究,把握文章精髓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