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

2015-09-10 07:22李淑文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生活

李淑文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规定要求学生要学习有价值的、有实用性的知识,以此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也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都以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为主,学生往往从小学就埋在题海中挣扎,这些学到的只是一些死知识,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也毫无实际用处。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数学教师关注并逐步实施的话题。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进步,有提高,有收获,就要教师首先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状态,从实际出发,找到兴趣点,同时必须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感和认知方面均有所发展。因此我提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灵活自由,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下,学生可以愉快而又精神饱满地进入学习状态。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而我们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打开学生智力的大门,开启智慧的宝藏,让学生从中得到知识,得到快乐,得到收获的满足和喜悦。新课改实施后,教材更多地注重生活方面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他们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师也要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实际,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

每一节课都是带有任务的,要完成哪些内容,传授哪些知识,达到什么效果,学生接受情况如何,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教师要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拘泥于眼前。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学生可以通过多方渠道获取大量的内容,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也要带有时代气息,提出的问题要简练、具体、明确,注意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找到精髓。情境的创设有多种形式,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如故事情境最为大众所接受,容易产生联想;问题情境带着思考进入场景,容易让人产生兴趣;活动情境寓教于乐,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实验情境动手动脑,从实际观察中得到结论;竞赛情境你追我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所有这些情境的创设,都要遵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目的,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出发,找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的话题。也可以让他们学会关心国家、联系社会,思维和视野都放的更广阔。如为了让学生知道百分数的应用,我为学生创设了开运动会的情境:运动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对阵,其中黄队有11人,蓝队有9人,红队有12人,绿队有10人,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百分比分配,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让我们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我认为,学生能够从感悟中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求,这样会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感受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用数学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课堂,经过不同的教师讲课,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接受得多,有的学生接受得少,还有的几乎一点都没听进去,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授方法。教师要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尤其是数学教学,学生们都觉得枯燥、抽象,没有具体的内容,只凭想象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多种道具,进行生活模拟教学。例如带一些小的工具,实物摆在眼前就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告别了凭空想象的困难。或者利用多媒体,将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大屏幕,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声、光、影、音同时发动,也会让学生觉得没那么困难了。在制造这些细节的时候,要多考虑联系生活实际,不能脱离现实,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学到的东西很有用,这些知识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

例如为了让学生知道间隔的含义,我就举例上一次学生植树的情况,学生排队、植树,这不但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得他们开始留心身边的生活。于是就有学生举一反三地列举了路灯也是有间隔的。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等相关知识后,我让学生计算一下教室的空间有多少,顺便算一算自己家的居住环境都有多大,算一算学校喷水池的容积,等等。在学习了“人民币”后,在课堂上模拟超市购物,让学生自己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买卖交易。由于这些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离自己很近很近,特别有用,而且学以致用,自己感觉新鲜又好玩,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掌握了。

三、注重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为学习的主体,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还很不成熟,还处在发展和成长中,受到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经验等各种限制,其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听得懂,记得牢,教师可谓是绞尽脑汁,用尽了方法。有人说“教无定法”,就是说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让学生愉快接受,用什么法子都可以。也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的,即便我们提前温习,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考虑周到,仍然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没有一堂课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遗憾。尤其是学生的情况都不相同,其个体差异让我们不仅要一视同仁,而且要特殊关照一部分人。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在反思时找出不足,就会对下一次上课更加有信心。在不断反思中,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思考过程,是一个运算过程,是每一个教师都呕心沥血的过程,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有所提高,只要能够让他们更好、更有劲头地学习,我相信即使再苦、再累,我们的心里也是甘甜的。

生活中有很多素材,是数学的来源和归宿,其中太多太多的内容可以拿来在课堂上应用,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愿意与学生沟通,愿意与学生对话,就可以利用身边的知识,让课本上的内容灵活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学生也会更加乐于接受,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变得有趣起来。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生活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