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后作业的评价,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5-09-10 07:22顾洁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批改课后作业评析

顾洁

摘 要: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还要关注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课后作业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后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评析反思,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后作业 设计 批改 评析 反思

什么是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正确评价课后作业,在我们的教学环节中相当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应多样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于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

基于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我对如何正确评价课后作业谈谈体会。

一、作业的设计

数学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巩固与延伸,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验。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作业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拓展性作业。任何新授课,课后巩固练习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发展。

2.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练习,设计一定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再一味地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设计一系列的题海战术,从而达到牢记的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练习。

例如,在教学《认识克》这一内容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

先到超市或者商店进行调查,再完成填空: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100克的物品:( )、( );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200克的物品:( )、( );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500克的物品:( )、( );

写出两种净含量是1000克的物品:( )、( )。

设计这样一道课后作业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既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

3.注意作业练习设计的系统性、层次性。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教师布置作业也是这个道理,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的作业才是有价值的作业,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上完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教学内容后,我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

(1)基础强化: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2)拓展应用:

a.教室地面是长方形,长是8米,宽是6米,你能算出教室地面的周长吗?

b.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15米。这个花坛一周的护栏至少有多少米?

(3)自我挑战:

一块长方形的铁板,如果从它上面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正好是36分米,剩余部分是一个小长方形,它的宽是2分米。原来长方形铁板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这样的分层次练习,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学生在各自能力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4.作业练习设计的数量恰当。作业的分量既不是多多益善,又不是越少越好。分量过多,会使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分量过少,每个知识点蜻蜓点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从而影响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因此,我在布置作业时,十分注意分量的适当性,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达到最佳的“性价比”。

二、作业的批改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相应的,教师也要做好作业的批改工作。教师批改作业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对他们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要求我们在批改作业时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批阅每一次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小学里这种也许现象不太常见,即教师每次的作业只批阅一个小组或学生作业中的一部分题目。对于教师而言,批阅一部分的作业或许已经能获悉学生知识点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对他的作业进行完整的批阅评析,他可能就没办法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在后阶段的错题分析中不能百分百投入。

2.关注学生作业练习的态度、规范和思维过程,善于发现亮点和问题。教师关注学生的作业,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做对题,而且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学生不应该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教师在批改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学生是否书写端正,书写不够端正的人,很可能是边玩边写,把它当做一种任务来做;要关注到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个细心、有条理的人;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一些判断题、选择题,避免学生因为“瞎猫碰到死耗子”,误打误撞做对,其实没有理解的现象。同时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也不能只关注学生答案是否写对了,要注意解题过程,也许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解题方法。

3.改变单一的批阅评价方式。课后作业的批阅评价,我们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师批阅评价方式,设计由同桌交换批阅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完成评价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巩固知识点。我们还可以采用小组集体相互批阅评价和教师对学困生进行“面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4—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探讨。

4.以作批注、写评语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练习进行评点,予以激励和指导。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与表扬,相较于语文教师,数学教师在评价这一环节总是比较简洁干练,从课堂到课后,都不习惯用过多华丽的语言来修饰,比较理性化,对于作业的批改,非对即错。其实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评语:如“你真棒!”“你可以把字写得更工整写吗?”“近期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继续加油!”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评价语,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面批等方式予以个别指导。《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评价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1]。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层次也各不相同,我们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可以多以面批的形式为主,这样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作业的评析

所谓的教学,不仅是课堂上新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包括课后作业的评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地评析作业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三点。

首先,学生的作业不仅仅是教师给予批改,学生给予订正就结束了,批改订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作业练习及时予以评析,让学生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了解练习中知识的联系与拓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作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面这类题目。

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在( )里画√。

如果只是让学生修改一下答案,学生很快就能改好,就算改错了,像猜谜一样再猜一次就好了。但是,教师应该要告诉学生,怎么比较这三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学会分析,掌握方法。

其次,作业的评析要求教师能抓住练习中错误的典型,学生知识的薄弱点,结合练习评析进一步复习知识,指导方法,及时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

例如:芳芳练习跑步。她沿着长12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4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学生在做这道练习题时,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沿着操场跑步,就是求的长方形的周长”,而忽略了跑了4圈这一概念,因此,错的比较多,比较典型。教师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跑一圈是长方形的周长,跑4圈,可以先求跑1圈是多少米,再求跑4圈是多少。

最后,作业评析的最后环节,还应该是教师对作业练习的设计、批改、评析,以及学生练习情况等进行总结反思,只有进行反思,才能有效进行下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尽管说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但只有关注了评价过程,我们才能实现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评价课堂的教学活动,而且要评价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关注到课后作业的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伟浩.批阅数学作业的一种新方法.湖南教育,1989.

[3]宁小红.小学数学作业人性化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4]熊纪鹏.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

猜你喜欢
批改课后作业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优化批改方式 提高作业实效
浅析初中英语“零作业”批改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精雕细琢成美文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