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5-09-10 07:22崔志雄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对策分析存在问题

崔志雄

摘 要: 目前,“生成性”教学备受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是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生成性”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本文以中职信息技术学科为例,从“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和总结相关事件案例,提炼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1.引言

所谓“生成性”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实时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目前,“生成性”教学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在中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进行“生成性”教学,也有教师不理解“生成性”教学的内涵,致使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一般,甚至不及格。鉴于此,笔者认为以中职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讨论“生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意义重大。

2.信息技术学科“生成性”教学常见问题

2.1教学过于注重结果。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上过于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会如何学习知识,如何最快掌握技能。很多教师认为知识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结论轻过程,将探索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过程变得苦闷、无聊,这样的教学不仅会断送学生求知的乐趣,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譬如某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提问,在完全抛弃学生的情境下硬生生地将课堂结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完全按照课堂设计的节奏,精确到每一分钟,将课堂结束。

2.2教学偏离实际。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情境设计的符合中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情况。在这个环节中,有些教师因为没有深入细致地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致使课堂设计与实际不符,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有效进行。有的教师重难点不明确,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譬如,在C语言的某次课堂上,教师教学编程时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编程,没有给学生做详细讲解。课程快结束的时候,一位大胆的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课,说基本听不懂。教师调查过后,得知整个班级的学生C语言基础都很薄弱。正是因为教师在备课阶段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

2.3课堂教学缺乏实质性互动。

“生成性”教学的前体条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实质性的互动,如果没有互动,教师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教学,或者学生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套路学习,就谈不上“生成性”教学。其实“生成性”教学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存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对学生突发性思想的解答和发散。譬如现在比较推崇的课堂小组讨论学习法就是很好的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好“船长”的角色,保证学生讨论的主题有正确的方向。有效的课堂互动是“生成性”教学生长的土壤,互动越积极有效,“生成性”教学越成功,课堂教学效果越好。

2.4课堂教学缺乏“非预设性生成”。

新课改提倡教师积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情境,提倡学生在积极、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但是有些教师在课堂出现“非预设性生成”时,非但没有扩展,反而极力往课前预设的方向上引导,很少真正在乎学生的想法。有的教师以“课堂时间紧张”为理由,对学生的疑问直接不理。教师的做法不仅会扼杀“非预设性生成”,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某教师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的时候,一位学生对老师建议“直接拆开一台电脑,边看边学”,这是个极好的建议,参照实物,不仅可以快速学习电脑的各种组件,而且让学生真正看见“内存”、“硬盘”等配件长什么样,课堂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教师以“电脑是公共财产,不能胡乱使用”为由,直接拒绝学生的建议。

3.对策分析

3.1注重过程,确保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教师课前的情境预设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不仅要实现教学目标,更要体现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给学生思维的发散预留更大的空间。结果很重要,过程一样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强调了过程的学习比结果更重要。其实“生成性”教学更注重过程,因为“生成性”是在过程中发生的,没有过程就不存在“生成性”。

3.2贴近学生实际,激发思维“生成”。

“生成性”教学以学生为基础,充分认同和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新思维的“生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能只顾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教师创设的情境贴近实际生活,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仅能够专心学习,而且思维特别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极容易出现“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生成性”教学之所以效果较好,正是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愉快。譬如教师在讲授flash动画制作时,可以春节或者中秋节为主题,鼓励学习开动脑筋,主动创作。

3.3以开放的课堂促使课堂有效互动。

“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是一个开放、互动的过程。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开放的教学心态使教师容易重视学生的疑问和建议。学生处在一个开放的课堂上,敢于并且热爱和教师互动。正如前文所述,有效的课堂互动是“生成性”教学生长的土壤,因此开放的教学课堂,不仅能促进有效互动,更能促进“生成性”教学。

3.4正确处理教学事件,促进“非预设性生成”。

“非预设性生成”在教学中往往能收获意外的惊喜,例如前文所载那位学生的独特见解(“拆电脑,边学边看”),不仅能获得极好的课堂效果,而且能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思路。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升灵活性,面对各种教学事件,抓住机会,进行“生成性”教学。譬如,教师不仅可以捕捉课堂错误,促进“非预设性生成”,而且可以巧用课堂差异,促进“非预设性生成”,更可以利用有效对话,促进“非预设性生成”。

4.结语

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利用各种“生成”,不仅能收获较好课堂效果,还能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充满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艺术教学,需要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怀揣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促进中职信息技术学科的“生成性”教学。

猜你喜欢
生成性教学对策分析存在问题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
生成性教学视角下健美操教学的影响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