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9-10 07:22林雪白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林雪白

摘 要: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课堂中的基础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但除了应向学生传授知识外,也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和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很重要。同时,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创新是发展的潜在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绝不能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1.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就像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一样,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自身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流得来的。没有经验的想象是空想,没有经验为基础的创造是无法实现的。在传授思想品德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观察和体验这个社会,将其转化为不可多得的生活经验,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多进行创新思考,通过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创新思考发现更多有意义的知识。

2.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自主学习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更没有太多时间督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在日常思想道德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创新发现。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通过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知识理解更深,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快。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刚开始,可以通过采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或者多创设一些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等到学生适应了自主学习,了解到了主动学习的好处,教师可以完全放开学生,让他们自己尝试自主学习,这样效果更好。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创新能力相当重要,创新意识要逐渐培养,源于生活,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学习也是这样,一旦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学起来自然就会事半功倍。一旦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主动思考,积极发挥创造性思维,在无形中培养创新意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虽然很丰富,但是大部分内容偏向理论知识,不够形象具体,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搜集的课外的生动形象的例子,如一些简单有趣的寓言故事、优美动听的歌曲、幽默的漫画,等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一起做些小游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意识。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新鲜感,不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也容易实现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

2.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改以来,一直提倡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多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到亲临其境的感觉,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学生极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烦情绪。教师需要多多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情景教学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情境教学,让学生当主角,在情境中思考思想品德相关的问题,解决情境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学情境创设的种类很多,包括图像类、表演类、音乐类、问题类、评价类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具体活动,讲解一些生动的故事,放映一些有意义的视频,做一些角色游戏,小品表演或者竞赛,等等。情境创设中要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材料要真实,材料不能滥用。教师要认真负责,不能盲目地为每个知识点寻求情境,要有选择性地创设,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积累,为学生积累更多优秀情境。二要注意的是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要高,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广,运用知识要灵活。创设过程中多进行教学创造,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利用情景教学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营造和谐气氛,培养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提倡的就是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也要求和谐,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消除学生的压迫感,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拘束,自由想象,充分挖掘潜力。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观念,尊重学生的意见,适当改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活跃气氛,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思考思想品德课上遇到的问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性,采用的一些教学方式应该尽量符合学生要求,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主动投入到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进行主动探索和创造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注意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打造突破传统的开放式课堂,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探讨问题的时间,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4.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实践,锻炼创新能力。

任何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初中生可能不能很好地进行社会实践,但是教师可以鼓舞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参与一些社会调查,参加义务劳动,等等。通过实践学生也可以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讲解培养兴趣爱好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兴趣小组,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兴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对于表演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在讲解环境污染问题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周边地区做一些环境污染的调查,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调查结果的分析,并鼓励他们发表意见,开拓创新思维。义务劳动部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打扫卫生,或者鼓励学生去养老院献爱心,鼓励他们自己制作礼物,等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初中生思想品德课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教师要灵活变通,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要主动学习,配合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课下多进行实践巩固和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毛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4,05:71.

[2]张廷芬.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才智,2011,25:137.

[3]董金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0:123.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探索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