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创新

2015-09-10 20:42撖燕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撖燕

摘 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创新 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使教育各方面都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必须变革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用心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机会,也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一、创设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

新时期的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果教师利用学生的特点好,学生就会学习兴致盎然,否则就会偃旗息鼓。为此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而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必须鼓励诱导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新时期小学生特有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才能使他们进入学习知识的境界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低年级学生说,他们有一种极强的好奇心和想自己操作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例如:“你能在电脑上‘写出’自己的名字吗?”“你能把我们的学校画出来吗?”“猜猜看,如果把电脑比做人,那么电脑的各部分硬件好比我们人的哪部分器官呢?”等一系列问题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再进入教学学生就容易接受。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以游戏导入。例如,在三年级输入法教学中,智能ABC也有多种方式输入,如全拼法、简拼法和混拼法。首先让学生集体玩一个词语接龙的游戏,大家兴趣盎然,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在电脑上打出来呢?这样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顺利进行,也促使他们主动思索哪种输入法适合自己,哪种方法更快捷,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可见小学信息技术课有效地调动多种感官,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创新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三、以情助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逻辑思维还在发展之中,尚未成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小学生初学计算机,由于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决定了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无故增加教学任务,每节课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难度不能太高。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课,尤其是理论性部分,要注重情感教育的使用,遵循在学中用、用中学,让小学生体会到对计算机这门课一学就会,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当然,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这样能够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兴趣。

四、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是学生利用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笔者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新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座合作画出“五边形”,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学生看,“五边形”会画了,其他的三角形、七边形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来,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如画图是Windows中自带的一个小程序。学生通过利用程序中的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工具亲自动手操作,画出形态各异的基本图形的变形,积累创作的素材。如教学《开满荷花的池塘》一课时,学习“复制”,可以让学生首先思考复制有什么作用。思考后学生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利用复制功能可以轻易地画出漂亮的小花;可以画小动物两只完全一样的眼睛;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可以画美丽的小房子及长长的栅栏墙等。总结起来有三点:(1)可以快速画出完全一样的图形;(2)可以节省时间;(3)免去再画的一些细节麻烦。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学生自觉地根据老师的讲解与点拨,调动积极性,将大脑中曾经学过的知识与新学内容联系起来,轻松画出五环、花丛、树林、楼房、汽车等许多充满童趣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明亮.多媒体技术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捷径[J].考试周刊,2009(11).

[2]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3]朱贵玺.多媒体技术:架起通往数学王国的桥梁[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10).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