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艺术提升

2015-09-10 20:42孙明明王攀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能力提升

孙明明 王攀

摘 要: 高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一定是教学艺术展现的课堂。要实现课堂艺术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就要创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课堂“规矩”,提高课堂的精细化程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过程变成享受艺术的过程。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教学艺术 能力提升

近年来,基础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愈发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除完成知识的传授外,还要使课堂更具艺术性。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学的合规律性与合个性的统一。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内涵

所谓教学艺术相对于教学技术,更凸显出其个性化的特征,富于创造力。当人们掌握一定的技术后,运用于教学,逐步形成教学技能,而当教学技术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再整合一些创新的、独特的教学思想,从而形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的教学艺术。换句话说,教学艺术就是教学技术的升华,是教学技术与创意的精加工和整合。

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艺术提升的重要性

1.教学艺术可以使课堂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当教师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和资源,加之独具匠心的想法,便可以使思想政治课堂显现出艺术性。这种教学艺术必定是设计好的,使教师更好地驾驭整个课堂,使教学过程系统优化;使学生兴趣盎然,使教学循序渐进,使时间安排更科学合理,使教学相得益彰。

2.教学艺术可以震撼心灵,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节优秀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就像一件艺术品,它的艺术性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指导学生的人生方向,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带领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个世界,使其受益终生。我们不能确定这节课是否很成功,但是至少这节课让人印象深刻。

3.教学艺术体现了教师的独创性。独具匠心的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所在。我们不能说这个教师的课和其他人的完全相似性,但是如果在科学的教学方法上创新,体现出独特的风格,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听课变成一种享受,便会达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那么这就是富有教学艺术的一节课。

三、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艺术

1.增强课堂教学应变能力。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走。因此,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显得尤为关键。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任何情况都是有可能出现的,有好亦有坏。教师应有洞察学生思维活动的能力,如果学生喜欢沿着这样的思路走,或者希望由某一点展开讨论,引出结论,那么教师便应该立刻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不被课本和教案甚至一些意外“教学事故”束缚或干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同样使用。

2.提高教学的精细化程度。细节决定成败,很多著名的品牌都是在细节处取胜。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备课时多查阅资料,讲课时加倍细心,课后反思做到理性分析……每一个教师都是在一点一滴的总结和磨炼中逐渐成长起来,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当教师把教学理论和自己的风格相结合,便会形成教学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建立自己的课堂“规矩”。良好的规范和习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也是使教师的教学技术得以发挥,成就艺术的保障。教师应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课堂常规,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学习中严格遵守。例如对于那些上课注意力差的班级,教师可以规定:课桌上不摆放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对于那些上课玩手机较多的班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教师讲课时必须目视教师。目视教师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更好地配合教师教学。这些看似很简单的课堂小规矩,对于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的转化很有效。当学生养成属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常规后,学生会懂得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师的一个眼神便可以传递出指令。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遵守规矩,这时就需要教师出台一些必要的奖惩措施。有些人认为花大力气在立规矩上面是没有必要的,我想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习惯的养成会使思想政治课堂逐渐变成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艺术品。

4.恰当地运用情感艺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教师讲课热情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时,可以播放《爱我中华》、《天路》等慷慨激昂的民族歌曲创设问题情境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一起大声唱,感受多样的民族风情的同时抒发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艺术的运用,还体现在教师授课时的方方面面,教师“会说话的眼睛”、丰富的表情语、手语、和蔼的微笑等,这些都是教师课堂情感的传递方式。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抹鼓励的笑容有时可以使一位由紧张而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感到充满信心,甚至改变其一生。

5.注重课堂讲授过程中的随机发挥。艺术品的创造来源于灵感,教师在授课时会受到外界的启发而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这个时候无需拘泥于教案,应抓住时机,随机发挥。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时,突然刮来一阵狂风,把墙上贴的字幅刮落,学生都由此而分神,教师马上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分析这个突发事件。教师这种随机应变的发挥,不仅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且会使课堂达到拍案叫绝的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各个方面表现课堂的艺术性,例如教师精神抖擞的仪表、机智幽默的语言、工整独特的板书设计和恰如气氛的课堂表演等,这些都可以使课堂变得更生动、形象,富有个性化。教学艺术的创新,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时更轻松愉悦,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也会教得顺畅自如,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邓玉文.一堂好课-教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J].希望月报,2008(5):5.

[2]王明娣.浅析现代教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4,30(6):262-263.

[3]周海霞,郭成.从教学论角度探讨教学技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7(2):21-23.

[4]王仲荣.高职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探讨[J].才智,2014,(13):179.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能力提升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的优化路径研究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