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教学首堂课的方案设计

2015-09-10 20:42徐静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教学方案数字电路

徐静

摘 要: 数字电路广泛运用于计算机、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装置等。今天,人们对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已掌握得很好,具体操作步骤有条不紊。但在学校教育,传统教学法中,各种概念讲授时相对独立,学生不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理解亦困难。通过多年教学感悟,作者尝试对数字电路首堂课,通过实际例子引入,设计教学方案。环环紧扣,使学生掌握各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对后续内容学习的必要,收到好的效果,特别是对数学工具(即理论)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更易理解,促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字电路 首堂课 教学方案

近年来,为适应新的发展,教育领域提出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有固定套路,也鼓励不拘于格,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建立有效的课堂。否则,再好的课程,也不能落实到学生头上,一切的教学质量也都是空谈。学生接受知识普遍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据此,考虑通过典型生活实例子的引入,让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字电路》课程,就对简单数字电路框架有初步认识,以利于进一步学习。

1.课题引入

例:设举重比赛有3个裁判,一个主裁判和两个副裁判。杠铃完全举上的裁决由每一个裁判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确定。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裁判判明成功,并且其中有一个为主裁判时,表明成功的灯才亮。

2.教师启发引导

A、B、C:合格—3V—1, F :合格—3V—灯亮—1

不合格—0V—0, 不合格—0V—灯灭—0

图1

3.传感器认识

上述问题图1中,开关电源为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当今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此处,要向学生强调:任何非电量,都必须通过传感器转化成电量,然后才能用电路进行处理。传感器是个统称,它的类型很多。

4.表决电路研究

表决电路特点:表决速度快,有了它,如在“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中,观众具有参与性。设裁判分别为变量A、B和C,表示成功与否的灯为F。表决电路既然是电路,那它就只认电压,如图1,图中开关按钮就

是传感器,把非电量:裁判的合格与不合格判定转化为电路认识的电量;表决电路既然是电路,电路输出也是电量,驱动灯泡发光。

4.1列真值表

表决电路输入通过开关按钮取3V或0V,分别代表裁判合格、不合格;当然表决电路的实际输出,也只能是电位了:高和低,我们亦可设为3V或0V,如图1,3V时灯亮,0V时不亮,分别代表总的裁定:合格与不合格。现在的问题,就是找表决电路了。怎样找出表决电路呢?方法:引入数学(在这里它是找表决电路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数学工具)。由于引入了变量A、B和C及F(在电路中它们分别取3V或0V),为了理论分析方便,3V用1表示,0V用0表示,问题1:我们很容易列出下表,称为真值表。真值表1:对于表决电路输入量A、B和C,分别代表三个裁判员,①当运动员杠铃完全举起,动作完美,他们都会认为合格。②当运动员杠铃完全没举起,他们都会认为不合格。③当运动员杠铃似举非举,动作不完美,可能有的认为合格,有的认为不合格。合格取1,不合格取0,考虑所有情况,三个裁判共有八种组合的裁决,对于问题1,表决电路输出量F,所有裁判员认为合格取1,否则取0。接下来,仔细观察真值表1,我们可以找到F和A、B、C的关系,即F是A、B、C函数,亦即可以写出表达示:F=f(ABC),但有条件,条件就是我们规定的与、或、非基本逻辑关系。(这里变量F和A、B、C取1、0就是为了引入函数,分析方便。)

真值表1

4.2与、或、非三种基本关系真值表及函数式的创建

4.2.1与基本关系真值表及函数式的创建

真值表2 已知真值表2 规定:F=A·B——称为与逻辑的逻辑函数式

条件:真值表中四种情况都满足

0=0·0 即:0·0=0

0=0·1 即:0·1=0

0=1·0 即:1·0=0

1=1·1 即:1·1=1

引入逻辑与运算概念及规则

4.2.2或基本关系真值表及函数式的创建

真值表3 已知真值表3 规定:F=A+B——称为或逻辑的逻辑函数式

条件:真值表中四种情况都满足

0=0+0 即:0+0 = 0

1=0+1 即:0+1 = 1

1=1+0 即:1+0 = 1

1=1+1 即:1+1 = 1

引入逻辑或运算概念及规则

4.2.3非基本关系真值表及函数式的创建

真值表4 已知真值表4 规定:F

引入逻辑非运算概念及规则

以上人为定义后,真值表跟表达式等效,它们是反映同一问题的两种形式,实质一样,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这是英国数学家布尔发明的,就此引入数学,称布尔代数。

4.3写出表达式

在逻辑代数中,任何一种逻辑关系(特点是所有变量只有两种取值)都可以由与、或、非三种关系复合出来。只要写出真值表就可写出函数的与、或、非表达式,这样,上述举重裁决器可写出(具体写法后述课程中介绍):

上述函数表达式由与、或、非三种基本关系复合而成,也就是我们把问题数学化了,对于实际情况,同一功能电路力求最简,有了表达式,可方便化简,这就是数学的魅力,即:数学是一种工具,解决问题的办法、桥梁。得到最简表达式,就可画出电路图了(具体作图方法后述课程中介绍),完成电路设计。

5.结论

本次研究重点,以简单生活实例,力求使学生对数字电路基本构成框架有所认识,明白各物理量的相互转换,建立起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真正领悟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以上只是自己多年教学的探索和感悟,希望与广大同行一起探讨,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德渝.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童钰.公用技术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的初步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

[3]刘海燕.《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郑州: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22(2).

[4]李斌勤.《电能计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重庆: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7(2).

猜你喜欢
教学方案数字电路
基于数字电路的定时器的设计
MATLAB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数字电路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数字电路的密码锁设计与实现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案及应用考核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数字电路功耗的分析及优化
全面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