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2015-09-10 20:42冯小强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训练方法思维能力

冯小强

摘 要: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思维能力 训练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一种元素的发现,一个定理的形成,做不做实验,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因此,要发展稳定学生兴趣,教师除了要做好教材中已有的实验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一些趣味实验。这些实验在学生接受和理解化学知识原理,探讨物质性质及其相互间的反应规律,进而研究和发现未知物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下面我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谈谈看法。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则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夯实基础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考虑,只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感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

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通过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奥妙。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就不足为奇了。

2.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比较好。

3.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帮助。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优势挖掘实验资源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以上过程要依次进行,不能遗漏。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给予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宋年发.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实践与研究[J].才智,2011(09).

[2]甘茂盛.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刍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6).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训练方法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培养思维能力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