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2015-09-10 20:42李洪华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李洪华

摘 要: 初三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级阶段,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学生成绩,还关系到化学素养培养,对促进教师自身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途径

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情况。化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当前新课改要求下化学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

现在中学教学现状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压力大,化学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普遍存在,教师按照制定好的教学流程讲,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结果是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育学生站在化学学科角度探索问题,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1.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产生极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主动、愉悦的情绪下学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经历,创设与学习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利用原有认知结构索引和同化当前所学知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化学中抽象的概念或理论,通过比喻、类比、模拟等方法将知识迁移,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2.创造机会,鼓励分享

化学是一门运用广泛的学科,教师上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类似现象。或者让学生进行分组,搜集下一堂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自己“备课”,备出新颖,备出快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组内交流,然后汇报,教师也可以进行比较后,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这样学生既有竞争,又学会分享。把原来由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变成由学生自学、对学、群学的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竞争中成长,同时享受分享的快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讲究策略,注重实验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强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探究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转变学生化学学习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历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并不重要。即使实验失败了,也要让学生查找失败原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在演示实验前要精心准备,对实验可以做适当改进,增强实验效果。复习课往往是通过回顾、整理、归纳、对比再进行巩固练习。但学生对复习课常常感到枯燥乏味,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如复习复分解反应这部分知识时,无论教师如何总结系统知识点,学生都会感觉多、繁、难。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个实验辅助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手拿一个“魔瓶”进入教室,告诉学生瓶中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教师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学生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教师再向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学生看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教师问:“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老师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老师再问:“由这个现象可以得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吗?”引导学生讨论并做出猜想。老师拿出一枚煮熟的带壳鸡蛋放入瓶中,让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并得出结论。老师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盐酸过量?”学生回答并写出方程式。老师再把已经无壳的鸡蛋取出后向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学生观察、记录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这样以实验为线索,把这部分知识串联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及科学探究能力,大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仪器和材料独立操作的实验。有效的学生分组实验应实现的目标: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实验,并在实验能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实验前老师要让学生充分预习,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实验过程主要突出学生的个人行为,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闪光点,引导学生更深入研究讨论,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对其做出分析。教师要对学生实验做出评价,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提高教学有效性。

要想强化教学效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能让学生真正实现“主人翁”意识,把生活、社会、课堂结合起来,真正学以致用、学有所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个体差异,如可以分层留作业。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教师要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