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方向

2015-09-10 20:42张娜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方向

张娜

摘 要: 社会发展需要素质更高、技能更强的各类专业人才。高职校园文化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在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校园文化内涵阐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何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以提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和文化品位,把“突出能力目标”和“把职业素质融合课程设计中”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和社会需求出发,明确发展方向,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关键词: 高等职校 校园文化建设 内涵 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时期,在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必须有更深邃的内容、更务实的措施、更高远的方向。

1.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1.1建设校园文化,必须以中华文化为基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文化强调“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每位高职院校大学生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高职院校教育要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1.2校园文化要突出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习总书记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重大问题,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这些愿景同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相契合,同我们国家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1.3校园文化要塑造和提升学生个人修养。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校园文化要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因为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加强道德修养。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体现职校办学理念和职业特色

2.1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发挥学院精神的激励作用。

要以积累和传承院校历史精神与物质成果,提炼学院精神和校训,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构建文化氛围浓厚的育人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振奋精神奋力拼搏,把学院建成具有高尚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重要阵地。要以培养“建设行业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理论、会操作、善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为办学定位,构成学院核心价值理念的主要部分,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为祖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专门人才。

2.2将学院精神理念视觉化,建设特色文化品位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品位,设计并推出学院形象视觉识别系统(VIS),通过一系列视觉元素呈现学院精神理念,不仅树立良好的学院形象,还增强师生的凝聚力、自信心和归宿感,提升学院软实力;在有限空间环境中以精、巧、雅为主要特征,以校训石刻、建筑文化景观墙、校史展览馆及各类文化景观小品等各种富有文化内涵的景点彰显学院专业特点和校园建筑文化品位,使人无处不感受到文化的激励、制约作用。按照“绿色、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

2.3加强师德和校风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文化。

建设民主、科学、进取、和谐的制度文化,从制度上保证学院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形成高职院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院管理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设,营造民主小环境和纯净土壤,让民主思维深入师生脑髓,切实加强人民主制度建设,创新公平、公正的人才工作制度,实现人才阳光工程,让每一个真才实学的人都有展现抱负的机会。

2.4突出高职院校职业特色。

一是从文化行为、文化内容上挖掘特色,深入凝练学院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着力彰显职业特色、时代特色,形成学院个性特色,增强学院文化生命力。二是从行业专业背景上寻找特色。促进学院文化与职业、企业文化的交融对接,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文化意识,吸纳企业管理理念,贴近企业用人标准,推动学院文化职业化实践创新。三是从对外开放上创造特色。既重视学院作为高等职校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又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拓展文化建设平台,着力建构动态、开放的职业大学文化体系,促进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交流。

3.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3.1实施文化强院战略。

一是增强文化品牌魅力。坚持在文化创新中突出特色,在发展特色中打造品牌,在经营品牌中增强魅力,力求经过5年左右努力,形成一批学院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二是提升文化凝聚能力。学院核心价值理念高度认同文化推动事业发展的精神引领作用,学院的吸引力、凝聚力与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三是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合理、先进、高效的体制机制运行顺畅,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彰显,师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院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服务地方能力进一步提高。

3.2融入先进企业文化。

职业学校管理者必须了解当代企业紧缺急需人才的类型、结构、素质要求,并据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相应的课程、训练、考核、评价,以引导教与学规范。企业追求综合素质、团队精神和对企业贡献最大化的需求对职业学校文化建设有指导价值。因而要从企业文化显现的追求目标上寻找可资指导的文化内涵,人才文化知识、技术技能、职业道德、人文修养、人际关系、工作能力等都可以作为目标,在课程、教材与企业的沟通合作、管理与教学人员与企业的互动、实训场地与企业的合作等方面开拓广阔空间。全面形成“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职业文化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职业文化素养。

3.3构建完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

要完善五个层次的文化体系:(1)物质场所文化。包括环境、建筑、景区、雕塑、教室、场所、设施体现的文化风格与内涵。(2)活动仪式文化。包括结社、集会、庆典、升旗、文体等重大庆典及集体活动和仪式。(3)制度约束文化。包括制度、机制、规则、职责、奖惩等约束行为操守的准则。(4)人际关系文化。包括人员层级关系、生存方式、工作作风、校园风气、活动方式等。(5)观念理念文化,包括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校风学风、价值目标等。细化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可以更细致地构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系框架,更细微地从细节入手,把握全局。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只有协调统筹,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才能充分展现各层面文化的功能,进而构建完整、科学、和谐的职业学校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董小英.浅见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职教探索,2010.1,总第278期.

[2]孔繁华,杨敏利.努力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5.

[3]郭瑞礼.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网,2013-4-15.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活出精致内涵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