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灵魂的陪伴

2015-09-10 20:42傅丽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教育艺术以生为本

傅丽

摘 要: 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真诚的灵魂间的沟通与交流陪伴学生的成长,唤醒学生心灵中一切美好、高尚的品质,感受生命本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以生为本 教育艺术 灵魂陪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要了解得尽可能深一些,这是教育至关重要的事情。所以,当读到郭力《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一书的标题时,作为班主任,我更深的感触是:最好的教育是灵魂的陪伴。

一、心灵从来不是用来征服而是用来走近并温暖的。

对那个男孩的第一印象:颓废,这是他浑身上下骨子内外都散发出来的一种气味。每次进班,总能捕捉到那双桀骜不驯的双眸,虽小,但很凛冽,能让人刹那间冰封。我很纳闷,我并不是一个很严厉很刻板灭绝师太似的古董女老师,相反,我自觉是一个蛮亲切蛮温和有点知性气质的时尚女教师,这个大男孩为什么就那么讨厌我呢?我很好奇,也很有责任感希望有机会了解他的内心。不到一个月,这样的机会就来了。

那个晚自习课间,他与几位学生在盥洗室追逐打闹,被我当场抓到后还撒谎狡辩。对他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之后我让他写了一份检讨。读完他交上来的检讨,我懵住了。他以排山倒海似的文字对我及班长进行了批判,认为我们都没有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无法让他对这个集体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文笔之犀利、思想之武断让我恨不得立马把他叫过来理论一番。但脑海里闪现出《放牛班的春天》里的一句话浇熄了我的怒火:心灵从来不是用来征服而是用来走近并温暖的。

其后,我一边对他进行冷处理,一边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他。通过与他的偶像,原先的班主任进行交流了解到,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男孩,爱打篮球,爱交朋友,好相处,有思想。从语文老师那获得的信息也验证了我的推断,他文笔不错,思想比较深刻,阅读比较广泛,算是一个蛮有才华蛮有思想的大男生,但外表看似很颓废。他的爸爸发给我几篇他的随笔,让我对他有更深的认识。摘选《无悔青春》中部分语句如下:本该是青春无悔的年龄,周围的人却是一张张虚伪的笑容,周围的环境那堆积如山的习题,周围的声音是一声声的笑,但风吹来的,却是撕裂心房的呻吟和怒吼,以及将人心冰封的冷嘲热讽。这样的青春是无悔吗?我要说,青春,本该无悔。球场上飞扬的汗水是无悔的,待解已久的难题最终攻克后的笑容是无悔的,兄弟间摩擦过后和解的对拳是无悔的;尤其是,当两年过后从考场中走出的时候,不管是放荡地大笑,还是自信地微扬嘴角,抑或是辛酸地落泪,甚至是悔恨地放声痛哭,我们都拥有一场飞扬的青春。这样的一场青春,一场与世界隔绝的青春,才是我们真正无悔的青春。

他那有时灰有时亮的思想天空在这篇随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对他的冷淡与疏远却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更热心集体活动,更愿意帮助别人,对我投射的竟然全是渴求肯定的眼神。我会适时地给予他肯定的眼神,但很少,表现得很吝啬。同时班级在学校重大活动或赛事中取得突出成绩时我一定会在班级里大加赞扬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我要让他意识到,我的孩子们并不缺少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他学习成绩不错,但如此有禀赋有潜力的一个男孩子,总是隔三差五喊头痛不来学校。之前已经与家长沟通过,去大城市大医院都看过,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本来我对他这种特殊情况采取宽松政策,猜测也许头痛只是学习重压下的一种借口与暂时的逃避,如果不影响他的学习成绩,我就听之任之。但检讨书事件之后,我与他进行了一次深谈,与他聊力克胡哲、海伦凯勒、史铁生和霍金,我希望他能如这些伟大的人物一样,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力。虽是青春年少,他的座右铭竟然是“中庸”,我很不解,问他为什么,他回:不争,不为名,这是我的生活原则。真是少年老成。那我就与他聊《平凡的世界》,聊《当幸福来敲门》,聊青春的意义,青春的真谛,青春本该有的五颜六色。我很坚定地说,他有追赶班级第一的潜力和能力,青春不是用来浪费的,是用来拼搏和奋斗的。此后,他一直很阳光,很努力,很有正能量,还经常找我聊对班级管理的意见,让我推荐几本好书给他,或者与我交流他最近看的好书。期末考试,他更是取得班级第二,年级第三十三,两门必修达A,小高考四门必修达A的优异成绩。来跟我聊天时脸上满是大男孩该有的阳光笑容。他的期末评语我是这样写的:“你思维敏捷,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和超强的领悟力。在多次公开课上表现出色。深入了解后,才知在不羁的外表下,你有一颗至善至真的心灵,难怪那么多同学喜欢你。机缘巧合下曾有幸拜读过你的几篇随笔,思想细腻深刻,很是惊讶。未来希望你能善用上天赋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就一番无与伦比的美丽!”

二、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小高考冲刺在即,可我班寒假的自主学习能力检测成绩非常糟糕,没有一个学生达A,还有9个学生未达C。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立刻采取了行动。

首先,我给每位家长都发了如下短信:“各位家长您好,小四门寒假自主学习检测的成绩已出,标准我再重申下:90以上为A,89-75为B,74-60为C,60以下为D,只有每得1A高考才可在总分上每加1分,若得4A可加5分。如果得任1D,连高考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这次小高考对孩子甚至各位亲们而言,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但现在的检测成绩说明,我们班孩子在寒假里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容乐观,形势非常严峻!请各位家长与我一起,在这一个月内务必认真严肃地督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严格就是大爱!同时恩威并施,建议各位亲可以采取龙应台用书信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我班已有一位家长一直这样做着且很有成效),每周用心写一封信,或聊人生或谈家常,用心灵的声音陪伴孩子的成长!我也必尽全力!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在短信中,我除了强调事情的严重性与紧迫性外,还推荐了龙应台用家书与儿子交流的方式。

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龙应台用36封家书向我们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和孩子对母亲深深的情感依恋。现实生活中,对于大多数高中阶段的父母而言,一直被“亲子”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困扰着,无法很好地交流与沟通。在此书的序言中,龙应台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通过写信这种传统又温情的方式,可以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相理解,从而在心灵“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我班有一位家长从高一起就采取这种方式与孩子交流,尤其是孩子受到批评或创伤后,这种方式更能凸显其优势:孩子更易接受,更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所以我把这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推荐给各位家长,希望家长们在小高考冲刺的特殊时期能用灵魂的声音陪伴孩子。

其次,我利用当天下午第四节课正好班会课的有利契机,开了一堂题为《永不放弃,为4A而战!》的主题班会。班会伊始,我就跟孩子们说,最近这半年我都在教两岁的女儿读《三字经》,其中有这样两句:教不严,师之惰。以我的理解,这里的“严”绝不指简单肤浅的态度上的严厉,更指教师对学生有高标准的要求和引导,否则我就亵渎了为人师者的尊严和责任。管理学说,严格就是大爱。老师、父母或长者对你的严格要求,虽然起初你觉得痛苦,你抗拒,但若你慢慢承受下来,懂得承担责任、执行,被他人认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立和自信就建立起来。慢慢地,你浑身充满正能量,一件又一件有结果的事情就这么自然地发生,最终你改变自己的命运。反之,如果你一直被溺爱着,你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怨天尤人,甚至是不负责任。最终你一事无成,毁了一生。老师不愿意看到你考完小高考才去后悔,更不愿意看到你若干年后还会因为今日的不努力而唏嘘不已。龙应台曾经对安德烈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想,天下为师或为人父母者大抵心境都是如此这般。

最后,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一段励志话语: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将会有一大片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生命将要绝迹。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恋黝黑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我还让孩子们观看根据《面对巨人》这部电影里的精彩片段制作而成的励志短片《永不放弃》,短片结尾字字珠玑,直逼学生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接触孩子的心灵世界是小心翼翼的艺术,如同接触含苞绽开的玫瑰花瓣上的晶莹露珠一样,需要世界上最细致的工匠。我愿意静心学习、研究,耐心沉淀,成为那个最细致的工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郭力,张玲玲.最好的教育是陪伴[M].中信出版社,2013.

[5]贾俊峰.关爱·欣赏·赞美——谈几点我的班主任心得[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

[6]宋秀荷.用“爱”塑造学生的心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

猜你喜欢
教育艺术以生为本
小议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艺术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