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 01:59蔡志荣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教学应用初中化学

蔡志荣

摘 要: 化学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逐渐得到锻炼和加强,怀疑、批判、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得以培养和形成。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初中化学 教学应用

化学问题教学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中,有一些策略是主要的。本文探讨下列策略:创设化学问题情境的策略、提出化学问题的策略、处理学生回答的策略、指导化学探究的策略。

1.创设化学问题情境的策略

问题情境是指在问题教学中所面临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通过为化学问题设置生产、生活及社会背景(境),激发学生认知内驱(情),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迫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讲述“氯气的漂白杀菌作用”时,为了使这一单调的内容变得饶有兴味,可创设几个问题:①夏天的自来水为什么有一股很强烈的气味,水中混入了什么物质?②通入氯气为什么能消毒?③久置的自来水特殊气味为什么会消失?学生有贴切的生活体验,了解了生活中这种常见现象的科学道理后,提高了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激活了思维。

2.提出化学问题的策略

提出问题在问题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师提问的技能是教师所具有的处理师生间问答活动的基本知识、经验和技巧,其中包括组织材料、创设环境、调控提问活动时间、提问的分布及评价、教态变化等技能,它具有调节、强化、补充和完善提问,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感知和理解作用。

课堂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教材,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组织提问材料,围绕一条教学主线设问,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步步深入,从而达到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问题,切忌盲目地无准备地乱提问,认为提问越多越好,或问一些学生随口就能答出来的“对”或“是”。这样虽然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却容易分散学生对教学主要目标的注意,干扰学生的定向思维。

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分布要广,使学生养成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尤其注意向学习较困难和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问,注意引导,给予其锻炼的机会,促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当学生感到困难或回答不完全正确时,教师应给予必要提示。

新课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未知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总是从不全面到全面,因此学生的回答即使不够全面,也应充分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正确因素,使学生首先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明确指出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切忌以提问手段迫使学生学习,使师生间产生对立情绪。

3.处理学生回答的策略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呢?在处理学生的回答时,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地肯定和采纳学生的回答。

尽可能地肯定和采纳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地说,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做出不同处理。无论哪种程度的学生,当他们回答问题不理想时,都应该避免批评,并指出错误在哪里。

(2)教师要能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

教师应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教师当然期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样想本身就是不对的。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得到的答案当然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做化学实验时。面对不同的化学现象时,学生的回答往往五花八门,有些回答超出我们的想象。当学生得到期望之外的回答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思路,并给予表扬。

(3)如果学生对问题答得不够全面、深刻、正确,甚至一无所知,则教师应认真进行处理。

问题:F﹑C1﹑Br﹑I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结构有何联系?教师可通过下面四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ⅰ.从氯原子结构分析,氯的化学性质为什么活泼?都能和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ⅱ.F﹑C1﹑Br﹑I等卤素原子在原子结构上均有相似之处,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在原子结构上又有不同之处,是否化学性质又有差异呢?

ⅳ.观察“把少量氯水分别注入NaBr和KI溶液”和“把少量溴水注入KI溶液”两个实验现象,比较C1﹑Br﹑I的活泼性。

4.指导化学探究的策略

(1)明确化学探究的目的。

化学探究的目的是:学生在化学探究活动中学习,体验探究的乐趣,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开发学生潜力,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开展学习,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化学探究的要素和全过程。

化学探究包括八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在化学学习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和熟悉化学探究的全过程。

总之,化学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不断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逐渐得到锻炼和加强,怀疑、批判、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得以培养和形成。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教学应用初中化学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