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 男人四十 盛装舞步

2015-09-10 07:22王江月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39期
关键词:靳东伪装者李佳

王江月

说起近期最热的剧,《伪装者》当仁不让,除了创下了不菲的收视率,剧中的演员也倍受追捧,其中大哥明楼最为夺目。“有一种大哥叫明楼”数度被推上网络热搜榜和话题榜,大哥的扮演者靳东遂成了众多媒体和微信公众号追踪的热门人物。靳东的走红,大有几年前

《黎明之前》捧红吴秀波的态势。在此之前,靳东属于典型的“戏红人不红”,他的作品表上不乏精品和重点剧目。2012年,他因在话剧《日出》和《惊天雷》中的出色表演,荣膺话剧金狮奖 “优秀表演奖”。在即将步入40岁这一年,靳东生活中也多了一个新角色,做了父亲。由此,他的事业和生活都开启了“盛装舞步”,SHOW TIME!

靳东是山东人,自我介绍时,他都习惯地补充一句:山东的“东”。他有着典型的山东人的秉性,仗义、爽直、执拗。

因他的个性气质加上大哥明楼的沉稳内敛,靳东被粉丝贴上了“老干部”的标签。甚至认为生活中的他也是一副“老干部”的作风。

殊不知,曾经的他曾有着“青衫长剑、衣袂飘飘,行走江湖”的侠客之梦。少年时也有着浓浓的军人情结,虽然生活中没做成军人,但戏里演过各种不同的军人,被赞穿军装很帅。

《伪装者》中明长官不动声色的“镜片杀人”及手持步枪的酷帅英姿,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其实早在之前的多部戏中,靳东就展现了他不凡的身手。《箭在弦上》中器宇轩昂的荣石及《温州一家人》中桀骜不驯的黄志雄都迥异着“老干部”的画风。

而生活中的靳东,也不似大家想象的“老派”,看他的微博,透过他的文字,可以一窥他的“文青”气息。他是典型的动静相宜,除了喜静、爱阅读更酷爱各种运动。

认识靳东,缘于三年前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作为中网明星队的成员之一,靳东在看台观战。

他在少年时代很喜欢打台球,单杆斯诺克最好打到72分,曾获山东省业余组的第三名。30岁以后,爱上了网球,他觉得球打得如何是次要,重要的是要让自己优雅起来,而网球就传达出一种优雅的态度。靳东的偶像是费德勒,因为赛场上的他,无论输赢,永远从容、冷静,宠辱不惊。

随着《伪装者》的热播,靳东人气飙升,这段时间,他被问到最多的话题就是“走红后的心态?”他对费德勒的欣赏,应该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读。不喜不怒不疾不迟,一直是他生活中追求的一种境界。

如此淡定的他又酷爱速度与激情并重的哈雷,从哈雷文化到车型性能,有关哈雷的话题,他讲起来总是滔滔不绝。他自己有两台经典款的哈雷,天气好,空闲的时候经常和车队的朋友们集结起来,从北京出发,经过怀柔、密云直到河北,一骑就是200多公里,而且出行时候,可根据心情选择不同的车型。在他看来,哈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可以带上食品,再带上鱼竿,去湖边垂钓,烧烤……”

“午后,阳光,一本书,一杯茶,一首老歌,一个书签。”在靳东的微博里,经常可见他所描摹的惬意优雅的生活。

这次拍摄他的封面,场地特别选在一个马场。深秋的午后,阳光和煦,马场上绿色的草木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斑驳的光点,间或几簇金黄的落叶,恰是最好的色彩点缀。靳东也不禁感慨,在他最爱的北京的秋天,走在阳光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是他最热爱的生活。

马场的马都是被选用做“盛装舞步”马术表演的,此项表演要求骑手与马匹必须合作演出一系列优雅的舞步动作。虽然不常骑马,但靳东与马儿的交流很顺畅,给马儿喂食时,马儿会亲近地凑到他的脸庞……也许,优雅是有感应的。

拍摄最后一组照片,正值黄昏时分。白T搭配黑色短款皮衣的靳东,伫立在一片绿意之中,这是他喜欢的北方的绿,叠翠流金,明亮温暖。而当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定格了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也是靳东这个阶段体会最深的,为人夫为人父,不仅生活中的新角色,给予了他这种幸福感,父母姐姐妹妹这个大家庭,围绕在身边,也让他深谙幸福的滋味。

在电视剧《伪装者》中,靳东扮演的明楼是隐藏最深的“伪装者”,他身份多重,心思缜密,饰演如此复杂的角色对演员来说很有难度,但靳东所诠释的大哥明楼,智慧与魅力并重,深得青睐。而他自己对这部戏也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愫,在《伪装者》杀青当天,在与明楼说再见的时刻,他与导演李雪分明都看到彼此眼睛里的泪光,多年不喝酒的他,也破例喝了点红酒,离开的高速路上,山、云、细雨和南方有些阴郁的绿意,都印证着他彼时的心境。

Q:你自己最初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明楼这个角色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A:这个戏里,恐怕能称我心的也只有明楼了。他甘愿背负亲人的误解,遗世独立,孤独隐忍,内心戏非常考验演技,因为你要传达给观众,你非常明了这件事,并且已经开始动心思,要算计对面这个人,却不能让对手丝毫觉察到。从表演的角度来讲,你没有呈现出来,就等于零,所以你要花很多时间做案头工作,将它设定好,哪个瞬间,我要呈现什么给观众,让他明确清晰地接收到我已经动心思且想要付诸实际行动了。

Q:所以要在细节上特别花心思啊?我注意到明家是上海人,所以你在台词的尾音上,有意加了一些上海话的处理,是吧?

A:真的,在这个戏里,我把所有的儿都去掉了。但我也不想有很浓重的上海腔,我只是力所能及地没有儿话音,也不去讲上海的吴侬软语。

Q:大家对《伪装者》有一个评价,就是每个演员都很出彩,这一点你应该体会比较深吧,尤其是拍对手戏的时候,所谓遇强则强……

A:导演李雪说,他在选择这些演员时,会进行不停的排列组合。比如靳东,他演戏是什么风格,能深到什么程度,他会去想象,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样的演员阵容,把每个人的特长都发挥出来。

Q: 《伪装者》中明家的姐弟深情也让大家很动容,像演绎这种感情,是因为你生活中也有感受吗?你家里是有姐姐和妹妹吧。

A:对,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真的是深知姐姐疼弟弟的那种完全无私的状态。我也非常清楚,怎么去疼爱我的妹妹。在一个谍战剧里,有那么大篇幅的家庭情感戏,很难得。

Q:在家里,你姐姐是对你特别严厉的还是特别宠你的?

A:我姐姐对我特别严厉。记得小时候,我姐姐经常可以一脚把我踹飞,我姐姐个子很高,我小时候打不过她。其实到今天,她对我也很严格,经常告诉我,靳东你还要再努力,当然并不是说要挣更多钱,出更大的名。而是她给我这种关心和关怀,很温暖。

Q:那你对妹妹呢?一般我们在小的时候,都特别渴望有一个哥哥,因为哥哥特别能罩着自己,所以你对妹妹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

A:她可以在我这为所欲为,我愿意用一切去包住她。但前提是要积极,要健康,要快乐。所以我觉得我生活中有点像明楼。对姐姐至今我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对妹妹也没说过。(会像大姐宠明台那种吗?)那当然,我对我妹妹的宠爱,她最有体会。

靳东自认是个观察力很强,对周遭环境包括节气变化比较敏感的人。在他为数不多的微博中,能够看到他对每一个节气的记录,以及彼时的心境的抒发。所以他能清晰记得生活和工作中每个难忘的片段。

Q:每一个节气你都会发一个微博,为什么?

A:季节的交替和变换,会提醒我到了什么时期。我能牢牢地记得它们,是因为父母很忙,我从两三岁时,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家里很简单,除了沙发茶几,就是墙上有挂历。每天我奶奶都会去撕一张,到了节气时,她就会跟我提醒。上大学时,我经常把节气写成纸,贴在自己的桌上,也会有自己的感受。归根结底讲,人是环境动物。

Q:所以说环境和节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你的心情和心态吗?

A:会,我曾经一度不太承认这点。但你比如在北京生存生活,你身上就会有浓重的北京气息。每个城市,大家共同营造出来的氛围,像拍戏一样,往往会给你一种特别独特的气息。

Q:说到季节的变化,印象中你最喜欢秋天吧?

A:对,北京即将又到了我最喜欢的深秋时节。我甚至在这时不想离开北京。其实秋天最容易带给人伤感,这种伤感恰恰能让人去思考。

Q:最难忘的对北京秋天的印记是什么?

A:比如说六环路边,墙上会爬一些枫叶或叶子,有红的,黄的。你能感受到每片叶子,在阳光照耀中投射出的斑驳。你会想,它曾经那么的生命力十足,是北方的那种绿,感觉一掐真的能掐出汁来,可是它变红了,变黄了,它要开始落了,风一刮就掉了。

Q:秋天是有些伤感的,你是有点悲观主义吗?

A:我觉得我应该是。上学时,我看莎士比亚的作品,他总是强调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曹禺先生也曾经讲,你看我的作品,首先要懂得我的悲悯。其实我也在反问自己,最最真实的那个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发觉我是个比较容易伤感的人,常常多愁善感。

Q:你的微博中经常有对雨的描摹,是很喜欢雨吧?

A:对,我特别喜欢下雨。我第一钟爱的是雪,其次是雨。用制片人何鸿亮的话来讲,我可能有点儿小矫情,小撒娇,他经常说,哎呀,你们要允许他矫情点儿。

Q:你喜欢秋喜欢雨,不知是否偶然,你的第一部电影的名字就叫《秋雨》。

A:真的,很多人问过我,说这部电影为什么叫《秋雨》。有时,你有了一种情愫,一种情结,一种感受,你很难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就像感受秋天的雨。在生活中,我觉得自己已经力所能及地在用言简意赅的方式和别人沟通,但唯独对很多感受,我总是找不到一些准确的词汇,简短的句子来传达, 《秋雨》于我就是这样,很巧,这部电影是12年前拍的,正好是一个轮回那时还英气十足。

《秋雨》是靳东从中戏毕业后拍的第一部电影。1999年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就读的是中戏建校以来首个音乐剧本科班。而当初他险些因为超龄而被拒绝报名,但最终他凭借良好的外形,优异的专业成绩被破格录取。

Q:你入学时已经23岁,算是中戏史上年龄最大的新生,据说有“师弟哥哥”之称?

A:所以那时候在学校,像导演系的刘晓烨和表演系的刘烨,都会对此开玩笑。刘烨是表96的,刘晓烨是导96的。每天我们打篮球时,他们会拿个剧组用的喇叭筒在那儿喊,“中央戏剧学院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今天我来解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和舞美系的一场篮球比赛。”好,舞美系什么什么,进攻进攻什么什么,然后球被断……表演系,突破突破,回传回传给靳东,靳东!靳东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有史以来最老的新生!

Q:既然你对节气那么敏感,还记得第一天走进中戏的校园,天气怎么样吗?

A: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暴晒。8月31号到学校报到,好像9点多钟就开始特别热了。我在胡同口吃了个早点,然后就提着行李去学校了。那一刻我告诉自己,要记住那一刻的感受。我背着自己的包,拖着箱子,坐了整整一夜的火车来到了北京。还在戏剧学院很老的大门那儿站了好大会儿。我还记得后面来个高高瘦瘦的学生,叫李光洁,说,哎,哥,你哪个班的。我相信被录取进来的这些孩子们,内心应该都差不多吧。进了校门东看看,西看看,也摸不着北,把行李寄存后,就直接被扔上了校车,那时候竟然还有点失望,宿舍也不给进,就直接给拉到昌平去军训了。

Q:在中戏这四年,校园里的哪些景致,让你印象最为深刻?

A:那毫无疑问是宿舍楼的爬墙虎。当时我住二楼,打开窗户,底下就是篮球架子。那时候我们连电风扇都没有。一到夏天就很热,我们就开窗。后来那个爬墙虎就逐渐长到屋子里来。我又睡上铺,它正好顺着窗户的上檐长上来。我的头顶就会有叶子,壁虎会顺着爬墙虎进来,贴着墙顶。刚开始我还挺害怕的,想着我睡着之后,它会不会突然掉到我脸上。但后来看着看着困了,也就睡了。

Q:那毕业离开学校那天的情景还记得吗?

A:那时候也很热,一直下雨。我记得同学都回宿舍了,我一个人穿了件防雨的东西,就站在操场上。那是晚上,大概有十一二点钟了,雨也很大,所有的窗户也都熄了灯。但我就站在那儿看,那是谁的宿舍,谁的宿舍,也不想回去,就是淋雨。

Q:如果现在让你对当时刚走进中戏的大一新生靳东说一句话,你会想对他说什么?

A:孩子,希望你就像块海绵,把自己全都腾干净,进来吸收养分吧。

Q:毕业离开中戏时,有告诉自己以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吗?

A:那时候很较真,也很嚣张,一直就想要做特别牛的演员,其实到今天,我也仍秉承这样的观点。

从中戏毕业后,靳东先后出演了《秋雨》、《闯关东》、《箭在弦上》、《温州一家人》等许多影视作品,同时主演了《日出》、《惊天雷》两部颇受瞩目的话剧。在 2012年话剧金狮奖评选中,靳东荣膺“优秀表演奖”。 2014年凭借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获得第二届亚洲彩虹奖最佳男配角奖。

Q:现在你已经印证了你走出校门对自己的愿望,做一个比较牛的演员。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并不红,这会让你有一些不平衡吗?

A:坦白说,大学毕业后,可能有三年的纠结,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了。之前微博只有七八万粉丝的时候,经常看到粉丝留言说“靳东,你为什么不红呢?!”其实,红不红,得靠运气。对现在39岁的我来说,这个阶段我活的更加放纵,所谓的大红大紫,我一点儿都不羡慕,就像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觉得自己现在能做到这样,就真的足够了。

Q:但是娱乐圈毕竟是很现实的,有没有因为不够红而错失了一些角色?

A:可能他们理解我是错失了一些角色,但我认为,我是放弃了一些角色。他们当初来找我演的时候,我就当面拒绝了,他们说,靳东,你拍完这戏你就会红的,就会成为偶像。我觉得什么叫偶像,作为男人来讲,魅力是最重要的。我分明还记得我的老师说,靳东,我们更希望你能成为个演员,而不是明星。起码你走在人群当中,我们希望你躲在一个角落去观察别人,而不是被别人观察。这是老师对我的忠告,到今天,我始终在坚持这一点。

Q:现在听你说起这些,云淡风轻的。可能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感悟,你觉得哪个年龄段对心态的变化影响比较大呢?

A:我比较享受现在这三五年的时光。再往前呢,就有点毛头小伙子,往后呢,如果我能到了四十五六,真正

能够做到不惑,我觉得我很满足了。

以前我看到一个老朋友在不停地写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种,那时候不是特别理解这种漫随天外、闲看云卷云舒的状态。甚至觉得是一种老人的生活方式。现在理解了,道理很简单,人到了一个年龄段,就去做这个年龄段你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个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积淀的一切而有的不同的认知。

Q:你曾在微博里写过 “40岁之前若不把所有该做之事做妥,想必之后很难有所作为”,现在想做的事都做了吗?

A:坦白说,我在30岁这个阶段养成一个习惯,每天睡觉前躺在床上要思考一下,过去的这一个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过去的一年里做了些什么,会把所有的事情都横向、纵向联系起来。所以我觉得这两年特别好。想去做的都做了,而且都成了。

这两年,靳东就完成了生活中的两件大事,结婚、生子。妻子李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3年凭借电影《暖》获得第16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他与李佳曾在电视剧《到爱的距离》中合作演出。今年1月他们有了可爱的儿子,靳东坦言,父亲这个角色让他有了许多改变。

Q:现在儿子快一岁了吧,你会发现孩子这段时间变化特别快吧?

A:对,每天都不同,太可爱了,我现在拍戏都会带着他,不管多小。我不希望因为我的工作,就把他放在家里。随时都能陪伴他不错过他每一步成长是目前我最开心的事。

Q:这个阶段,你可能见证了孩子的许多第一次,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A:当他第一次能够翻身的时候,我的触动就很深。尤其他翻过身来就这么看着你。他以前的笑,是无意识的笑,而当他第一次翻过身来看着你,就是有意识的对你笑,真的,我觉得,心都融化了,不管你多么大老爷们儿,山东人讲糙老爷们儿也都被融化了。

Q:你觉得做了父亲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你就会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并不是看似云淡风轻,为所欲为,抬脚就走,人生还有更多的责任,除了对父母,还有对孩子,我相信我会是一个好爸爸。以前在路上我看别人作为父母,逗推车里的孩子,我都觉得特别傻,觉得你不是在家里头,没必要吧。但后来发现我也是这样的。就是只要你逗他,他就笑,只要你跟他交流,虽然他不会说话,但是你表达出一个意思,他会马上跟你呼应,这个太神奇了。

Q:关于孩子的教育,现在也会想吗?比如他以后长大了,调皮捣蛋,你肯定不舍得打他吧?

A:我儿子特别有意思,从出生到现在,他从来不哭不闹,但我发现,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挺有性格的。当然这可能跟遗传基因有关系。有时候我跟李佳也在商量,就是每个人要负责一块。(你负责什么?)我可能会负责严父的这个角色。

Q:李佳演过一个电视剧,叫《虎妈猫爸》,对,我觉得在你们家调过来了吧,应该是“虎爸猫妈”吧?

A:我觉得她应该是纯粹的“猫妈”吧,她对孩子很宠爱。作为母亲李佳真的是让我极其敬佩,她克服了一切一切的困难,从头到尾不曾离开过孩子半步。而且很多人喂母乳,很短的时间就停止了,李佳一直坚持了九个月。从我自己有了儿子后,才真正的体会到,母亲真的是无比伟大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妈妈更好一些。

Q:对太太也要更好啊!

A:那当然,我会力所能及的对他们好。只是我不习惯呈现给别人看,我跟她说只要你感受到就最好。

Q:实际上你是一个挺浪漫的人吗?

A:实际上也不太浪漫,这个如果被李老师(李佳)看到,可能她也会批评我的。但是比如她过生日,或者情人节,我会买花。我也会送她很昂贵的手表,我一直希望家里的东西,什么都不要太多,要有就是最好的。所以我会买一块最顶级的手表送给她,作为生日礼物。

Q:李佳喜欢摄影你还经常给她买相机吧,我看她在微博发过家里相机的照片……

A:是的,我知道她喜欢相机,就会给她买相机。我家有各种型号和级别的相机,都可以开个小型相机展览馆了(笑)。现在相机里拍的全是儿子照片多的都已经放不下了。

Q:呵呵,有了孩子之后,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点受冷落,以前李佳还常给你拍照片呢……

A:对,我在我妈妈面前都受冷落。她有时候绕过我去够一个什么东西,都嫌弃你碍事啊。但她却很爱我儿子,我说妈,我才是你儿子吧,那个是我儿子(大笑)。

Q:虽然被无视了,但这其实是最幸福的场景了。

A:真的是,很幸福,很开心。

Q:如何理解男人的优雅?

A:我觉得男人的优雅,主要来自于自身的魅力,而非仅仅决定于外在的装扮,或者物质的累积。我一直都认为物质给我带不来快乐,充其量也就是新鲜感。男人都喜欢机械的东西,但不管再奢侈再好玩的东西, 比如SUV跑车或者各种摩托,它充其量就是一种感受上的短暂的刺激。而长久需要思考的问题则是“活着”的意义。

Q:大家都夸你帅,穿军装很带感……

A:通常男人穿军装都会很有气场,记得希特勒曾说过,军装一定要帅,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穿上它,然后上战场。

Q:你是个自恋的人吗?

A:不自恋,我都很少照镜子。平时穿的衣服,也不太讲究,以舒服为主。喜欢穿白色的T恤,经常一买就买一打。

Q:描述下最享用的生活方式?

A:我还是最喜欢从容不迫的生活,留出看书、打球,甚至发呆的时间。

Q:平时下厨吗?拿手菜是什么?

A:因为工作太多很少下厨了,最拿手的是番茄炒蛋。

猜你喜欢
靳东伪装者李佳
艾灸保健知多少
大自然中的“伪装者”
李佳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你是我的皎皎明月光
皓玥CP 靳东 江疏影
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surrealism in photography
别让你的员工当伪装者
“老干部”靳东隐形富豪养成记
海洋中的“伪装者”
靳东:我不是大器完成,我在导演就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