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9-10 07:22孙平平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

孙平平

摘 要: 现代社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创新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为了保持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要掌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客观地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加以鼓励,肯定其创新精神。

关键词: 教育观念 质疑思维 想象思维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开展,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挑战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更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尽快进入新课程中,并伴随新课程的实践而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现在的社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于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广大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探索、研究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体系。教师在创新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创新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我在创新教育方面有以下认识。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要创新,也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与新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内容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法与学法。可是目前教学方法上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只重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这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法最终是让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达维多夫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所以我认为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其能力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基点。

1.发展学生的质疑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联系课内、外,本学科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不训斥、不敷衍学生的提问。提问是学生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外显,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与求同思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有助于撞击出思维火花。求异思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索性与创新精神,教师不能以一绝对的答案封死学生的灵活大脑,扼杀他们的创造精神。

3.发展学生想象思维

想象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对学生想象思维的练习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作文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对已学过的课文作比较,选取自己最有想法的一个出发点写一篇读后感。例如,老师在教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茅盾的《风景谈》后,让学生思考一下,同样是一篇散文,但两篇文章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那么这种感觉到底不同在哪里呢?教师在让学生思考的同时,可作进一步引导,提示学生:两篇文章可从主旨、语言、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当然更多的着眼点,应根据学生看问题的不同视角,突破常规,力求新意。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简单、生动、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充分领略人类的创造发明所带来的高科技成果对于人类的价值,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从而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目的。

四、评价方式的创新

教师要能够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不能采取单一的、绝对化的评价标准,尤其是不能轻易对学生的创新活动成果进行评判。为了保持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要掌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因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评价或鉴别创造力的标准不在于给创造力打分或把学生划分成“有创造性”和“无创造性”,而是为了在创造力出现的时候把它辨别出来,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所以,教师要客观地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加以鼓励,肯定其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而不是用单一的、绝对化的标准抑制学生的创造动机与热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创新就是为了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0(13).

[2]张文来.浅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5).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
有多少教育观念需要改变
浅议加强素质教育更新教学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议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论如何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农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