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语言的内外文化探析

2015-09-10 07:22肖海艳代小艳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肖海艳 代小艳

摘 要: 在日本的语言文化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日本社会的“内外文化”。这种“内外文化”最能体现日本人的思维模式、 语言表达和行为模式等。本文通过对日语语言中的人称代词、敬语及授受动词使用过程中包含的 「内」「外」文化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内外文化的实质和对语言的影响,并提出日语教学中应不断融入日本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内外文化 敬语表达 人称代词 授受关系

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是人与人沟通思想的桥梁。但是,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其虽然掌握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却未必能和外国人进行良好的交流,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者还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现在的大学生个个都充满个性且思想活跃,因此作为一名日语教师,要想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正确理解日本文化,就必须将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日本文化中,这种内外文化主要体现在日本人的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和行为模式等方面。以下内容主要从语言表达上解析日本人的内外意识。

一、内外文化社会定义的界定

日本人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及礼仪行为中是非常重视「内」和「外」的区分的,这在日语里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搞不清二者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很难顺利进行的,它们直接支配着日本人的语言行为。「内と外とは、日本文化において、自我を中心とした内面と外面、家族や所属集団を基準とした内集団と外集団への態度の対比をとらえる通用語である」,这是日本的『社会学事典』对二者进行的定义。

在日本文化中,日本人会按不同基准分内和外,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在和外表,以家人和所属集团为基准的内集团和外集团的态度上的对比,采用的通用语就是“内外意识”。一般日本人所说的「内」和「外」的界定是以「我」为基准的,日常生活中和关系亲密的人或者自己所属的团体就是「内」,关系较疏远或不太熟悉的人或集体团体就是「外」。日本的车站在提醒旅客站在黄线外常常是这样提醒广大旅客的:「黄色い線の内側でお待ちください」(请在黄线里边等车。)按我们的理解,站在「内側(里边,内侧)」等车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按我们的说法应该是“请站在黄线外边等车”。然而,日语中的「内側」指代的基准就是以旅客所站的月台这一边为中心视点的说法,和我们的指代是不一样的。其实都表达的是不能超过黄线的意思。

二、从授受关系看日本文化中的「内」与「外」

日语中的授受动词是一个专有名词,可分为三系列:①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②くれる、くださる;③もらう、いただく。尽管在日语中也有“与える、受ける”这样二系列的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三系列的授受动词明显具有优先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必须明确区分日本人的“内外意识”。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非常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会规定人际关系的“内”和“外”两个范围,日本授受关系也自然遵循这一规则。《社会学事典》对“内”和“外”是这样定义的:“在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外部以及以家庭成员所属集团为标准的内部集团(ingroup)和外部集团(out group),而ウチ,ソト正是描绘出这种内外对比态度的通用语。”

(1)私は太郎に本をあげる。/〈内〉→〈外〉

(2)太郎は私に本をくれる。/〈外〉→〈内〉

(3)私は太郎に本をもらう。/〈内〉←〈外〉

(4)太郎は花子に本をあげる。/〈内〉→〈外〉

(5)花子は太郎に本をくれる。/〈外〉→〈内〉

(6)太郎は花子に本をもらう。/〈内〉←〈外〉

三、日本「内」和「外」文化下的处分行使

在日本「内」和「外」文化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学生、处分学生等一系列事情也会随之产生重大消极影响,正确行使处分—这一保证学生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所指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学生在校内期间必须要遵守,如有违反,则要从学校内的处罚原则对其进行适当的处分和处罚,这是从学校出发也就是日本文化中的「内」方面出发而做的处分。然而,在日本如学生私人生活方面、学生的私人行为,如校外租房、恋爱等只要不对学校的整体秩序产生实质影响,就不能对学生施加处罚,这也是日本文化中「外」的延伸和表现,学校要以思想教育引导为主。

日本的「内」和「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崇尚“和”,以和为贵。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和的局面,他们日常言语表达非常谨慎、恭谨、暧昧,生怕自己的不当言辞给对方带来伤害或使对方难堪。于是他们总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不断进行着「内」和「外」的变换为对方着想和考虑问题,尽量避免因不当的「内」和「外」转换而使对方受到伤害。

总之,我们要学好日语,就必须熟练掌握日本文化中的「内」和「外」文化表达,避免一些交流与理解的不当和偏差。

参考文献:

[1][日]金日一春彦.国语学大辞典.9版[M].東京:東京堂,1980.

[2]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赵淑玲.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与集团意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4).

[4]王燕.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再考——从日语教学的角度出发[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