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装备维护教学实践

2015-09-10 14:08刘同胜孙翔龙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任职教育能力本位

刘同胜 孙翔龙

摘 要: 基于能力本位的任职教育,依照装备维修人才的任职要求,为培养部队用得上、受欢迎、留得住、站得稳、过得硬、打得赢的装备维修人才,在装备维护实践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装备维修教学组织与实施改革。本文主要从模块化教学内容、模拟化教学管理、精细化教学组织及多元化教学活动等方面介绍装备维护教学实践。

关键词: 能力本位 任职教育 维护教学

引言

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需要的能力为原则,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装备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培养学员装备维修保障岗位任职能力,使学员具备从事机务维修工作必备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保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近年来,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装备维护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培养对象岗位任职需求和课程特点,开展维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从优化教学内容、细化实施过程、推行模拟三职训练、丰富教学活动等方面实施装备维护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员“知法规、识机件、会操作、懂维修、辨异常、排故障”的岗位任职能力,实现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与部队岗位能力需求的“无缝对接”。

1.强化岗位能力要求,模块化教学内容

能力本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本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职业需要的能力,培养对象上岗后“能做”、“会干”和“顶用”。装备维护课程以培养部队维修保障人才为对象,满足一线维修保障能力要求,实施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根据任职岗位维修保障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对原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分解解读,将知识技能型改变为能力结构型。课程内容分解为认知能力、一线保障能力、定期维修能力、排故能力、适应能力和组训能力等6个能力模块。使教学目标针对性更强,毕业学员具备精通专单一机型维修保障能力,同时满足多种机型维修保障的基本要求。

2.结合维护课程实际,精细化教学组织

维护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教学组织管理的严谨性和安全问题的特殊性,要求维护课程的组织实施更具体、更精细,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装备维护教学之中势在必行。结合维护课程外场教学实际,详细制订精细化管理方案。主要进行外场教学准备精细化、外场教学实施精细化、外场考核评价精细化和外场教学总结精细化等“四个精细化”。外场教学准备精细化主要规定教员、学员和装备实习保障人员在教学实施之前应落实的各种制度、实施及对应的各项准备工作;外场教学实施精细化主要对外场装备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规范化设计,详细制定外场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规范化和正规化的要求;外场考核评价精细化改革外场考核方式重视能力考核,构建“操作技能、法规知识、任职能力、维护作风”四位一体的多元考评体系,考核方式坚持四个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专业技能与任职能力相结合、模块化考核与综合结束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结束考核相结合,客观、全面地反映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外场教学总结精细化规范了教员、学员与管理者教学总结的细节和要求。

3.面向任职岗位实际,模拟化教学管理

能力本位的任职教育是一种岗位适应性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指向培养对象的岗位任职需求,满足任职能力要求。装备维修课程培训目标是培训对象不仅应达到自身装备维修需要的工作能力,而且具备领导组织实施维修保障工作的技术管理能力,为满足部队任职岗位实际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从技术型向“技—指—管”型转变,在教学管理中实施模拟化教学管理,即“模拟任职”训练。“模拟任职”就是在维护课程的实习过程中,区分日常行政管理的中队长、区队长、班长的管理形式,模拟飞机维修管理中队长、分队长、机械师等职务的技术组织管理形式,是技术管理结构,重在技术管理能力培养。“模拟任职”训练的实施过程:一是确立模拟管理结构,每个实习班有1个模拟中队长、2~4个模拟分队长,6~12个模拟机械师。二是明确模拟任职职责,根据部队实际情况,制定“模拟任职”训练的职责要求。三是规范组织管理程序,第一步提前下达任务;第二步进行帮带;第三步学员课堂参与;第四步教员讲评。通过模拟任职训练,培养每一名学员的责任意识、服从意识、安全意识,提前适应部队的技术管理模式,自然顺利地实现到部队任职的转变。

4.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多元化教学活动

外场教学应遵循学员认知规律和课程教学规律,紧扣课程特色,体现“四个结合”,即面向岗位与贴近装备相结合、实装教学与模拟教学相结合、强化实践与注重管理相结合和培养作风与重视法规相结合。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和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以练促学”、“航空法规知识竞赛”、“航空工程专业技术能力考核”、“挑战对抗”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中注重团队精神、战斗精神培养,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岗位任职能力,增强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外场教学方法研究,在案例教学、启发式、研讨式、比较式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贴近部队实际,结合实习保障现状,践行多种教学方法。体现课程特色的有:“模拟+实装”教学法:一方面解决新机维修训练模拟器材缺乏、实装维修训练耗费大、安全性差等问题,另一方面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竞赛式教学法:竞赛活动以鼓励学员全体参与、充分发挥每位学员的积极性为原则,强化学员的主导作用。

目前装备维护课程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任职教育转变,教学效果逐渐显现。但随着学员构成变化和培训任务的增加,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结合新的培训任务,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为部队培养合格的维修保障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义.教学模式[J].1995,12.

[2]陈浩.任职教育条件下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外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航空装备教学法研究,2010.10.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能力本位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新装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