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净铅华 吐露真情

2015-09-10 07:22唐惠忠
课外语文·中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望帝春心动情

唐惠忠

A.佳作阅读

【主题阐释】

梁启超先生曾倡导“笔锋常带情感”。考场作文也有一个重要的考点——“感情真挚”。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情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

确实,一篇文章倘若没有感情,那不过是一些文字大拼盘;倘若充斥着虚情假意,那就成了令人恶心的文字游戏。作文要写真情实感,这是我们永远需要恪守的法则。

【技法领航】

一、心中有“我”——我的地盘我做主

作品中的“我”往往可以直接发表见解、抒发情感,因此,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貌似“冷静”“公允”“客观”地描写对象,而应树立“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识,把自己“介入”写作对象之中,对相关对象进行整合加工,用第一人称,使“我”成为文中的参与者、目击者、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等,与写作对象进行对话,与阅卷老师进行对话,谈谈“我”的观察、体验、见闻、认识,引领读者临其境、见其景,从而构筑“我”、写作对象、阅卷老师立体对话的流程。

二、笔下有“物”——望帝春心托杜鹃

抒发真情离不开“承载物”(或者说“凭借物”)。比如借写景来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借“明月”传达思念之愁;“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辛弃疾借“落日”等意象表达愤懑之愁;“望帝春心托杜鹃”(“托”即“寄托”之意),李商隐托“杜鹃”表现望帝美好的心灵……事实上,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往往与我们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

三、手里有“法”——豪华落尽见真淳

要使文章感情真挚,还应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善于捕捉“动情点”(即牵动了你情愫的人、事、物),它可能是自然界的一排大雁、一条小河,可能是人世间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句话语,还可能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滴泪珠、一组镜头……二是准确表现“动情点”,具体方法就是进行细节描写。英国作家康拉德说:“天下没有一个光明的地方或黑暗的角落不值得投以惊羡和同情的一瞥,哪怕是匆匆一瞥也罢。”这就要求我们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体验世态炎凉,抓住人物、事物最传神的细节,或浓墨重彩,精描细刻,或饱含深情,抒发感慨,或画龙点睛,亮出哲理……三是多方渲染“动情点”,或创设情境,情景交融,娓娓道来,凸现感人画面,或烘云托月,层层推进,反复“蓄势”,突出感人因子,或灵动组合,纵横捭阖,对比传神,强化感人魅力。

猜你喜欢
望帝春心动情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
The Sad Zither
海棠花
霓裳掩春心——周昉《簪花仕女图》品鉴
望帝是不是无罪被冤杀的人?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采野菜
锦瑟
晨起观草尖露珠
孟冰 “动情”“动心”“动气”是写戏的三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