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文学教育的审美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2015-09-10 07:22杨佳莉
考试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感性意象应用型

杨佳莉

摘 要: 本文分析独立学院文学教育本质特性和人才培养特点,发现文学层面的精神探索与现实层面的职业规划之间的断裂,提出审美实践的教学模式,回归文学本身,减少功利性教学,以审美为教学目标,以求更好地培养文学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关键词: 文学教育 审美实践 教学模式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的一种几乎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是审美主体以感性观照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接的、感性的把握。审美实践既是审美主体发现、发掘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的过程,又是审美主体内心欣赏、评价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体验美在自身反映的过程。审美教育就是在教育中用美的体验和情感评价消弭理性与感性的冲突,在教育中发现美、感受美,使教育富于美感,无论对被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说,教育都是个愉悦的过程,在这种淡淡的愉悦中,体验到生命的高扬、生活的充实,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把握。

独立学院的文学教育既应有传统文学教育的精神内涵,又应实现培养文学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目标。文学知识、文学史规律、文学学习方法、对文学本质的把握等,都需要有很高理论素养和学问家的广博和长期坚守。文学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意志,追求人生与人性的完满,放飞情感和想象,需要许多精神层面的探索与体验。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是面向现实需要的,而不是准备毕生投入科研领域发展学问的。他们在进校之初,就应该有较具体的就业展望,但又不仅囿于具体的一项职业技能,能干好某一项活儿。他们需要学会独立分析、处理复杂工作,同时具有职业技能,而且,这种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尽快获得,将专业知识快速、熟练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快速适应变化的工作、生存环境,这需要许多现实层面的协调、变通和创新。精神层面的文学探索与现实层面的职业规划似乎出现了某些冲突。如果一味追求学问,那么,理论功底、视野、思维局限、时间、竞争等因素都可能使独立学院学生处于劣势;如果一味追求职业技能,在众多职业教育面前,独立学院可能丧失优势。这两种选择都有可能埋没和限制独立学院学生的独特性和可能性。处于不上不下的学习和生存处境中,独立学院的学生和教师较容易出现迷茫、倦怠和焦虑。这种困局如何打破呢?文学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裂缝,也许可以靠审美实践教育弥合。而且,文学在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明显的无功利、审美、情感的特性,在文学教育中开展审美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在独立学院的文学教育中尝试审美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在独立学院的文学教育中,降低文学教学目标难度,以审美为主要教学目标。对文学的本质、规律;对文学史的发生、发展、转折等不做深刻抽象的理性分析,也不做高屋建瓴的美学探究,而是限于对具体文学作品浅近的、感性的赏析、理解,做出初步的审美评价。文学的全部远大于对作品的审美鉴赏,如果文学认识过程可以笼统地认为是从感性体悟上升到理性理解的话,那么,停留在审美层面的文学教育其实是浅层的、初步的教育。但是,这种初步的文学教育的难易度和感性特征,也许恰好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师生教与学的实际。

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学习文学的基本功,是文学入门所需。带领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情节、意境中体悟人情、自然的丰富的美,体验思维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细腻的感受力、准确简洁的表达力,引起学生对文学的亲近感和兴趣,抛砖引玉地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深处。这种审美实践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发展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心理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有意略讲某些生僻的文学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史知识等,也不多谈文学欣赏方法、规律等,这些理论知识等学生有了一定文学审美实践之后再水到渠成地教。而把课堂内容调整为语言揣摩、联想想象、投入情感体验作品,关键在于“寻找”文学作品的美、“体认”美和“品味”美的操练、运作。这个过程本身是令人愉悦的,对学生而言,基本是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的。

这种文学鉴赏的审美实践教学模式,其实类似于中学语文课的教法,把文学课上成一堂堂“美”的课,中学语文课的教学形态在生动形象、详细具体、深入浅出方面本身就优于大学。同时,独立学院的文学课堂仍应保持大学课堂的特点,即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文学史的纵深感和文学理论的高度。因此,既要学习中学语文课堂的感性、微观,发掘细节的、具体的美,又要以小见大,前后关联,寻求整体感,发掘一些显见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审美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简明和高屋建瓴。比如,在诗歌学习中,以审美意象的分析鉴赏为重点,而不把诗歌流派、发展史、诗歌韵律等宏观的、理论的内容作为重点,对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做专门讲解,一切都通过微观的、感性的意象分析让学生自己感悟。学生学完一首诗,也许只记住了一个意象,但感受深刻。然后,启发学生用联想的创造性思维回忆已经学过的类似意象,比较意象间的相同与不同,形成每个学生“自己”的“意象序列”、“意象史”,里面有学习所得,也有自己的性情气质特点,更有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如“风雨”意象在《诗经》、在李商隐的诗、在《红楼梦》中的相同与不同,为什么不同等问题,虽然感性、零碎,但贴近大学生情感认知实际,富于生活气息,可以促发许多学习兴趣和体验乐趣。这种意象的积累从小处着手,突显文学作品具体的、微观的美,能锻炼宏观的“史”的思维,既感性又理性,体现了审美实践教学的最大特点。

第二层含义是:在独立学院文学教育中,用审美实践模式回归文学本身,实现审美的最终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往往会让文学教育过程中过多地充斥着功利性目的和手段。迫于就业与升学压力,学生学习文学是为了通过某项考试,在应试机制的规范和激励下,他们勤奋、辛苦地快速消化一篇篇文学作品、做一道道文学习题。拘谨枯燥的学习应考生活,看似时时与文学亲密接触,其实错过文学的本身,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对文学的理解、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也不见得更加细致、深入、准确。教师的教学状况受到许多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同样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教师的业绩评定和自我发展中往往轻视科研方面的努力。这是对教学目标的一种肤浅化误读,独立学院的竞争异常激烈,独立学院的命运和教师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片面追求工作量,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和科研精力,使教师沦为教书匠和演说家,缺乏创新力,缺乏专业的创造性思维,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后劲。未来职业生涯的压力、繁重课时的应付,难免使教师减少教学愉悦感,增加压迫感。

因此,独立学院的教育尤其是文学艺术教育,应淡化“应用型”的功利色彩,立足高远,甚至巧妙利用好独立学院体制外的灵活性,让师生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实现自我、表达自我。更好地把握文学特性,把握文学的“无用之用”,除了生存,文学应该帮助我们在任何困顿中找到一种理解方式,能寻找到美、欣赏美。这也许是除了读写能力之外,文学专业的师生应具备的一项实践能力,而且比专业能力更重要。文学与审美最终都追求人性与人生的完满和丰富。审美目标是人性的完满和人生的愉悦,是教育的根本,不论是否是独立学院。

猜你喜欢
感性意象应用型
抚远意象等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