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游学的深度呼吸

2015-09-10 07:22魏清华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帅哥牛津家庭

魏清华

英国气候初体验

英国是一个被北海和大西洋包围的岛国。由于四面有海,天气异常多变,有时在短短的一小时之内,温度都如春夏秋冬般随机切换。中国有句俗语叫“二四八月乱穿衣”,是说农历的这三个月天气变化无常,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着装。不过到了英国,天气变化的频率大概已经超过了咱们古人的想象。天气多变,不仅多雨,且伴随大风。雨一直下,可以小到不用撑伞,也可以大到倾盆如注。所以,连帽衫是最好的选择,有了连帽衫,刮风下雨都不怕。

另外与中国不同,英国纬度较高,所以夏季昼长夜短,黑夜总是姗姗来迟。夜里十点天色才慢慢变暗。刚开始我还不太习惯,纳闷儿怎么睡觉了天还没黑,但后来发觉这样也不错,至少在这儿生活很省电嘛。

欢乐游学奇趣课

我选择文化之城牛津(Oxford)作为我游学的城市,一来是慕牛津大学之名,二来也有自己的原因:比起伦敦这样匆忙繁华的大城市,我更偏爱安静惬意的小城。课程会涉及写作,就是将每天经历的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但并非流水账,而是侧重写自己的兴趣点。不过比起国内英语课,这里更强调“听”和“说”,尤其是“说”。上口语课的三位老师各具特色:肚子鼓鼓的、用掷沙包的方式来点名的大卫;听说我是福尔摩斯迷便热心地告诉我如何从牛津坐车去伦敦贝克街的丹尼;还有总是顶着比头还大的花朵、喜欢吃酸辣泰国菜的露丝。期间我们还参加了一节戏剧课,老师是一个留着浅胡子的小帅哥,他教我们如何用戏剧的套路表达喜怒哀乐,扮演各种动物,或把空气当球踢……所有的表演都只能借助表情或肢体动作传达,不能出声。在一次扮演动物的游戏中,本应表演完自己代表的动物后,指派别的同学继续自己的动作,但我们“调皮”了一下,决定整蛊老师:每位同学完成自己的动作后,都指向老师,“Let’s be monkey! (变成猴子吧!)”小帅哥只好不停地抓耳挠腮,哭笑不得。

游览惬意牛津城

下午则由学校的志愿者带领我们观光。行走在牛津的街道上,放眼望去,是与我们五官完全不同的金发碧眼;左顾右盼,是与国内迥然各异的建筑景观;扑面而来,是从未品尝过的陌生而新奇的英伦风。

大英帝国最具象征性的红色双层巴士在公路上穿梭,骑自行车的人们在转弯时竖起大拇指打手势,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在街头唱歌弹吉他,中年人乐队擎着话筒纵声歌唱,不忘发挥余热的老爷爷跟自己做的机器人一起跳舞,大学公园草坪上有野餐的家人,随处可见的跑步爱好者……牛津市中心与牛津郊区距离不远,但会热闹很多,不过比起国内的大城市,这里还是比较安静的。所以一次课后聊天,我们和大卫老师说起牛津城很安静的时候,他张大的嘴巴都快塞得下一颗鸡蛋了:“此话当真?这里这么吵!”

泰晤士河与柴威尔河在此汇合,古时牛车常常从这里经过,牛津也因此得名。“津”即“渡口”之意,这与中国“天津”这一地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牛津城最为著名的当属牛津大学。我此番前往,不仅感受到了历史老城的底蕴和人文情怀,更惊叹大学与牛津城竟可以如此不动声色地融为一体。牛津大学是没有正门的,尤其是市中心,目光所及的建筑,除了有招牌的店铺,几乎全是大学院楼。漫步城中,你无意间就会邂逅赶去上课的学生或教授。究竟是大学藏在城中还是城中自有大学,我傻傻分不清楚了。

异国的寄宿家庭

上课期间,我住的是homestay,即寄宿家庭。英国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留学生,寄宿家庭已发展成较为成熟的“产业”。若是参加短期课程,这也是比较经济实惠的选择哦。与主人埃德蒙先生见面前,我满心希望家里不要有“熊孩子”。结果在前往寄宿家庭的路上聊天时,埃德蒙先生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我的妻子和四个孩子在家等你们哟……”

热情的女房东刚将我们迎进门,就见一个裹着浴巾的“小萝莉”光着脚丫“咚咚咚”地下楼来。“小萝莉”顶着一头湿嗒嗒的头发害羞地咕噜了一句“Hi”。虽然与我们的初次见面有点“衣冠不整”,但这并不能掩盖她那双湖水般清澈的蓝色大眼睛里迸发出的灵动光芒。原来她是老幺,也是四个孩子中唯一的“公主”,名叫朱丽叶。小姑娘才四岁,大概还在“同性相惜”的年龄,我们刚走进自己的房间,她就换了一身粉扑扑的睡衣来找我们玩了。朱丽叶好奇地问我是不是18岁,这可高兴死我了。

老大叫路易,是个九岁的金发小帅哥。大概年龄比较大,没那么害羞,一见我们就自告奋勇地说:“我会说一句中文,灰故娘就是‘辛德瑞拉’。”果然是小孩子,一定很爱看“灰姑娘”的动画片。每天早上上课之前,我都会吃着巧克力圈泡牛奶的早餐,和大哥路易一起看“疯狂兔子”。这是一部没有台词的动画片,因为里面的兔子都太疯狂了,只能咿咿呀呀地尖叫。每逢遇到我“不懂”的地方,“善解人意”的大哥都会放慢语速给我解释笑点,真是太令人感动了。不过后来我才知道,路易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剧透王!因为在一次和女主人一起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正准备剧透,就被打断了:“你这姑娘跟路易一样啊……”

吹过一阵精致的英伦风

我们的寄宿家庭在牛津城的郊区,这里都是低矮的红色小房子,每幢独立的小房子前面都有一个小院子,有的被辟为花园,有的用作停车场。在明媚的阳光中我看到一只黑白相间的“喵星人”匍匐在草坪上打哈欠,一个年轻人装备齐全地推着自行车出门;再往前走,一位年轻的爸爸领着一对双胞胎蹲在院子里刨土;还有一家人正拿着图纸思考如何充分利用门前这一小块“自留地”。

吃过早餐,在女主人“See you tonight(晚上见)!”的告别声中走出家门;结束一天的学习和活动之后,回到寄宿家庭一般是五六点。小孩们这时通常都在洗澡,说是洗澡根本就是换个地方继续玩耍,浴室里又自带音响效果,我在房间都能听到他们唱歌说话的声音,有时还玩角色扮演呢。

因为餐桌空间有限,孩子们会提前吃晚餐,大人们一般在八点。晚餐是女主人精心烹制的菜肴,虽然英国有着“享誉全球”的黑暗料理,不过我饿了吃啥都香。更令我开心的是,几乎每晚都有饭后甜点哦。有时是一小块巧克力蛋糕,有时是香草冰激凌或草莓夹心圆饼干。虽然是从超市买的,但绅士的英国人都会特意装在一个白色的小圆盘里端上来,不得不说生活得很精致呀。

离别里的依依不舍

虽然每天只能与他们相处早晨和晚上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寄宿家庭父母的热情与幽默、小主人们的机灵可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告别是无言的,泪水在流淌”,临走那天是个明媚的星期六,同住的19岁德国姑娘顶着花掉的眼妆从床上爬起来,相拥而别时,她说不喜欢这个离别的周末。小朋友们笑着说会给我们寄明信片,我们拎着行李与埃德蒙挥手告别。

我的游学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多变的天气、友善的英国人、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旅途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我相信,这里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

猜你喜欢
小帅哥牛津家庭
家庭“煮”夫
谈如何上好一节单元导入课——以牛津初中英语8上Unit 4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应用交互式教学法,彰显阅读实效——以牛津高中英语M4 Unit 1 Advertising中Reading部分为例
恋练有词
叛徒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如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