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六“点”,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2015-09-10 07:22刘世斌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5年11期
关键词:凝聚力教职工领导

刘世斌

“人心齐,泰山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多年来,我校把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任务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有以下六“点”:

一、切入点——休戚与共的发展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可以凝聚人心,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发展规划,要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1.促进学生发展是一切教育的本意和最终目的。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场所,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学生管理和教学改革中,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学生个人成才计划”,明确学生发展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2.学校的教育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实施的,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高,学生的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应广泛吸纳教职工的合理建议,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教职工的支持,调动教职工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积极性。

3.教职工的认同感是学校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可以使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融合,形成结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发展目标,要求教师按照个人发展计划不断实现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提升发展,而学校则要尊重教师个人发展的自主权,从而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

4.学校的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后的必然结果。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是利益共同体,如果仅仅追求学校的发展,而不顾及教师的利益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样的学校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样,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都需要学校这个平台,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帮助。如果培养出了优秀人才,教师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这样的学校自然就会得到发展。

二、着力点——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

管理上水平,制度要先行。管理是刀,制度是刃,要用好刀,更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么,在工作中,如何搞好制度建设呢?

1.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制度。实际上,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学校管理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也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要防止计划多、落实少;制度多、执行少;布置多、督查少的情况出现。坚持将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检查要有评估、有记录、有总结,真正使检查成为促进制度落实的催化剂。

3.坚持制度创新。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管理中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逐步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4.以管理为龙头,建立激励机制,为制度落实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实行目标管理制,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逐步落实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格局。彻底解决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相互推诿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把抽象的使命化作具体的责任,把满腔的豪情化作前进的动力,形成群英云集,争相竞技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健全教职工的考核奖惩制度,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要让教职工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贯彻是学校发展的趋势,从而自觉维护、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各项制度。

三、支撑点——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是学校凝聚力的启动者、合力的创造者、团结的维护者。因此,班子成员,尤其是校长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以形成无形的人格力量。

1.打铁还需自身硬,改变作风自先行;外树形象强内功,身为标杆旗自红。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做制度的坚定执行者,又要做制度的忠实维护者,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激发广大教职工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

2.学校领导必须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必须有为全体教职工服务的观念,积极帮助解决教职工的福利、住房、子女入托上学等实际问题,必要时做出自我牺牲。这不仅会大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会在其他教师中产生很好的影响,增强学校的向心力。

3.领导班子必须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协同一致开展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使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又可为全体教职工树立精诚团结的榜样,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

4.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对团队凝聚力有很大的影响。而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与该团队的领导方式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校领导要做到不任人唯亲,不搞小圈子。要敢于坚持原则,主持正义,对教职工要一视同仁,要用真情对待那些曾反对过自己的教职工,这样才会赢得全体教职工的拥护和爱戴,从而产生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群雁高飞头雁领”,一位领导就是一面旗帜,领导的责任心、管理艺术和自身修养对学校凝聚力会有直接的影响。作为学校领导,让教职工感到学校领导团队高尚的品格、出众的才能、丰富的知识,感到他们的可亲、可敬、可信,教职工才会自觉团结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周围,开辟出团结一致的磁力场。

四、动力点——科学民主的决策管理

加强凝聚力建设,一定要做到发扬民主精神,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这是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1.要坚持依法治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学校的工作,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学校的一切重大决策,都要符合绝大多数教职工的利益,以有利于调动绝大多数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标准,充分征求各方意见,最后通过教代会表决才能实施。

2.平时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个别访谈等途径,倾听群众呼声,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3.要不断完善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制度,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真诚接受群众的监督,以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实行民主化管理,有利于赢得教职工的信任,从而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学校的有关决策,为学校的切身利益着想,并自觉为之奋斗。

五、突破点——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所学校如果能为教职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素质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成长,就能增强他们的归宿感和使命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1.结合教职工的能力、智力、知识结构、特殊技能和兴趣志愿等特点来安排岗位,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2.积极为教职工创设发展平台。学校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举办各种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举办才艺展示、文体竞赛活动,多为教职工提供学历进修、业务进修、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尽量满足教职工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及时地为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又富有创新意识的教职工提供上升的空间(学术、职位、工资)等,让他们在目标的不断实现中体验到成就感,建立起示范效应,并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而教职工的全面成长,也将为学校的发展储备强大的动力,推动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通过职称职务晋升、表扬、奖励等方式,让教职工在被赏识的幸福感中获得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广大教职工敬业、乐业的工作热情,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六、落脚点——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

《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沟通可以实现领导和教职工的相互了解,使正确的决策很快被人理解和接受,变成执行决策和服从领导的实际行动。没有沟通就不会有统一的意志、观念和行动。

1.双向、公平的评价体系将有利于广开言路,并达成有效的沟通,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促进工作任务的有效传达。

2.制定定期与各科组、级组、处室沟通的制度,校级领导可以多在非正式场合、非工作时间与下级部门沟通交流,主动听取来自基层部门的意见,在上下级之间架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

3.努力提高干部的亲和力。校级领导应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要加强与教职工的情感交流,尽量淡化职务身份,深化朋友、同志、同事情感,与教职工建立起互信、互尊、情同手足的亲密关系,努力在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可信的个人形象。

建立开放的全员沟通机制,营造自由开放、人人平等的沟通气氛,可以减少教职工之间、科室之间的隔阂,使彼此在同一件事情上能够取得共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总之,学校的腾飞、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依靠教职工群体的凝聚力,而教职工群体的凝聚力又要靠领导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校领导一定重视凝聚力的形成。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市武邑县职教中心)

猜你喜欢
凝聚力教职工领导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市领导会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称职”办公室主任
说“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