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麻辣问政”:让官员在镜头前冒汗

2015-09-10 07:22龚斯宇
廉政瞭望 2015年1期
关键词:巴中问政主持人

龚斯宇

“不瞒你说,每到这几天,我的手机就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夏辉眨了眨眼。他口中的“这几天”,是指巴中全媒体阳光问政栏目每一期直播的前一周。作为问政栏目的“麻辣主持人”,他选择关机,为的是不让那些“探风”或“说情”的电话打进来。

2014年度的最后一期阳光问政直播结束后,夏辉松了一口气。这个以“敢问”著称的年轻主持人自称压力很大。

“麻辣风格”的巴中阳光问政已经播出12期。围绕“法治阳光行动”的主题,最新一期栏目分别针对执法、司法、守法三个方面,对一些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进行了“麻辣问政”。

日前,廉政瞭望记者前往节目现场,见证巴中阳光问政的这次“法治之旅”。

最直接的问政风格

“一个月600块‘保护费’,收了就不再被罚钱了。”一段栏目组的调查短片中,一名货车司机说出这样的“遭遇”。

片中讲述的是平昌县一个联合执法点的乱象。除“保护费”现象外,执法人员不见踪影、黑车车主随意喊价等问题也被曝光。

看完调查片,主持人向平昌县交管局发出第一问:“交管局对执法人员的工作时间和方式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县交管局副局长刘东站起身后,开始“汇报工作”。

“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没等对方多说几句,主持人便打断了他的“套话”,后者不得不承认短片中不在岗的现象实属不作为。

这些回答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阳光问政的直播现场座无虚席,其中除了各机关部门的代表负责人外,还包括一个考评团,由50名热心群众、5名人大代表、5名政协委员、5名特邀监察员和5名媒体代表组成。他们行使手中的投票权,如果问政对象的回答不能使其中2/3以上的成员满意,就要补充作答。

问政当然不止这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执法人员收‘保护费’的问题?”主持人直截了当,但却换来刘副局长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这个现象以前存在,但经过整治,应该说不存在了。”记者听到,考评团席有人开始议论。

当主持人表示刚刚播放的内容是最近才拍摄到的,对方才终于承认交管部门在工作上的不足。

这只是当晚第一个被这样不断“拷问”的部门负责人。在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人社局、金融办、法院、质监局等部门都接受了“麻辣问政”,甚至还有人被问得声音打颤,有些人在看到自己部门的问题被曝光后,表情凝重,低下了头,有的甚至冒汗。

而在直播间之外,还有群众不断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参与现场问政。“我反映我们村支书违规代收费用。”当晚,一名村民的电话被接到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收到问题之后,立即表态回去会将情况调查清楚。

节目录制结束后,巴中纪委监察局会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监督,而栏目组也会回访曾经调查的问题。当晚,有群众向直播间反映巴中龙泉中学乱收费、乱补课问题,教育局在第二天便开展了调查,后作出处理——清退违规收缴的费用,相关年级班主任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公开检讨,并对校区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

据了解,“阳光问政”先由新闻媒体和纠风部门对各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形成短片后作为现场问政的素材。直播中,市民可以通过QQ、微博、电话等方式质询提问。直播后,媒体和纪检监察机关追踪反馈,没有完成整改承诺的单位由纪检监察机关问责。

其实纪检监察机关不只进行事后问责,还构建了“一链、两站、三平台”栏目框架,包括“阳光调查”、“阳光访谈”、“阳光监督”全过程监督链,信息收集分析和热线督办反馈两个工作站,以及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三大传播平台,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

既直指“要害”,又不乏鼓励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将它曝光出去,很可能引起律师界的反弹。”一个经过处理的影像和声音,在短片里这样说。

说话的人是一名资深律师。他所说的“现象”,是指律师向法官行贿,否则法官可能迟迟不予立案。“比如说有人想找律师代理离婚,但是这个律师可能会跟对方说,你得拿2000元来,我帮你给法官,让你的案子早点立案。”

短片播出后,首先被问政的是巴中市司法局局长黄联学。“接到相关举报后,我们已经在关注这个现象,”他首先承认了问题的真实性,随后又补充说,“但大量的举报不是实名,给我们的调查带来困难。”

主持人继续追问:“那么,今天在现场既然已经揭露了这样的现象,相关部门能否主动一些,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

“可以的。”待黄联学严肃地表态过后,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也表示,会进一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

“我觉得这个节目好就好在不是为了曝光而曝光,它最终要促成问题的解决,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麻辣’背后是鼓励。”一名多次受邀参加阳光问政的考评团成员对记者说。

电视问政现场进程过半,节目主题也由“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转而进入“全民守法”部分。

民工維权成为当天晚上的重要话题之一。为了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基本的劳动法规,栏目组制作了一个动画宣传片。

“我现在正在山东帮助我们的农民工维权。”晚上十点多,王晓荣通过电话向问政现场表示,虽然农民工在维权路上可能会经历各种困难,但请大家一定遵守法律的底线。

“他说话,农民工听得进去。”记者听到现场有人小声说。作为巴中市民工维权中心的主任,王晓荣十几年来一直奔波在帮助农民工维权的路上。随手搜搜当地的论坛,都能看到农民工群体向他寻求帮助的帖子,或是对他的赞誉。

与王晓荣的这通电话相呼应的是,问政现场也不乏令人感动和欣慰的一面。“我们之所以没选择上访,就是因为相信法律能够给我们公道。”两名民工在另一个调查短片中表示。

巴中阳光问政开播两年来,不断拓展问政的深度和广度,观众热度不减。一名连续多期参加阳光问政现场直播的考评团成员告诉记者:“我感觉这个节目越来越成熟,主题也更鲜明,而问政的‘辣度’一点没减。除此之外,现在的节目也很注意正面引导,不仅曝光了执法、司法方面的问题,也为群众在守法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
巴中问政主持人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主持人语
Famous people who love to read books
主持人语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生态巴中的三张名片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调研巴中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