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与戏剧
——从相声与戏剧的起源谈起

2015-09-12 00:36曹养元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角抵百戏杂剧

曹养元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 人文艺术系,福建 泉州 362332)

相声与戏剧
——从相声与戏剧的起源谈起

曹养元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 人文艺术系,福建 泉州 362332)

近年来,相声结合戏剧特点而创作出“化妆相声”“小品”与“相声剧”,它们到底是相声还是戏剧?这一问题引起了表演界的争议。本文从相声与戏剧各自的起源着手,观察其间有无交集。

相声;戏剧;起源;交集

诞生于清代的相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本应属于说唱范畴的相声,却常被归类为传统戏曲。1985年,台湾剧作家赖声川的舞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成功掳获观众的心后,引起许多的争议:这是相声还是戏剧呢?相声和传统戏曲、戏剧有着什么样的关联?本文从相声与戏剧各自的起源着手,考察其间有无交集。

一、相声的起源

(一)“相声”一词的出现

“相声”一词首见于文献是清乾隆时翟灏的《通俗编》,书中出现“相声”条:“今有相声伎,以一人作十馀人捷辨而音不少杂。”[1](P243)另外,清末徐珂《清稗类钞》在“口技”条中把“数人声口”与“鸟兽叫唤”的隔壁戏别称为“肖声”“相声”“象声”或“像声”[2](P5077)。民间艺界第一位称此技艺为相声者应当为相声创始人张三禄。据近人云游客《江湖丛谈》所云,早在道光咸丰年间,八角鼓班艺人张三禄离班之后,单独表演,就自称这种表演为相声:“在那时八角鼓之有名丑角为张三禄,其艺术之高超胜人一筹者,仗以当场抓狠,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用死套活儿,演来颇受社会人士欢迎,后因其怪僻,不易搭班,受人排挤,彼愤而撂地。当其上明地时,学说逗唱四大技能做艺,游逛的人士皆欲听其玩意儿,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3](P473)张三禄为相声创始人之一,他的表演已经兼具“学说逗唱”四大技能。不过,既然象声、像声与相声曾经通用,那么,欲探究相声的原始意义,就应当可以溯及象声与像声,甚至更早时期出现的像生(象生)等同音名词。

(二)相声的定义

“像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人的著录中,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神保观神生日”条,记载当时的百戏名称,其中即有“学像生”:

“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庙在万胜门外一里许,勑赐神保观……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皷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砑皷、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4](P205)

南宋咸淳十年(1274),吴自牧依据对当时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所见所闻,仿《东京梦华录》写成《梦梁录》二十卷,其中卷十九“閒人”条有纽元子学像生叫声:

“旧有百业皆通者,如纽元子学像生叫声、教虫蚁、动音乐、杂手艺、唱词白话、打令商谜、弄水使拳及善能取覆供过、传言送语。”[5](P11)

从“学像生叫声”文字看来,应该是学吟叫的技艺,或许是摹仿动物的叫声,或许是小贩的叫卖声,其实,这种摹仿的表演早在唐代就有了文字记载,唐《旧唐书·志第九·音乐二》:“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坐部伎有《宴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寿乐》《龙池乐》《破阵乐》,凡六部……《鸟歌万岁乐》,武太后所造也。武太后时,宫中养鸟能人言,又常称万岁,为乐以象之。舞三人。绯大袖,并画瞿鸟鹆,冠作鸟像。”[6](P1059)

此外,《西湖老人繁盛录》有“唱耍令、学像生”以及“乔卖药、乔像生”,周密《武林旧事》中也有“乔像生”。所谓乔,有假扮摹仿之意,宋代这类技艺名称很多,如:乔相扑、乔亲事、乔捉蛇、乔三教、乔迎酒等,皆指假扮摹仿;至于“纽元子”,即北宋民间的小戏曲,又称杂扮;因此,不论是小女童像生叫声社、纽元子学像生叫声或乔像生,像生一词作形容词可解为栩栩如生,作名词时则指摹仿叫卖声的技艺,甚至可发展到形象的装扮。明清以后,所出现的与相声同音的词有象声或像声,显然以声为主,指声音的模拟,运用的技艺正是口技。可见明清时期的口技,在当时已经被称为相声,而与象声、像声为同义词。说书艺人连阔如曾对相声一词进行解释,以相为相貌,声为声音,这也是近代相声艺界的一般说法。清末(1908)英敛之《也是集续篇》书中纪录了一篇被禁演的相声作品,名为《大人来了》,才对当时这种表演重新定义,相声才从口技扩大开来:“北京供人消遣之杂技,如昆弋两腔、西皮二黄、说评书、唱时调种种之外,更有一种名曰相声者,实滑稽传中特别人才也。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象、或音声,摹拟仿效,加以讥评,以共笑乐,此所谓相声也。”[7](P180)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的像生早已兼顾声音摹仿与形象装扮;明清以后,口技大行其道,十九世纪的清代曾经把象声、像声与相声通用,都只是口技的代名词;到了二十世纪初,从英敛之的这段描述中得知相声已经渐渐由声音的模仿扩大为形象与音声的摹拟仿效,终于正式成为今日我们认知的相声。如果说,唐宋的像生与明清的象声、像声因为一音之转都是今日相声的前身,那么,这些兼顾声音摹仿、形象装扮的表演技艺,早已经与扮演他人的戏剧有了交集。再从徐珂《清稗类钞》所云口技为百戏之一种,或谓之曰口戏,可知相声从起源上来看,已含有戏剧成分。

二、戏剧的起源

戏剧的范围极为广泛,古今中外的戏剧,溯其渊源,几乎都与宗教、祭典仪式有密切关系,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戏剧,以及古印度梵剧、中国巫戏等东方古典戏剧,形式上也都从歌、舞、乐的结合逐渐发展出有角色、有对白、有故事的戏剧。中国古典戏剧由于“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齐如山语),因此,在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被称为戏曲。

(一)“戏”“剧”名称的出现

1.“戏”的出现

最早将我国歌舞杂技称为“戏”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中,曾叙述这种先秦的角抵(觳抵)技艺在秦代被宫廷重视的情形:“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8](P2559)卷一二三《大宛列传》则将角抵(觳抵)以奇戏称之:“天子大悦……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覧示汉富厚焉。于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角抵、觳抵、角觝乃字形与字音的相通。

于是,六朝·梁·任昉《述异记》根据这段记载,介绍了当时的蚩尤戏:“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汉造角觝戏,盖其遗製也。”[9](P165)除了角抵戏与蚩尤戏之外,汉代文献中还出现了百戏一词,汉代的百戏指的是民间杂技、歌舞等表演技艺,内容虽然并非全然为戏剧的前身,但其中的角抵戏则为重要的戏剧资料。东汉张衡《西京赋》中有汉武帝时百戏献演的盛况描写,如:“乌获扛鼎,衝狭燕濯,胸突銛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对于角抵戏则说:“临迥望于广场,程角抵之妙法。”并举了一出有故事情节的《东海黄公》,成为文献记载中角抵戏的代表作品。

百戏之名一直沿用至唐宋。唐代还出现“参军戏”“踏摇娘”,宋代有“滑稽戏”“影戏”与“乔影戏”等(见《东京梦华录》)。可见,宋元以前的戏剧雏型最初多以“戏”称之,而宋元以后的南戏、南曲戏文、过锦戏等,仍多沿用“戏”字。

2.“剧”的出现

(1)杂剧

我国古代将戏剧命名为“剧”者,较“戏”为晚,而且通常是“杂剧”或“戏剧”二字连用。杂剧之名最早出现在晚唐·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无颖第二状》中,叙述唐(文宗)太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共掠九千人归,其中就有杂剧丈夫两人:“蛮共掠九千人,成都郭下,成都华阳西县,只有八十人。其中一人是子女锦锦,杂剧丈夫两人,医眼太秦僧一人,馀并是寻常百姓,并非工巧。”[10](P3)李德裕所谓杂剧丈夫,就是以表演杂剧为主的男演员,而当时的杂剧与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十所列的宋代官本杂剧类似,都是百戏的另一个称谓。直到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才将囊括各类杂艺的宋杂剧与元代戏剧形式的院本分开来。该书卷二十五“院本名目”说:“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11](P306)

另外,《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杂剧曲名”也对元杂剧下了定义:“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世谓之杂剧。”[12](P332)

宋金杂剧已初步具备了代言体戏剧的形态,到了元杂剧才真正成为体制完备的大戏,也成为与南戏相对的古典戏剧专有名词。

(2)戏剧

“戏剧”二字连用作为表演技艺首见于唐·杜光庭的《仙传拾遗》传奇小说:“有音乐戏剧,众皆观之。”此处戏剧与音乐并列,应该属于唐代戏剧的一种形式。明·王骥德《曲律》中有一篇标题为“论剧戏第三十”(《曲律》卷三),但观其叙述“剧之与戏,南北故自异体”,指的是当时通称的北剧与南戏,并非一个专有名词。

(二)戏剧的定义

“戏剧”这个名词要到十九世纪初期西洋戏剧传入、中国诞生了以话语为主的新剧时才被启用。1927至1928年间,几位中国现代戏剧学家田汉、欧阳予倩、洪深等人认为不应将西方的drama称为新剧与中国的旧剧相对立,而是话剧与歌剧的差别,所以,将西方引进的drama翻译成“话剧”一词,并强调“话剧的生命,就是对话”[13](P41)。因此,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提出了戏剧一词,书中“宋之乐曲”一章强调:“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14](P39)

近代戏剧学家对于戏剧的定义,杂说纷云,曾师永义《戏曲源流新论》综合各家说法,对戏剧定义有很明确的说法:“戏剧一词在中国原为滑稽谑笑之义,杜光庭传奇小说《仙传拾遗》‘有音乐戏剧,众皆观之’,这里的戏剧已作名词,盖以彼时之演出尚属今之所谓小戏,以滑稽诙谐为本质,故云;然今之所谓戏剧,当为约取南戏北剧而成,现代应取其广义,举凡真人或偶人演故事皆是。因此,戏曲、偶戏、话剧、歌剧、舞剧、电影、电视剧都属戏剧。”[15](P32)

再映证文献上最早的戏剧雏型——东汉角抵戏《东海黄公》,虽然从以角抵人开始,但当它成为表演艺术的戏时,除了装扮与摹仿之外,必须还要有娱人的功能,所以掺杂有大量的滑稽元素。至于唐代以歌舞为主要表演艺术的《踏谣娘》宫廷优戏参军戏(当时称弄参军),以及宋代稽戏等,当然更少不了戏谑讽刺的滑稽效果。因此,戏剧不仅涵盖歌、乐、舞、故事。从戏剧二字的起源来解,戏弄、装扮、滑稽正好也是相声表演不可缺的重要元素,可见相声受古典戏剧影响之深。

[1][清]翟灏.通俗编·识小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43.

[2][清]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5077.

[3]姜昆,倪锺之.中国曲艺通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73.

[4][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205.

[5][南宋]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11.

[6]刘昫.旧唐书·志第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59.

[7]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曲艺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180.

[8][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2559.

[9][六朝]梁任昉.述异记[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165.

[10][唐]李德裕.李文饶文集[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3.

[11][12][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2004.306-332.

[13]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1.

[1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9.

[15]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32.

J820.9

A

1007-0125(2015)08-0007-03

曹养元(1981-),男,汉族,福建龙岩人,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人文艺术系,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戏剧与外国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角抵百戏杂剧
角抵在唐代社会各阶层的开展状况解析
由辽墓壁画看辽代的休闲娱乐活动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
汉画像中的角抵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