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期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09-16 03:27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过渡期辽宁省运动员

荣 霁

(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系,沈阳 110000)

辽宁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期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

荣 霁

(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系,沈阳 11000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影响因素、转换期资源供给方式、职业转换培训实效性、思想教育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辽宁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辽宁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职业培训提供参考。

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期;职业培训;辽宁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2014年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期培训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9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98%。

1.2.2文献资料法

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安置机制文献数据研究所要解决的是对上述研究方法的辅助和支撑,即通过文献的梳理和数据的分析,从规范、实证和比较的学术视角来研究辽宁省退役运动员安置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操作性的退役运动员在安置工作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解影响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因素,该研究特别对负责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管理人员、业界资深专家、各项目运动队教练员进行调查和访谈。由表1可知,期望政府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文件是解决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运动成绩、运动项目、经济状况排名分别为2、3、4位,如前文分析一致,都属于影响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重要因素。运动成绩排名第二,说明社会的转变依然没有改变竞技体育的功利化,虽然一些运动项目的职业化进程加快减轻了部分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困境,但从整个竞技体育体系分析,政策导向和运动成绩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依然起主导作用。

表1 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影响因素调查表

2.2提高辽宁省退役运动员就业条件的资源供给方式调查

根据辽宁省退役运动员就业预期方向的调查分析,为找到能够获得就业预期方向的方法,通过对管理人员,教练员和体育行业资深专家进行访谈,并通过调查的方式专门对退役运动员进行提高就业条件的资源供给方式调查。

表2 提高就业条件的资源供给方式调查表

由表2可知,提高就业条件的资源供给方式,排名靠前的依次为提供更多创业平台、在就业指导长期化、实习平台多样化、实习内容多元化、加大创业基金投入。

2.3辽宁省退役运动员思想教育内容调查分析

面临严峻的创业就业艰难的局面,加强省退役运动员思想教育,提高对就业的认识程度是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期非常必要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思想教育内容的安排和比例是决定退役运动员思想教育成效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以往职业技能培训中思想教育内容课程的安排,大体分成社会奉献意识教育、合理就业期望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普通公民意识教育四个方面。

表3 辽宁省退役运动员思想教育内容调查表

由表3可知,社会奉献意识教育最为重要,其次是合理就业预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普通公民意识教育。通过对专家和教练员的访谈得知,社会奉献意识和合理就业期望教育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教育部分,但短期的思想教育难以使退役运动员扭转长期固定的思想意识。

2.4职业转换过渡期转型培训课程实效性调查

表4 职业转换过渡期转型培训课程实效性调查表(N=70)

对运动员开展职业转型培训是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培训,引导退役运动员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就业政策,树立目标,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再就业意识;帮助运动员掌握基本求职技能,提高基本综合素质和专项技能,使退役运动员具备的技能优势转化为走向社会的职业优势,为顺利实现职业转型打下基础。每年为处于职业转型过渡期的退役运动员举办综合培训班是各省体育局的通用做法。

自2009年以来,辽宁省共举办了六期退役运动员转型培训班,共计培训退役运动员260余人,根据退役运动员的实际需求,培训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公文写作、法律常识、演讲与口才、创业指导、自我管理、硬笔书法、摄影常识等20余门,培训天数由最初的10天增加到26天,通过职业转换过渡期扎实有效的工作,退役运动员调整了人生心态,转变了就业观念,提高了职业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通过对职业转换过渡期转型培训课程实效性调查发现,摄影、音乐鉴赏、演讲与口才和硬笔书法课程,选择排在后四位,而且选择频数较低,实效性较差,说明这几门课程与退役运动员的实际需求不符。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数教练员和管理人员认为,这几门课程是培养运动员素养的课程,需要进行长期性的教育和培养才能提高和发展,建议在在役期培训和平时积累使其内化,而且对运动员培养再就业意识和技能掌握帮助不大。

3 结论与建议

从影响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主要因素分析,金牌至上、为国争光始终是我国各项目比赛的目标和导向,因此,政府需要转变思想,从社会需求出发,设计更加科学化的就业安置机制。转型培训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出符合退役运动员要求的就业安置平台和转换期资源供给方式,满足退役运动员各方面就业安置的需要。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要融入到在役期内,爱国主义教育在在役期涉及内容较多,主要是提高为国争光的思想意识教育为目的,其他三个部分的教育也要在在役期内安排,不间断的渗透,使退役运动员在退役时思想上就有所准备,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在课程设置方面,建议根据运动员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4.063

G812.3

A

1673-0194(2015)04-0083-02

2015-01-13

201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L13BTYO14)。

猜你喜欢
过渡期辽宁省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盐改过渡期有效依法开展盐政执法监管工作的探讨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农业生产方式研究及过渡期预测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