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微写作:学生语言训练的有效途径

2015-09-17 08:35王维平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作文课堂学生

王维平

课堂小练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常规性语言训练手段,由来已久。执教以来,一直遵循着学校惯例,布置学生一两篇文章一练的量。几年下来,笔者对评改学生小练笔越来越缺乏热情。一篇篇小练笔,或者内容苍白,空洞枯燥,或者语言稚拙,散漫无趣。很多学生把小练笔当作一种学习负担,理由是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好写的,更有学生认为小练笔就是“无条件地随意写写”的文章或段落。这样的日常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帮助不大,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怎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小练笔这一手段来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2012年“微”字成功当选为中国年度汉字以来,微博、微信等公共即时通信工具应运而生,随之产生的微写作也在网络中迅速蔓延开来,这些对我们传统写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这一新视角引起了我的深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我把它引到学生们中间,进行了课堂微写作的大胆尝试。

一、循着学生的喜好到激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有学生苦于想写而不知道写什么,于是冥思苦想,除了搜肠刮肚的郁闷,什么体会也没有。要提高课堂微写作的质量,不仅要激发学生写的热情,更要解决他们视野狭窄、素材匮乏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循着学生的喜好激励他们写作的热情。

首先,要向生活“讨说法”。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就“表达与交流”对学生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为此,笔者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新闻联播”活动,鼓励学生读报评报,说出自己的看法。常常一些生活小问题会引来台下热烈的讨论。笔者就引导学生课后在微写作中将观点陈述清楚,学生来了热情有了想法,自然而然就不愁没话讲,不愁写不出东西来。《由千里寻儿想到的……》《高压锅爆炸的背后》《翠鸟的离去》等精彩文章片段不断涌现,实在令人欣喜。同样,遇到有意义的民俗节日或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地方大事,积极鼓励学生在参与的基础上写一点随感,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其次,要向教材“讨说法”。教材中许多文章涉及人性美等一系列主题。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有很多切身体会和感受。有学生这样写道:爱是默默的关注,萍水相逢,却能够在别人发生意外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来,给予及时的扶助。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叫“关爱”,爱心就像蜡烛,只要燃烧起来,就会温暖人心,照亮你我的生活。”显而易见,作者综合了《七颗钻石》《她是我的朋友》等文章中关于“爱”的感悟,抒写出自己的感受。将课文当作线头,引导学生解开人生道理、少年烦恼的纱团,学生由此写出的感悟怎能不真实感人呢?

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笔者让学生谈谈对这名中国留学生的看法。这是怎样一位留学生呢?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完成各环节的教学后,我安排了一次微写作: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许多学生紧扣教材目标,可也有不少学生写道:这位留学生其实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眼前的困难,比如说明情况,比如打电话求助或赊欠,等等,不一而足。这样,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解构这位留学生的形象,通过中外两种视角比较分析这一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向教材“讨说法”,使学生的微作文有了对文化人物和文化现象的独立思考和深切感知,而不再停留于人云亦云,毫无独特见解的肤浅状态。

二、从设计好活动到呈现

课堂微写作不是“随便写写文笔散漫的文章或段落”,而是能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因此,设计好活动对于小学生进行课堂微写作尤为重要。

在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课堂微写作的同时,教师也应仔细批改(包括每一处错别字、语病),认真写出评语。经验告诉我,教师积极的回应,对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都非常在乎老师的评语,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回应,是赞许最好,即便是批评也比一个“阅”字更能令他们接受。

同时,要调整课堂微作文的评价标准。倘若教师每次对微作文都只作结果性评价,则写作基础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微作文,注重过程性评价。每次课堂微写作,都要肯定其出色之处并指出不足,尤其是之前出现的不足而在本次微作文中有所改进的,更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感觉到老师一直在关注他写作上的努力,也会积极性高涨,尽自己的能力去探究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其次,可以落实每次微写作的要求而少作综合评价。即单次微写作设定一两个明确的标准,只要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即可。这样,写作功底原本较弱的学生也有机会在单项上做得非常出色,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写微作文的积极性。

第三,要向学生强调微作文“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就写作本身而言,只有充分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切实写出内心感想,才能写出优秀动人的作品。比如端午节时,笔者要求学生写点“应景”文字,谈谈对节日的感受,务求真实。学生们有的复述端午节的典故,有的记叙和父母过节的快乐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慨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让人感同身受。

对每次涌现的优秀微作文,要及时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每期优秀微作文中挑选出几篇特别出色的,或贴于文学墙上,让同学们课余诵读;或让学生转换成电子文稿,在文末加上评语,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学生一起探讨,借鉴优点,查找不足,在无形中促使更多的学生认真写好微作文,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攀着阅读的大树到生发

如何解决学生有材料但是不知如何表达,写出来的微作文味同嚼蜡这一难题呢?笔者先是引导学生揣摩课文,模仿不同文体文章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让学生们攀着阅读的大树生发。

比如在讲到《燕子》时,笔者侧重点拨动物的描写方法,如燕子外形特点的描写: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让学生模仿课文这一写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特别提醒学生要突出所写动物的特点。那次微写作,大多数学生摆脱了共性的东西,比如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这样的描写,使所写之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一位学生这样写:“一身色彩斑斓的羽毛,一张啼声婉转的小嘴,加上一双尖锐锋利的爪子,凑成了活泼可爱的鹦鹉。”学生抓住了鹦鹉的特点。

又如要求学生以《荷花》为例试写景物。一位学生模仿《荷花》第二自然段这样写:“冬天,水仙花从盆里探出头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真是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我越看越喜欢。”这样生动流畅、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显现出摇曳生姿的景象,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此外,平时练习中当作阅读材料的很多文章也都具有典型性和参照价值。引导学生注意多方面汲取源头活水,从模仿入手多写多练,课堂微写作的语言表达状况着实得到了改善。

关于如何让课堂微写作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我仅想到以上一些。唯愿学生能怀着对文字的敬重与珍爱之心写微作文,能在老师温和而中肯的评语中不断改进微作文中的不足,能被教材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牵动着在内心产生智慧的碰撞,激发写作的灵感,能被一篇篇美文引导着成为驾驭文字的好手,使他们的作文集上闪烁精神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光辉!

猜你喜欢
作文课堂学生
欢乐的课堂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