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习得与学得理论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探析

2015-09-17 08:54卢燕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段评析语法

卢燕

一、引言

小学生学习语法的目标主要是逐步树立语法意识,在语言实践中关注语言的结构,在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中学习新的语言现象。广大一线教师已经在语法教学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体验语言、实践语言的机会少,授课形式多以讲解语法知识、提供笔头练习为主,这样的语法教学结果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语法知识,觉得语法学习枯燥,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关注第二语言的语法学习过程,在该过程中努力创造语言习得与学得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习得与学得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学习语法知识,灵活运用语法知识。

二、基于习得与学得理论的语法教学实施步骤

笔者在反复实践中,将基于习得与学得理论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归纳为五个步骤。

(1)热身环节:该环节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言习得的环境。教学中可以设计与本节课语法知识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触语法知识。

(2)输入环节:该环节的重点在于选择生动、有趣的输入材料。《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在该环节,学生无意识地吸收含有目标语法的输入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运用目标语法完成较简单的学习任务,这是显性学习行为。这个环节涉及的学习任务应促进学生从习得语法到学得语法转化。

(3)练习环节:语法学习必须与形式多样的练习结合起来。在进行练习时,应通过多种形式,将语言知识练习与语言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应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习得、学得语法, 不断建立语法知识与语言内容的联系,不断关注、体验语法知识。

(4)总结环节:二语习得理论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该环节教师可以用显性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语法功能,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归纳语法要点。

(5) 输出环节:在这个阶段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用目标语法输出语言,强调运用正确的语法表达相关内容。

三、基于习得与学得理论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课例呈现与评析

笔者曾应邀去北京某小学执教一节五年级语法教学观摩研讨课。本文以此课为例,探析如何实施基于习得和学得理论的语法教学。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英语学习能力及水平等因素, 笔者选择了 have 与 has 的语法教学内容。经过与教研组教师的探讨,确立了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法知识的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1. 热身环节

本节课前学生已完成了本单元A部分的学习,初步理解了have 与has 的含义。据此,笔者设计了以下的热身环节。

[教学情景一]

T: I have a lucky bag. There were some pictures of animals in it just now. But now its empty. Some of you are so lucky, and you have the pictures. Can you tell us what you have?

S1: I have a tiger.

S2: I have a lion.

[评析]该游戏为语言习得性活动,旨在为学生正式进入语法学习做好准备。上课伊始通过Lucky Bag 的活动,一下子缩短了学生与借班上课教师的情感距离,学生学习情感放松,有利于吸收更多的语言输入。此项活动中师生交流时涉及了本课的语法之一“have”,学生无意识地接触了 “I have...”。

2. 输入环节

[教学情景二]

输入绘本故事The Lucky Dip。将绘本分两个部分处理,先呈现第一部分主要故事情节图片,学生通过听教师讲, 看插图,理解绘本。此后,教师加入了一页PPT,如下: 学生将人物与物品连线,尝试用 “...has...” 对第一部分故事的意义进行概括。教师将概括的内容转化为文本,带领学生读。第二部分的学习先由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本段内容,再加入一页PPT(人物、物品同上页PPT)。因为人物之间交换了奖品,所以第二次人物与物品间的关系与第一次完全不同。学生连线后,用目标语法交流,最后教师将概括交流的内容转化为第二段文本,带领学生读。

[评析]该环节习得与学得相融合,学生在学习绘本中感知带有目标语法的内容。绘本内容有趣,经过适当处理,这段内容与语法内容产生了直接关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语言。二语习得理论表明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教者在教学中,对这个故事略加改动,在每一部分之后插入一页PPT,小结人物与物品之间的关系。阅读绘本和用目标语法概括绘本内容是隐性学习过程,教师将学生概括的内容加入绘本中,带领学生阅读,又是显性学习过程。

3. 练习环节

[教学情景三]

(1)教师利用猜谜的形式,让学生阅读含有have 的语段,当学生猜出谜底后,呈现谜底和图片,帮助学生感知它们的特点,再让学生运用have描述它们。谜面如下:

What are they? (读一读,猜一猜)

They have two long teeth.

They have long noses.

They have big ears.

They are grey.

They like to eat bananas, apples and tomatoes.

学生描述的框架如下:

They are elephants.

They have...

They have...

They have...

They are grey.

They like to eat...

(2)PPT 上呈现一头大象,教师说: Here comes an elephant. Can you talk about it? 提供如下支架:It is an elephant. It has... It likes to eat...

[评析]该环节中,学生通过阅读谜面有效捕捉含有目标语法的语段内容,多次感知“They have...”的句式,通过描述框架的帮助,输出“They have...”的语段,将语法习得逐步转化为学得;又通过一群大象与一头大象的比较,直观感知、理解、学得“They have...” 和 “It has....” 的区别。

本段练习中出现的谜面是学生可理解的,这种形式也是学生喜欢的,内容和形式均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他们在猜谜的过程中,练习阅读,练习表达。经过多次习得与学得的体验,在该环节学生已经能用目标语法表达“They have...”和“It has....”的语段。

4.总结环节

[教学情景四]

T:When do we use “have”? When do we use “has” ?

S1:We use “have” after some elephants, we use “has” after an elephant.

T:Yes. We use “have” after they, we and you. (教师用手势表示我们、你们) We use “has” after he, she, it.

S2: We use “have” after I.

T: Quite good. Read the grammar by yourselves. 屏幕显示:We use “have” after I, you, we and they. We use “has” after he, she and it.

T: Now, lets enjoy a chant. It may help you remember how to use “have” and “has”.

Chant 如下:

Has, has, has.

He has, she has, it has.

Have, have, have.

I have, you have, we have, they have.

[评析]本段教学中教师直接带领学生用显性的方式归纳语法现象,随后又呈现了一则chant, 有助于学生将该语法知识牢记于心。

5. 输出环节

[教学情景五]

(1)竞赛活动:学生根据分值,选择题目。题目内容涉及动物和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题目形式如下:

Who are we? 我们是谁?

We have no legs.

We no arms.

We no ears.

We big eyes.

We like to eat birds, eggs, frogs...

(2)写话:你喜欢哪些别的卡通形象、动物或是人物,用 have 或 has 写出他们的特点。完成后,交流几段学生写话内容,其他学生猜猜写的是谁。

(3)布置作业:将写话的草稿修改好,不会的单词可以请教同学、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查询等。小组设计一张海报,将写话的内容誊抄上去,并做好美工,将作品在班级展示出来供他人阅读。

[评析]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到,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仅仅靠几道练习题、几篇短文是不够的,它需要连续不断地,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在输出环节,教师设计了补充语段和描述图片的练习,教学中教师或让学生补充完整这些语段再阅读,或根据提示描述他们的特点。这样的输出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正确表达内容。

四、反思与总结

1.关注输入材料的内容和使用形式,为学生创造习得与学得机会

在单元教学中,单元教材提供的语篇都是围绕目标语法编写的,在语法教学时可以将教材语篇作为输入材料。教师也可以寻找课外资源,但完全围绕目标语法编写的课外资源很难找到,教师不妨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在教学中作适当处理。教师还应关注输入材料的使用形式,旨在发挥这些材料的最大价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体验机会。

2.关注语法练习的内容、形式,为学生创造训练语言技能的机会

一提及语法练习,我们常常想到的是选择题、改错题,因为这些题型是考试常见题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总是运用这些练习形式,将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在本课中教师放弃了以上这些单调的练习形式,选择了听绘本,读绘本;读谜语、猜一猜;说说chant;写写自己喜欢的人物、卡通形象或动物等。在多种形式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内化了语法知识,还训练了听、说、读、写技能。

练习环节与输出环节的练习是有区别的,练习环节的练习应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进行,体现教师的“引领性”。练习应有层次性,内容要丰满,形式要多样。输出环节的练习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独立运用语法完成学习任务。这个过程教师应较少干预学生的活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3.合理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帮助学生体验、实践目标语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在适当时机与学生一起归纳出语法知识,然后再运用演绎法,让学生去实践语法。在本课中,教师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习have 和has的用法,再给学生归纳出have 和has 的用法,学得语法规则。最后根据语法规则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树立语法意识,在亲身的体验、实践中掌握了语法知识。?

猜你喜欢
语段评析语法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跟踪导练(二)4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参考答案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