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默写

2015-09-18 17:21邵雨香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刘禹锡名句诗句

邵雨香

【锁定考点】

古诗文名句默写考查范围主要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篇目。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命题一方面会沿袭直接默写的形式,考查考生语文积累情况;另一方面会将诗文运用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相结合,以“理解型默写”“运用型默写”“归类型默写”等形式,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及实际运用能力。

【新题演练】

一、直接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斯是陋室,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6.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8.子日: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9.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10.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12.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3.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15.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7.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8.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理解型默写

1.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吟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美好的祝愿,成就了千古传唱的名句。

2.在《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直接道出游子思念故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零丁洋》里,文天祥巧借地名,写出险恶局势和自己孤苦境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赤壁》一诗中,杜牧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含蓄地写出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才能而不能得到施展的感慨。

5.在《夜雨寄北》中,李商隐写想象与亲友欢聚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抒发自己胸怀抱负却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煜的《相见欢》写景简练而有序,其中“__________”一句是写仰望之景,“__________”一句是写俯视之景。

8.陶渊明的《饮酒》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生的道路是坎坷曲折的,但我们仍执着地追求梦想。这正如《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那样,我们豪情满怀。

10.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归类型默写

1.观山则情满于山。王之涣《登鹳雀楼》,发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慨;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王安石在飞来峰上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人生思考。

2.同为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把离别之情延伸到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李白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将情感寄托于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3.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照亮人生的道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困境中会有转机的哲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时序交替、岁月匆匆的人生感悟。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一种傲岸高洁的气节。这种气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莲的品质(周敦颐《爱莲说》);是宋濂处在同舍生“烨然若神人”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dprint

5.社会和谐,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恬淡怡然,是《大道之行也》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关怀保障,是《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兴旺景象。

6.在古诗文中,作者常借古人之口抒发自己的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__________”一语自慰自勉,意味深长;《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假托“古仁人”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忧乐观。

7.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两联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

8.丝竹指代音乐。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含有“丝”“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含“丝”“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9.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古人借酒抒怀的句子不胜枚举。李白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达苦闷寂寞之情;辛弃疾的名句“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写出了壮志豪情和抑郁之情;刘禹锡的名句“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表达了坚定乐观之情;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表现了不凡的胆识与勇气。

10.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苏轼记月夜游承天寺,“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以比喻手法写出月色的澄澈空明和树影的摇曳;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淡雅朦胧的意境;范仲淹文中的“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的月下美景。

11.诗言志,从诗句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出诗人的形象。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豪放洒脱的李白;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踌躇满志的辛弃疾。

四、运用型默写

1.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临别之际,请你选用恰当的古诗词名句赠与好友,表达对他们的惜别之情或勉励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常常会有先是迷茫困惑,后又豁然开朗的经历,这种感受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3.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勉励企业家们,希望他们“__________”(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诗句填空),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的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4.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用《出师表》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优秀人才需要识才的慧眼来发现。一位富有才华的毕业生求职,被用人单位拒绝,他不禁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用韩愈《马说》原句填空)

6.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网店大量涌现,颇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

7.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

8.那些制造有害食品、药品的人,自己不食用“地沟油”“毒胶囊”等,却将其投放市场,危害百姓,我们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他们坚守道德底线。

(插图/望穿秋裤)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禹锡名句诗句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赏牡丹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刘禹锡与《陋室铭》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