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市审计公告分析

2015-09-20 02:3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商业会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专项资金公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15)

自审计署2003年12月发布第一号审计结果公告——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审计结果以来,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均在审计署网站予以公开,引起社会广泛反响。审计署早在2006年就提出,到2010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本文试图通过对河南省市级审计机关2003年至2013年网上审计结果公告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审计公告的研究现状

审计公告是指审计执法机关基于宪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面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按照规范的内容和法定合理的程序,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等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通过各种媒体向上级机关或者社会公众发布其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情况及其结果的活动,是审计机关对所审计事项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一种方式。

当今国外审计发展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审计工作与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和业绩评价相联系,突出的表现就是绩效审计与政府管理改革同时兴起。其指导思想就是国外普遍认为政府对人民和立法机关承担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因此政府应该自觉接受人民和立法机关的评价和监督,而国家审计正是服务于人民和立法监督目标的设置,其发展与改革也应朝此方向进行。

我国关于审计公告的研究近些年才慢慢展开。一些学者对国外的审计公告进行了借鉴,并与国内的审计公告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如黎四龙(2004)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审计公告制度存在法律约束力不强、审计公告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审计公告制度加以完善。更多的学者则是对我国审计公告的现状、现存问题进行观察和研究,如张龙平(2003)论述了实行审计公告制度的重要性和我国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还有一些学者对审计制度公告制度进行了梳理和系统的研究,如宋柳(2007)在系统整理审计公告制度的概念、内容、形式、原则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从7个方面对审计公告的基本要素、审计公告后续措施构建、审计公告制度框架进行了探索。

从世界范围看,积极有效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已成为国际通行做法和保障执政为公、审计为民的关键措施,也成为审计先进性的标志性特征。在我国,实行审计公告制已有良好开端,但距离社会公众的期望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河南省各地市审计公告现状分析

(一)河南省各地市审计公告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各自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共99份。在审计机关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9个,占全省各地市审计机关总数量的50%。从各地市在网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原城市群在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3个,占33.33%;豫北地区在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3个,占100%;豫西、豫西南地区在审计厅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1个,占豫西、豫西南地区2个地市审计机关的50%;豫黄淮地区在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2个,占豫黄淮地区4个审计地市机关的50%(见下页表1)。在已经实施网上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中,豫北地区网上审计公告数量最多,在网上进行审计公告的事项共43项;其次是中原城市群,在网上进行审计公告的事项共31项。没有在网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9个,究其原因,有些是审计厅网站未开通,如周口审计局;有些是虽开通了网站但并没有在其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如南阳审计局等。从各地市在各自审计局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的类型来看,有关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公告共58项,占审计公告总数的58.42%;有关绩效审计的审计公告共19项,占审计公告总数的19.19%。在有关财务收支审计的58项审计公告中,专项资金审计的审计公告共有40项,占财务收支审计公告总数的67.8%;有关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公告共有18项,占财务收支审计公告总数的32.2%。

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各自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表明:(1)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审计公告的现状不容乐观,全省仍有9个市级审计机关没有在网站上发布过审计公告,占全省18个市级审计机关的50%。这不符合国家审计署对审计公告制度执行的相关要求,同时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2)通过对河南省各地市审计公告分析可知,在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执行审计公告制度的实践中,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情况相关性不强,中原城市群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处在中原城市群的几个地市的审计机关并没有对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豫北地区审计机关对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豫北地区的审计公告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在时间上是最及时的,在公告内容上是最丰富的。通过仔细探究可以看出,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及落实情况与各地市政府领导及审计机关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各地市政府领导及审计机关越重视,审计公告的数量就越多,质量就越好。

(二)各地市审计机关越来越重视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各地市审计机关审计公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有关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公告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与其余的审计公告相比,其增长幅度是最大的。由此可以看出,各地市审计机关对审计公告制度执行情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显现出社会公众对审计公告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还展现出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审计监督的愿望。

(三)审计公告的内容主要是公共资金的使用和民生项目

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其网站上所公布的审计公告主要集中在与社会公众休戚相关的领域。如表3所示,在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其网站所公布的40项专项资金审计公告中,有11项与三农专项资金审计相关,占专项资金审计公告总数的27.5%;有8项与文化专项资金审计相关,占专项资金审计公告总数的20%;剩下的是关于社保专项资金审计、彩票专项资金审计、基建专项资金审计、教育专项资金审计以及医疗卫生专项资金审计。在有关三农专项资金审计的审计公告中,大部分审计公告集中在农村教育资金、农村卫生资金、农村畜牧资金等审计领域。

表1 河南省各地市网上审计公告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2 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分年度审计公告情况趋势分析表

表3 专项资金审计领域审计公告分类情况表

在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其网站所公布的13项环境审计公告中,有10项与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有关,水是生命之源,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公众强烈反响,各地市也意识到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涉及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的10项审计公告均于2013年在各自的审计局网站公布。

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各自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主要对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审计领域进行公告,如抗灾捐助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社保资金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集中的公告。这表明,地方当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战略方针,着重展开专项审计,并进行审计公告,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关注的社会领域的审计。

(四)绩效审计公告备受关注

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绩效审计将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审计署在未来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逐步实现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的目标,以期达到通过财政审计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据统计,自2006年《河南省林业、安阳化肥项目外资利用效益审计调查结果》公告以来,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在网站上共公布了19份绩效审计公告,占审计公告总数的19.19%。这表明审计机关在关注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同时,开始逐渐强调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绩效审计结果公告越来越受到地方审计机关重视,并有了初步探索。

三、各地市审计公告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公告内容不完整、公告不及时

一是审计意见披露不完整。对于被审计单位违纪金额的披露,往往只披露绝对数,而没有披露违纪金额占所审计金额的相对值,因而导致审计结果公告缺乏可比性。二是审计结论不完整。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披露时,对于被审计单位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遵守财经法纪的客观事实方面往往很少披露或者披露过于简单,以至于社会上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即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一种比警告更为严厉的行政处罚。三是审计结果公告不及时。及时性是指审计结果公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最新的,以便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如个别市级审计机关直到2005年底才将200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其网站上予以公告。

(二)审计公告要素不齐全、格式不规范

首先,审计结果公告要素不完整,《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要求,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起止时间。但是在99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没有明确审计起讫时间的审计结果公告占30.1%,没有明确审计范围的审计结果公告占28.9%。其次,审计结果公告编号不太规范。有的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没有编号,有的审计结果公告虽有编号,但不连续,随意性大。第三,审计结果公告标题不统一。《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中规定,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与审计事项的主要内容和时间。但是,在99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没有明确被审计单位的名称或审计事项时间的占24%。此外,有的审计结果公告的标题是资金使用情况,有的是审计结果,有的是审计调查结果,有的是工作报告。

(三)对于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和处理结果公告

一是不少地方审计机关没有公告问题的纠正和处理结果的情况。全省18个地方审计机关中,仅有3个市级审计机关对纠正和处理结果进行了公告。在进行公告的3个市级审计机关中,濮阳市审计局也只是在2009年公告了2006年度的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结果。而对2007年度及后续年度的纠正与整改结果并没有公告,焦作市审计局也没有对纠正和处理结果进行持续公告。二是审计结果公告不及时。三是尽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处的问题比较重视,但实际的纠正效果与其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偏差,有些审计问题屡审屡犯,且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

四、审计公告制度的改进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有关的外部环境建设

一是着力营造地方审计结果公告的良好法制环境,制定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审计结果公开机制的运行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有章可循,使审计结果公告真正纳入制度化、法制化及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努力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认同与支持,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与配合。我国的政务公开是大势所趋,地方审计机关根据当地的客观情况,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先行试点,先易后难,逐步推开,建立并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三是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宣传,为地方审计结果公开创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不断提高审计结果公告质量

国家审计署《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要求,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当客观公正。但我国并没有制定关于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要求的系统性规定。参照国际上关于政府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笔者认为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要素应包括:(1)及时性,即审计结果公告应该注重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审计人员应该尽快完成审计外勤工作,其审计结果应该及时公开。(2)完整性,即审计结果公告应全面披露相关信息与结果,包括必要的事实和说明。(3)准确性,即要求审计证据真实,审计结果正确。(4)客观性,即审计结果公告在内容上和语气上不偏不倚,公正表达审计意见。(5)重要性,即对于不便于直接向社会公众公开的问题,需要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专业处理,但决不是隐瞒事实真相;审计结果对外公告应突出披露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重大违法行为,以利于社会公众参与审计监督。(6)清晰性,即审计结果公告应当简练明了,易于解读,能充分传递相关信息。

(三)实施并强化审计问责

社会公众关注审计结果公告,更多的是关注对审计结果的处理情况。审计及其结果的透明与公开固然重要,但责任的认定和追究更为重要。如果只审计不问责,必然会纵容违纪违法行为。为此,必须加强审计问责,一方面要建立审计结果公开机制的双向信息沟通模式,对审计结果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审计结果公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后的动态问责制,针对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问题,逐一落实并跟进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深究违纪违规者的责任,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专项资金公告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