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一切工作向质量效益聚焦

2015-09-21 08:16
中国石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板块勘探油价

□ 本刊记者 李 冰

油气:一切工作向质量效益聚焦

□ 本刊记者 李 冰

编者按:今年以来,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国际油价低位徘徊相互叠加,稳增长、保效益面临巨大压力。集团公司党组直面困难和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全力以赴实现保增长保效益任务目标。

寒冬虽寒,信心未减。各企业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一切工作向质量效益聚焦,扎扎实实抓好安全生产,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经营,千方百计多创效益,全面打响“保增长、保效益”进攻战。本期《关注》栏目刊发一组文章,对今年来各板块保效攻坚进行全面报道,以促进提质增效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一项项硬措施落地生根,在“战寒冬、创效益”进攻战中打出了信心、打出了成效。

油市冷暖无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把油气勘探开发行业从夏拉进冬。这也给油田板块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冲击。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面对低油价,油田板块全体干部员工坚持“积极进取、沉着应对、效益为先、持续稳定”的应对策略,大力弘扬石油人“严细实”的优良作风,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饱满工作热情,坚持一切工作向质量效益聚焦,向决策、优化、管理、改革精准发力,大打降本增效组合拳。

夯实根基:狠抓高效勘探不放松

资源是发展的根基,勘探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依靠勘探发现大油气田,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发展困境。这既是集团公司党组对勘探战线的要求和寄予的厚望,也是油田板块全体干部员工的共识。

1月23日,油田板块年度工作会明确提出,勘探战线要树立高效勘探理念,从突出油气发现向突出商业发现转变,从重视储量数量向储量质量转变,进一步提高勘探的质量和效益。

今年以来,油田事业部围绕高效勘探,大力推行提质增效十大举措,包括专家队伍建设、决策平台建设、部署优化、项目过程管理、勘探考核等,进一步明晰了各层级管理责任,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运行效率。各单位勘探工作者牢记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敢于担当,狠抓各项工作不放松,严格推行“三不打”,即不具备战略引领意义的风险探井坚决不打、圈闭不落实的预探井坚决不打、不新增商业开发储量的评价井坚决不打,将高效勘探落实在具体实践中。

勘探战线全年在塔里木、四川、准噶尔和鄂尔多斯盆地及东部富油凹陷等地区取得两个重大发现、八个新发现、两个新苗头和十五个商业发现,探井成功率达到46%,超额完成年度储量任务。

调整结构:大力培育天然气新增效点

“涪陵页岩气田探明储量增至3806亿立方米,今年底如期圆满完成一期5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年产气32亿立方米,启动二期5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从这组引以为豪的数据可以看出,作为油田板块新的增效点,涪陵页岩气田的跨越式发展无疑是油田板块在寒冬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历经多年勘探开发,油田板块天然气资源落实、产建阵地落实、技术落实、效益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而且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需要。为此,今年初召开的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明确提出,要加大天然气上产力度,进一步增强油田板块抵御寒冬和抗风险的能力。

油田板块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涪陵页岩气田一期50亿立方米和元坝气田滚动区17亿立方米产能建设,积极推进鄂北和川西中浅层等地区产能建设。针对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速减缓的实际,立足效益最大化,统筹优化涪陵、普光和元坝产销运行,积极协调各方拓市增销,最大限度地释放产能,发挥了规模效益。

突出优化:千方百计多产效益油

4月7日,胜利油田鲁明公司关掉了年产油100吨的营13-X224井,因为该井吨油运行成本远高于按当月平均油价测算的边际效益界限。这源于胜利油田在区块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三线四区”经济运行模式,给单井效益评价划出“硬杠杠”。

“三线四区”,简言之就是结合当前油价,对比油井产出效益与实际发生的运行、操作和完全成本,将单井划分到无效、低效、边际和利润四个区,并以此优化指导油田开发和生产运行管理,为实施无效井精准管控、低效井综合治理及经济产量高效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促使无效变有效、有效变高效、高效再提效。目前油田板块已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这种做法。

“三线四区”只是油田开发战线积极应对低油价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油田开发战线切实转变理念,从以产量为中心向以产效益油为中心转变,从以“产量论英雄”向“以效益论英雄”转变;聚焦低成本开发,建立随油价波动的弹性决策和生产运行机制,严格执行“五不干”,即低于效益基准的产能坚决不干,达不到效益增油量的措施坚决不干,不增加经济可采储量的调整工作量坚决不干,低于经济油汽比的热采工作量坚决不干,低于平衡油价的三采项目坚决不干,千方百计多产效益油,力争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油价带来的影响。

□ 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干部员工咬紧全年保效目标,努力实现“老井稳产、措施增产、新井建产”,打赢“战寒冬、创效益”攻坚战。单朝玉 摄

“左右不了油价,就在内部优化上做文章”“产量不再是唯一追求,创造效益才是关键所在”成为油田开发战线的共识。今年,油田板块通过加强产量结构、产液结构、注采结构和措施结构优化,全年关停2480口无效井,对1600口低产低效井优化间开措施,见到显著的降本降耗成效。坚持滚动勘探与油藏评价工作力度不减,全力抓好产能建设项目部署、方案和生产优化,严把项目效益决策关,依据不同油价评价筛选项目,根据油价变化弹性释放,停缓建效益不达标的项目。

严细管理:不遗余力降本增效

结合地方用电峰谷差,在电价便宜的低谷段开启间抽井,在产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用电量大幅降低;摸清停产井套管油潜力,算好效益账,通过替套、放套和洗套措施回收套管油,实现增产创效。今年以来,很多单位都尝到这种从细微之处“抠”效益做法的甜头。

“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点滴浪费都是大损失,颗粒归仓就有大效益”“左右不了油价、但可以左右成本”,今年以来,这种过紧日子的意识已在油田板块牢固树立,真正体现在严细管理的实践中。

油田事业部加强全口径预算和全口径成本管理,精心制定十项保效增效措施,对每项成本明确具体压减目标和管控措施,分解落实到企业,实行月度预算滚动安排部署。各单位认真细化保效增效措施,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深挖细找漏失点、节约点、增效点,千方百计压费用、降成本、减支出。

同时,各单位掀起向田明和薛梅同志学习热潮,积极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员工创新创效的热情,涌现出价值积分管理法、一体化项目运行全口径成本管控法、点项成本控制工作法、零成本维护、单井千元工程等基层降本增效妙法实招,招招见到大效益,形成群策群力保效创效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胜利油田推行的价值积分管理法,在量化考核上见到实效,得到王玉普董事长的高度评价,已在油田板块全面推广。

11月19日,油田板块召开保效益工作部署视频会后,各单位顾全大局,勇于担当,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各层面保效创效的积极性,全面完成各项经营目标任务。

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活力

低油价犹如一面“放大镜”,使得高油价时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一览无余,其中“大而全、小而全”、人员多、机构多等问题,迫切要求把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到位。面对寒冬,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一线员工,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改革迫在眉睫,在推进改革上已经不是“要我改”,更多的是“我要改”“加快改”,从而使得油公司建设按照既定方案加快推进。

目前,各单位分公司机关、采油(气)厂和科研队伍全部建设到位,油公司体制比计划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分公司级机关处室(部门)从329个整合为297个,厂级机关科室从752个精简至573个,机关队伍更加精干高效;对58个采油(气)厂开展压扁管理层改造,整合组建259个采油(气)管理区,减少基层单位611个,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分公司级科研院从33个整合至30个,厂级科研所从93个整合至77个,科研力量更加集中。

同时,专业化队伍和配套机制建设扎实推进,整合组建分公司专业化队伍32个、厂级专业化队伍256个,特别是中原油田和河南油田大力推行车辆专业化管理,均见到显著降本成效。正式启动油气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EPBP)推广,全年完成105个管理区生产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以及EPBP在西南推广主体工程。

低油价也迫切需要技术创新不断加码,进一步提高勘探开发成效和降低成本,为“战寒冬、创效益”注入新动力。今年以来,各单位更加突出技术创效,全力抓好已有技术集成应用和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在页岩气开发、精细注水、稠油开发、低成本高效压裂、石油工程提速提效等方面取得了新进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一年积极有效应对低油价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油田板块只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一切工作向质量效益聚焦,大力推进低成本战略,就一定能闯出一条求生存、谋发展之路,突破低油价重围,以崭新面貌迎接明媚春天的到来。

猜你喜欢
板块勘探油价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勘探石油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立秋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