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工行业改革如箭在弦

2015-09-21 08:16朱春凯
中国石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化工产品化工行业炼油

□ 朱春凯

我国化工行业改革如箭在弦

□ 朱春凯

未来五年,中国化工行业将由“高速发展”向“高品质发展”转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9月13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我国化工行业的改革包含其中,正在加速推进,当前机遇难得。

化工行业改革以炼油行业改革为前提

化工的源头——炼油行业由前期的国营独揽到现在的多元化改革推进,历时时间较长。不过,从最近三年改革成果看,推进速度在加快,政策落地性明显增强,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大。

对炼油行业而言,目前是中国改革的良好机会。

其一,当前国际油价暴跌之后一直处在较低水平,这使得中国炼油行业的改革更为可行。因为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近60%,较高的进口依存度对于中国的石油安全显然形成威胁,但是较低的油价为中国进口石油提供了便利,在石油安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政府对于炼油行业的改革空间更大,更容易推进。

其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炼油行业下游产品的需求增量也在放缓,能源和化工两个方面均是如此。如果当前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炼油产品供不应求,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家在改革与炼化产品保供之间做出选择,必然首先选择保供。

其三,炼油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炼油产品严重过剩,整个炼油行业大部分产品涉及的市场均处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过剩的产能会得到瘦身,另一方面更为公开、公平的竞争会让产业升级速度加快。

当前的低油价、经济增速放缓、炼油行业的产能过剩等都为我国炼油行业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加上当前政府强有力的反腐保驾护航,改革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炼油行业的中长期健康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目前化工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改革。如产能过剩的问题,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化工产品品质低下的问题等。如果不改革,中国化工行业就难以健康发展,更难以持续发展。垄断的问题依然严重,化工行业从上游的原料、中途的流通、下游的产品,甚至是某些化工产品的技术等方面,均存在垄断现象。垄断必然会产生产品、服务的低劣以及较低的效率,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发展失去活力。

据卓创资讯综合评估,当前中国化工行业所涉及技术及产品,至少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10年。我国化工行业在完全垄断或者半垄断的情况下,很难有更快的发展。当前的国企改革,将垄断的成分逐步分解,改革的目标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市场自己解决”。如此,我国化工行业才能走向世界。如今,技术、装置落后导致的化工产品落后,不仅与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现况不匹配,更为重要的是与世界化工消费市场严重不匹配。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化工产品下游消费减速的情况下,化工行业的改革不是选不选择的问题,而是必须选择。

国企改革更多处在压力阶段

据实际了解,大部分国企改革仅是因为“衙门的快刀”,即政策压力。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2014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明显加快,虽然改革的路还很长,但是已经在路上。既然压力的成分更多一些,那么积极主动性显然值得商榷。很多国企仍然将部分精力放在如何规避现有利益的外放上。因为很多政策仍然存在边界模糊的现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仍然存在。

□ 我国化工行业国企改革势在必行。李晓东 供图

不过,既然国家改革的决心和大方向已定,那么最终的改革将是时间的问题。当前国企仍然占据资金、化工产品原料等诸多优势,部分大型国有化工企业开始从整体布局,特别从存在供应缺口的化工产品上加大拓展力度,借助现有优势抢占制胜“高地”,以应对今后的多元化竞争。

国有企业的改革意见为资金大规模聚合运作以及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各国企业对全球市场的争夺愈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规模和实力的较量,依靠资本的联合和集中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世界潮流。面对国外公司抢占中国化工市场的巨大压力,下决心铸造中国化工企业的“航母”,以与外国工业巨头相抗衡,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地区、行业、部门乃至所有制的限制,把全社会分散的资金按市场效率的原则聚合运作,实现所有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我国炼化产业链条虽然技术及装置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但是其完整性是当前全球任何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具备的。在此情况下,借助改革带来的资金及活力,可以很快实现中国化工行业中国梦。

大企业仍将承担大责任

对我国化工行业而言,目前的问题无疑是更趋于市场化、多元化的竞争,但国企改革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多元化,还在于“规模型”的多元化。正如前面提到的,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必须是成规模的大型企业才有优势。

我国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首先要看大型企业。目前国有化工企业无论从资金、技术还是人才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化工的基础原料“三苯、三烯”仍然多数被中字头企业所拥有,要实现化工行业的顺利改革,大型企业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

我国化工行业国企的改革势在必行,国家的政策也要求“落地生根”。但目前国企改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已经快速传递到中国的经济面。改革是一个过程,改革的效益也不会马上体现,所以需要控制好改革的节奏。目前我国化工企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化工企业盈利大幅下滑,一些企业难以为继。民企确实可以从改革中得到一些权利和利益,但是它们仍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与转型带来的巨大压力。如何应对目前市场和改革的挑战,是化工民企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我国化工行业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国企而言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对民企而言或者被无情的淘汰,或者浴火重生。未来五年,中国化工行业将由“高速发展”向“高品质发展”转化。

(作者单位:卓创资讯)

猜你喜欢
化工产品化工行业炼油
构建全局经营决策系统 打造化工行业精细化管理能力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抗疫情,石油和化工行业勇做贡献
2020年7月全国化学矿及农用化工产品产量表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化工行业的挑战:如何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盈利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