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弘元:科技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2015-09-21 08:16弓天际肖宏斌通讯员聂晓帆
中国石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节能型天际课题组

□ 本刊记者 陈 帜 弓天际 肖宏斌 通讯员 聂晓帆

宗弘元:科技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 本刊记者 陈 帜 弓天际 肖宏斌 通讯员 聂晓帆

“企业有需求,我们就要做,而且要做好。”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科技管理部主任宗弘元

□ 宗弘元在企业指导生产。弓天际 摄

严谨、严细、严格,接触过宗弘元的人不约而同地用这些词描述他。

26年前,宗弘元从天津大学化工系毕业,来到上海院工作。这26年,从一线干到管理岗,他勤勉、担当、开拓创新,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业绩。

他主持的多个项目获国家级、集团公司级奖项。其中,30万吨/年节能型异丙苯成套技术(S-ACT)开发与应用项目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综合能耗比传统技术低30%,为企业直接降本上亿元。

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降本增效,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是宗弘元一直关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跟企业结合紧密,就是要在里头找课题,找解决方案。这些方面可以不断地做工作,研究院支撑企业发展的价值才能体现。”他主持的30万吨/年节能型异丙苯成套技术(S-ACT)开发与应用项目就是科研题目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代表。

异丙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是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的基础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材、汽车、航空、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传统异丙苯生产工艺苯烯比较高,造成能耗较高,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和可持续生产比较困难。开发先进的节能异丙苯技术成为企业急需。

2010年,天津石化建设100万吨/年乙烯成套装置,30万吨/年异丙苯装置也同步投入建设。上海院承接该项目,宗弘元是主要负责人。该工艺将苯烯比降至2.0,优于国外最新技术达到的2.5,综合能耗比传统技术低30%,为企业直接降本上亿元。同时,解决了装置大型化和成套装置稳定操作的问题,成为国内第一套达到30万吨规模级的节能型异丙苯技术,规模效应更加显著。

创新活力的激发对科研单位来说很重要。怎么激发创新活力?宗弘元认为,体制机制的改革是一条路。

2000年前后,上海院进行课题组长负责制试点,宗弘元配合院领导,牵头策划、制定相关制度。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这项制度于2004年全面推广,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现在,上海院的课题组长全部通过公开招聘产生,不少课题组长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创新不能靠单打独斗,协作是做好科研创新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宗弘元协助上海院领导,探索实施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专业、跨部门的矩阵式管理。催化剂、工艺、分析、装备仪表等各部门的专业人员集中到一个项目之下,专业之间进行频繁、深入的交流,相互启发,加快整个项目的开发进度。

“搞管理不能把自己放到对立面去,不能要求人家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干,科研管理应该是他遇到什么问题,我帮他解决,帮人家干成什么,而不是限制人家不能干什么。”他对个人名利挺淡然,国家级奖项主动要求不加名字,把机会给一线科研人员。他觉得,帮助科研人员成功,就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看到帮着协调的项目最终实现工业化,他就有成就感。这些事,再难再多,“没有烦的时候”。

猜你喜欢
节能型天际课题组
快乐六一 玩出天际
开往“天际”的那拉高速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星夜天际》
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初探
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探究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运用
节能型玻璃板式空气预热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