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萧何与一个英雄的悲剧

2015-09-21 16:41周俊
上海戏剧 2015年7期
关键词:淮阴吕后萧何

周俊

上海京剧院建院六十周年系列推出的“原创之魂”单元,主要展现了建院以来创作的代表性原创剧目,其中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可以说是继《曹操与杨修》之后在新编历史剧方面的又一次成功创作。

纵观《成败萧何》,本剧的编导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着重人物心理刻画,特别是着重塑造了萧何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颠覆了传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观念,指出了“成败岂能由萧何”这一题眼。笔者以为,此戏好就好在萧何的人物塑造上。剧中的这个萧何既有历史人物意义上的萧何,又有编导演共同塑造的艺术的萧何;既有为江山社稷计的为公的萧何,又有慧眼识才与英雄惺惺相惜的萧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萧何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其实是历史与艺术,为公与为私几个表现层面的叠加。

我们且看《史记》所记载的萧何:“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在大定天下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谓群臣曰,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也就是说萧何在刘邦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在刘邦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加之其携数十族人追随刘邦平定天下,得刘邦“功不可忘”的评价。所以在戏的开场,萧何那种踌躇满志想协韩信辅佐君王大干一场的表现淋漓尽致。例如,萧何言道:“等到了小韩信我心欢意畅,将相和,志相投,协力同心扶君王。盼的是基业稳固国运永昌。长乐宫风云际会新朝气象,贺圣主喜得将才,扫灭了群雄一统帝邦。唤韩信与萧何我们速速前往。”此刻的他殊不知,由于韩信些许居功自傲的苗头,已经引起了刘邦与吕后的不满,看似太平之中,隐忧的祸根已然埋下。及至韩信恣意收留钦犯钟离昧时,矛盾冲突进一步激化。千钧一发之际,萧何还是想做和事佬,他言道:“小韩信虽骄狂岂能真反?又怎会留钦犯自招祸端?纵然是兵马动圣旨已颁,老萧何拼一死力挽狂澜。遥看那旌旗丛刀光闪闪。”此刻的萧何还想在为公与为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经过冒险挡住刘邦的銮驾,他终于说服了刘邦重新宣诏。到了钟离昧自刎身亡之后,韩信与刘邦言语激烈,说出了“臣蒙陛下圣恩拜为大将以来,就拎着这颗项上的人头,为陛下打江山,夺社稷。如今江山一统,陛下不惜臣这颗人头,臣又何惜!”结果,萧何还是在为韩信打圆场,谓之:“楚王是说为报陛下拜将大恩,连项上头颅在所不惜!”

但他这个圆场终究是打不下去的。历史的车轮一步一步地把萧何和韩信逼向了绝境。《史记·淮阴侯列传》所载:“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记述:“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历史毕竟不是艺术,寥寥数语一言概之。究竟是吕后召的萧何,还是萧何主动觐见吕后,萧何与吕后究竟具体谋了些什么都未见明载,在“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这冰冷言语之后是什么,历史并未着墨。

但是,这却留给了艺术创作无尽的空间。《成败萧何》的高潮也在于此。剧中此处处理得相当精彩,萧何与吕后的几次交锋,实在是步步紧逼、高手过招,并且编剧在这段落萧何这个人物的塑造上还是贴近了萧何一贯的为人,符合了历史的逻辑。剧中,吕后首先扔出了淮阴侯府下人的举报材料,言明韩信将假造圣旨,勾结禁卫,杀太子谋反。为此,萧何予以了回驳,断言一纸变书,不足为凭!然后吕后进一步点到:“韩信收留钟离,私藏钦犯;久不上朝,藐视陛下;串通陈豨,合谋造反!命他征剿,竟然装病。日夜在府中修研兵法,操练战阵。仅他收集的先秦兵书,就有一百八十多家!”这一连串的发问,着实是一记重磅炸弹,萧何除了为那一百八十多家兵书辩解是其所送之外,没有什么较有力的反驳,为此只能表态:“老臣不能为陛下分忧解愁,乃老臣之罪。只是韩信他……实实无有谋反之心!再则,谋反这等机密大事,以韩信之韬略,岂能让一个下人知道。”交锋间,吕后抛出了其最真实的想法:“陛下春秋已高,为了太子,本宫将会有许多冤家对头。韩信既不肯为我所用,定会有人用他。所以趁陛下有杀他之心,本宫决不能坐失良机!丞相当初若不救我母子,就没有我母子今天。既然有了今天,丞相!当为我母子保全明天!”这下,萧何确乎有点招架不住了。此刻的萧何,非常明白,站在他面前的是吕后,但不仅仅是吕后。萧何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吕后与刘邦是一体两面,毕竟,刘邦出征之前留给吕后的交代是,奉剑如奉诏,面剑如面君。女流之辈万一误判,不过被人骂一句,头发长,见识短罢了。对此,面对吕后要他诓韩信进宫,秘密处置的要求,萧何只能是:“娘娘!老臣、愿助娘娘!”此刻,作为当年发现韩信推荐韩信与英雄惺惺相惜的萧何已经死去,那个为江山社稷计的萧何愈发地凸显,于是编剧借萧何之女萧静云发出感叹:“将军一死,背的是永世英名;父亲活着,背的是永世骂名。”

《成败萧何》中萧何这个人物的塑造离不开陈少云老师在表演设计上的苦心孤诣,既充分继承了麒派的表演特色,又发扬了麒派的演绎精神,例如他多次趋步和甩髯口的技法,以及唱腔上使用麒派的特色声腔“高拨子”都让这一个萧何熠熠生辉。

《成败萧何》的成功就在于它的观察与想象既表达了今天的思想,但又站在了真实的历史之上,它的舞台表现既有今天的创新,但又不离传统京剧的滋养。愿《成败萧何》常演常新,永葆新时期历史剧创作的双子星座的光芒。

猜你喜欢
淮阴吕后萧何
一饭千金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我的奶奶
吕后的精明之败和周勃的糊涂之胜
一饭千金
吕后精明不逊刘邦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背水一战
浅议“诸吕擅政”
萧何“自污”的政治游戏